港珠澳大橋「掌門人」   林鳴: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從一張產品宣傳頁到巨匠工程的耀世而出,港珠澳大橋成功通車的背後是一批默默無聞的工匠在拿著顯微鏡「走鋼絲」

2017年5月2日22時30分許,重達6000噸的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吊裝沉放後安裝成功。至此,伶仃洋上,接頭像「楔子」一樣將海底隧道連為一體,預示著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場景即將實現。2018年10月24日,我國建設的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成功通車。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級交通集群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迄今為止中國交通迚設史上規模煆大、技術最複雜、標準最高的工程。

林鳴是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掌門人」,他帶領的團隊負責海上人工島和海底沉管隧道,其中沉管段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是整個工程中實施難度最大的部分,被公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工程」。

拿著顯微鏡「走鋼絲」的人

林鳴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兄弟三人都是大學生。在弟弟林虹眼中,「他是個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工程師,能夠兩樣都精通的人不多。」林虹說,林鳴是一個冷靜、內斂、做事頂真的人,「『頂真』不是說他事識計較難相處,而是做事力求完美。」

林鳴的建設團隊也深知他的工作特點:既「嚴」又「細」,這份「嚴」已達到「嚴苛」,這份「細」也近乎「吹毛求疵」。

外海沉管隧道安裝因其難度巨大而被譽為「走鋼絲工程」,林鳴經常說:「我們就是『走鋼絲』的人,而且我們走的是世界最長、行走難度最大的『鋼絲』,項目施工前後需要經過幾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質還隱患;項目上有上千個崗位,每一名施工人員都不能懈怠。所以,這是一場上千人一起『走鋼絲』的持久戰,任何環節都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必須拿著顯微鏡去走,嚴之又嚴、細無止境。」

在此之前,中國在這一場上千人「走鋼絲」的領域上技術幾乎空白,工程準備階段掌握的全部建設經驗資料只有一張產品宣傳單頁,外國專家篤定地說:「你們自己是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

無法參觀學習的國外先進工程現場、天價的技術諮詢費用、日漸接近的開工日期……困 境中的林鳴決定「破釜沉舟」,在這條沒有中國人走過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面對這條跨海通途的築夢之路,林鳴對團隊成員說:「即使我們的起步是0,我們往前走一步也會變成1。」

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過程中,林鳴隊的技術創新64項,形成400多項專利,包括深埋沉管、快速成島、隧道基礎、工廠法預制沉管、外海深槽沉管安裝等一系列工程難題,他帶中國工程師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術提供了新識與新樣本。

項目自建設以來,進行的百餘項試驗研究難題攻克經驗,彙集成了一部代表世界工程級技術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術》,舉世矚目。

在「唯一」中創造「第一」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埋沉管隧道,世界現有的技術都僅適用於淺隧道,如應用於本項目,會增加近1年工期和數億元投資。經過嚴謹商討,林吶的技術團隊提出半剛性沉管結構方案,但是第一次提出這個既念時,就被外國專家批得體無完膚。

33節鋼筋混凝土管,要在伶仃洋水下50米深處安裝成長達6.7公里的海底通道。這一項施一工的技術難度堪比「海底穿針」。林鳴給33節沉管標上了序號,從E1到E33,每一節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林鳴眼裏,33節沉管就像他的孩子。

E1,也就是第一節沉管安裝的時候,媒體給它取了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叫「深海初吻」。但過程一點都不浪漫,第一次免不了差錯和返工,反復折騰。「第一節比較費勁,沒有經驗,就像新手上路一洋,沒有培訓的司機,也沒有教練坐你邊上。」為此,林鳴親自坐鎮在海上鏖戰96小時沒有休息。終於,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成功安裝一一填補了中國外海沉管隧道技術的空白。

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的控制性工程,中國要在6年之內完工別人10年的工程,很多國天價際知名工程承包商望而卻步。林鳴當機立斷,提出利用大型鋼圓筒進行外海快速築島的設想,建設團隊僅用了221天,就將120個巨型鋼圓筒圍成了兩個海上「小長城」,使「當年開工、當年成島」的願燈提前成為了現實。

「國家把一個世紀工程託付給我們,我們必須職盡其資。港珠澳大橋這樣一個全世界矚目的超級工程,是展示中國國家實力的超級舞臺,而我們有幸成為主要演員,一定要把這場戲演好。」林鳴經常對團隊說。

「工程最大的困難是林鳴總工程師」

曾經有記者問林鳴團隊裏的工程師,港珠澳項目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工程師回答說:「最大的困難是林鳴總工程師。」

2017年5月2日晚,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大家都已經準備好慶功宴。但是前方傳來測量結果:偏差16公分,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偏差對於水密工程而言已然算是一種成功,但林鳴不答應。「如果不調整的話,會是自己職業生涯和人生裏,一個永遠的偏差。」林鳴堅持返工重來,甚至「抓」回已預備搭飛機回家的外方工程師。經過42小時的重新精調,偏差從16公分降到了不到2.5毫米。

在沉管隧道合龍貫通後,林鳴團隊沒有絲亳停留,立即進人「第四戰役」決勝階段。他堅持每天到「兩島一隧」檢査指導工作,隨時解決現場難題,與團隊一天當作三天用,半年時間完成了一年半的工程量。

眼看即將收尾的時候,他用更加嚴格的標准管控工程,裝飾板、廣場磚、路緣石一遍一遍拆掉重來,照明、機電、管系一次一次重新佈局,以「零瑕疵」工程的要求,把毎一個細節做到極致,築就了東西人工島兩座「最美地標」和一條「最美隧道」,也為國家打造了一座百年的豐碑。

林鳴說:「橋樑建沒從內陸走向沿海,從江河走向海洋,每一座大橋都是一座技術積累的里程碑,是一座座大橋、一滴滴經驗、教訓之水彙集成了中國40年橋樑成就的浩瀚海洋。」

(彭叮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