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瑋和他的「灣區夢」

1988年創建的香港科技大學號稱香港最美大學,吳家瑋是創校校長

「大概是在1993年。開始提的是『香港灣區』,後來叫『港深灣區』,就是希望香港深圳聯合起來為我們中國發展科技產業。」現在中央的規劃完整而宏大,已是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9個城市的國家戰略

「大灣區需要著眼長遠,重要的是做好規劃、教育、制度設計。」

逆光下,推門的老者白色鬚髮被玻璃映照得閃閃發亮。高個,休閒西裝,背雙肩背包,從容中透著老派的儒雅。這就是吳家瑋,兩岸三地學術界鼎鼎大名的人物。

海風從長長的廊道那頭吹來,隔著花窗,教工宿舍、學生宿舍、游泳館、運動場,一層層延展下去,直到海邊。1988年創建的香港科技大學號稱香港最美大學,吳家瑋是創校校長。

如今,他多了一個頭銜,粵港澳大灣區的首倡者。

「灣區夢」的緣起

出生于上海的吳家瑋,17歲時隻身從香港赴美求學,20歲出頭便在理論物理學界嶄露頭角,三十幾歲被邀請推薦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人選,用他自己的話說「受寵若驚,認真考察」,之後他認為「該評的都評過了,眼下沒看出哪個該評」,於是斗膽提議是否可以空缺。「我這毛頭小子玩笑可能有點過,人家沒理我,以後再也不找我當推薦人。」他笑嘻嘻一點不以為意。

說起首倡粵港澳大灣區,他認為,現在中央的規劃完整而宏大,已是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9個城市的國家戰略。當年他想法簡單得多:「大概是在1993年。開始提的是『香港灣區』,後來叫『港深灣區』,就是希望香港深圳聯合起來為我們中國發展科技產業。」

吳家瑋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到國內講學,致力於中美學術交流。那時國家對外交往中斷多年,困難很多。他當時是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想方設法幫助國內學者來美學習。最驚險的一幕,是中美雙方要談判,國內絲毫沒有準備,連美國大學基本情況都不知道。他憑自己的記憶寫下美國36所大學情況,並建議國內推遲談判。

「訪問學者」這一名稱,也是吳家瑋想出來的。此前的一小批赴美學者被定義為「非註冊研究生」,中國要拿出寶貴的外匯交學費,學者也得不到尊重。吳家瑋很著急,他聯合多名西北大學教授,利用科研經費資助中方學者,並建議用「訪問學者」這一身份到美國大學搞研究。在他的協助下,中科院物理所8位元學者首批成行,此後成為慣例,打開了中美學界大規模學術交往的大門。

1983年,吳家瑋受聘擔任三藩市州立大學校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擔任重要大學校長的華裔,打破了華人在美上升的「玻璃天花板」。吳家瑋用他的努力、智慧贏得了讚譽。

1986年,一條來自香港的消息打動了吳家瑋的心:香港有意發展科技事業,打算辦一所科技大學。

到香港辦大學,可以為香港、為祖國培養科技人才。但薪酬會低,吳家瑋夫妻倆常年奔波,沒什麼積蓄。

「你半輩子都在從事與中國有關的事情,這最有意義的機會放在面前,如果你不去,20年後會不會後悔?」從來都支持他的妻子問了他一句話。

「會。」吳家瑋答道。

「那就去吧。」

吳家瑋行動了,他動員老友們一起加入這個新的事業。香港科技大學從草創到在學術界聲名鵲起,崛起之速,學界罕見。如今,香港科技大學已成為亞洲一流學校。吳家瑋特意把建校的回憶錄命名為「同創」,強調的就是整個團隊的「共同」作用。

念念不忘科技夢

建校的夢成了,香港發展科技的夢還遙遙無期。「香港過去沒有發展科技的願望,大資本也不感興趣,因為搞別的來錢快呀。」吳家瑋回憶說,「我那時也當著廣東、深圳的顧問。沿著珠江口走,我就想,深圳、香港連起來可以向三藩市學,搞灣區經濟,搞科技產業,就寫了幾篇短文呼籲。深圳當時的領導有想法,有魄力,大家一拍即合,就一起推動。」

灣區概念逐漸為人熟知,幾經演變,灣區的提法由地方發展規劃進入中央視野。在國家戰略中,粵港澳大灣區要發展科技始終是一個重要主題。

吳家瑋對香港科技一直發展不起來耿耿於懷:「要說香港發展科技產業的條件,優勢、劣勢都可以找出一大堆,寫一大篇文章,我只想說一句,新加坡能發展起來,香港為什麼不能?新加坡還沒有背靠祖國那麼大的腹地呢!」

如今,大灣區上升到國家戰略,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在大灣區使命中佔據突出位置。「大家都在提創新科技,大灣區該如何搞?對比三藩市灣區,就要想清楚它是怎樣起來的,又是怎樣屹立不倒。美國兩次大的經濟泡沫破滅,三藩市灣區的高科技產業都受到重創,可沒幾年,又蓬蓬勃勃發展起來了,為什麼?不是只靠投資、各種投資基金,是靠文化,是那樣一種讓領軍人物來了就不想走的氛圍。」

吳家瑋親身經歷過三藩市灣區的轉軌:傳統產業在衰落,科技產業還談不上勃興,有遠見、有魄力的創校先賢四處搜羅人才,建設起一所所未來名震國際的學術重鎮。正是這一所所科學殿堂引燃了矽谷的高技術產業爆發。

「大灣區搞科技,高校還是不足。現在很多地方搞創新,是把已經創新的東西拿來使用一下,賺快錢。但是真正的創新,要從基礎研究做起,沒有人才的堆積,高科技就是無源之水。」

夢裏灣區

「有很多水池、草地,路要窄窄的,長長的。路窄車就進不來啊。社區是小小的,國際化的,沒有大酒家,沒有連鎖店,而是很多創意小店,就像巴黎左岸那種。人生活在裏面,很舒服。」這是吳家瑋對大灣區創新基地的設想。

在他看來,大灣區首先要成為「知識社區」。那裏並不是建築美輪美奐的地方,也不需要很大的公園,但是只有這樣的社區,才會有國際人才進駐。「光中國人還不夠。從思維上講,中國人講『序』,習慣從系統上思考。這種思維有很多好處,但有壞處,不容易跳出現有框框,不容易出打破現有體系、顛覆整個規範的頂尖思想。要長遠立足國際頂端,必須引進國際人才。」

他最不希望出現的就是急功近利。「大灣區需要著眼長遠,重要的是做好規劃、教育、制度設計。」

年過八旬的吳家瑋,言談舉止不見老,思維、心態更是年輕。這位始終把為國家科技事業出力作為中心目標的老人,依然與志同道合者在推動新的計畫:「哈哈,我們要低調,低調。」他孩子氣地眨著眼睛,並不說透,像是和記者約定一個小秘密。

(王旭、戰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