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問世記

由施光南譜曲、陳曉光作詞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歌詞內容與曲子旋律上真正做到了和諧融合、相得益彰,堪稱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這首清新自然、充滿鄉土氣息的歌曲,唱出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後生機勃勃的興旺景象,唱出了中國人民走向美好未來的共同心聲。

源於農村改革生活的創作

中國革命音樂的先驅聶耳曾經說過:「我知道音樂和其他藝術,詩,小說,戲一樣,它是代替大眾在呐喊,大眾必然會要求音樂的新的內容和演奏。」陳曉光和施光南共同創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很好地實踐了這一點。《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創作問世,在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農村的改革已經開始出現日新月異的前景。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農業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動脈、晴雨表。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中國農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的藍圖;黨的改革開放號角的強勁吹響,迅速點燃了農民的沖天幹勁和勞動熱情,也大大地燃起了田野上的希望。安徽鳳陽小崗村率先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猶如改革的一聲春雷,震加九州方圓。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這種適應中國農業特點的經濟形式的廣泛實施與深入推行,中國農村的巨變正在萌芽,廣大農村到處洋溢著朝氣蓬勃、熱火朝天的動人場面和傳來屢獲豐收的喜人消息。在改革舉措持續推進的幾年中,中國的農村發生了翻天銳地的變化,農民生活顯著提髙,農村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一切無不令陳曉光和施光南等許許多多文藝工作者激動萬分。

「春氣為詩人所覺。」中國農村這一派大好形勢和盎然生機激發著時任《歌曲》月刊編輯的陳曉光的創作欲望,他敏銳地捕抵到中國大地上暖風吹拂的清新氣息。1980年,陳曉光遵循著「到人民中,到生活中去體驗、去發現、去創作」的原則,和同行們背著行囊,多次奔赴安徽、四川、廣東、湖南等改革前沿地區的農村深入生活。他親眼看到廣袤的田野上處處冰雪消融、改革春風帶來的充滿蓬勃的生機景象,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發自心底的喜悅,深切體會到了祖國大地日新月異的活力。看見村村寨寨悄然而至的變化:「老漢的杯中有了酒,娃娃的嘴上有了油」;田野上生機勃勃的豆秧麥苗;新房上嫋寒飄蕩的炊煙……從而成就了「西村紡花、東港撒網、北疆播種、南國打場」的佳句。陳曉光禁不住心潮澎湃,浮想聯翩。激動之餘,陳曉光僅用一天時間就寫完了歌詞《在希望的田野上》。

後來回憶起當時的創作時,陳曉光說,中國農村的改革是奏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序曲。中國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大國,農民生活條件的好壞,幸福指數的高低,和這個國家的興旺和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國家對農村實施改革政策,順應了廣大農民的願望。陳曉光說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農村生活、生存乃至生產的條件都是很差的。(改革開放後)我再到農村去深入生活,進行創作的時候,農村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初步的變化,這個變化是眼見著它發生變化的,這些變化也確實帶給我很多思考。當我看到農民們的精神面貌,他們的生活狀態,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以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塊田野在逐漸萌發希望了。」

陳曉光體會到廣大農民對這場改革發自內心的擁護,「『大包乾』調動起了每個人的勞動創造的積極性,使得農民的精神狀態有了極大改觀。他們覺著日子有了奔頭,對未來充滿希望。而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改革開放,中國才有希望。於是『希望』便成為這首歌曲的詞眼。」陳曉光還說,創作過程是一揮而就,但醞釀、思考絕不是一、兩個小時,而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至於感情的孕育培養那就更長了,可以說是多年生活積累、感情積累的一次藝術爆發,而當時勃勃生機的社會形勢就是一個關鍵的觸發點。可以說,沒有國家和民族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詞譜曲珠聯璧合

1981年秋,應鄧在軍導演的邀請,陳曉光將為一部農村改革題材的專題片撰寫歌詞。親歷過新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多次深人農村,有著豐富生活體驗和感受的陳曉光,在歌中將春回大地後農村全新的生產、生活圖景與嚮往盡情展現出來。這首閃爍著時代風采的頌歌,也成為他命運旋律中一個響亮音符。一股股激情止不住地在陳曉光的胸中洶湧著……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

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

十裏(喲)荷塘十裏果香,

哎咳喲荷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未苗在農民的汗水裏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

西村紡花(那個)東崗撒網,

北疆(喲)播種南國打場,

哎咳喲呵呀兒噴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勞動,為她打扮為她梳妝。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老人們舉杯(那個)孩子們歡笑,小夥兒(喲)彈琴姑娘歌唱,

哎咳喲呵呀兒咿兒喲——

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為她幸福為她爭光,

為她幸福為她爭光!

這首歌詞經過五六稿修改之後,才最終確定下來。「有時改一個句子,有時改幾個字,直到最後定稿前,還在修改。」作曲家施光南拿到歌詞之後,認真地品讀著,心情也非常激動,眼前不時地浮現出改革開放政策下的祖國農村新氣象的美好畫卷。讀完後,他興奮地開始醞釀著,試彈試唱著……仔細推敲,以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同樣用了一天工夫,施光南創作靈感盡情噴發,便行雲流水般地譜好了曲子。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潑、熱情、親切,富有生活氣息和青春激情。施光南很快寄回了曲譜,並附著歌譜他還寫了一封長信。信中,他言辭懇切地向陳曉光暢談了他作曲時的追求與想法。施光南的信這樣寫道……為您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時,我給自己提出了兩條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賞』。第二,要努力體現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我認為寫八十年代的農村歌曲,既不能拘泥於《信天遊》《小放牛》那種歷史上的鄉土氣息,又不能完全搞成《鄉間小路》式的校園歌曲。我們要在創作中找出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新農民的節奏和旋律。寫《在希望的田野上》時,我有意識地民歌、戲曲的韻味和進行曲的節奏糅合在一起.使音樂既體現出時代精神,又洋溢著清新的泥土氣息……」可以說,這首歌的創作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其速度之快,確實令人難以想像,正可謂「妙手偶得」。而歌曲樸實無華的詞,則通過對農村充滿希望的田野的讚美,抒發了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歌頌了新生活,歌頌了新時代。歌詞把希望和未來巧妙地結合起來,在農村改革大見成效的歷史契機,既歌頌了農村的新變化、新面貌,又憧憬著富裕、興旺而幸福的未來。

在談到歌曲的創作手法時,詞作者陳曉光說這首歌的歌詞從創作的風格上來說,我是採取了一個比較接近於白描的手法,沒有局限於某一個地區,我是寫中國這塊土地是希望的田野。(曲作者)施光南的音樂也沒有局限於某個地方,它有南海漁歌的素材,也用了北方河北、山東一帶的秧歌的節奏和素材,有些地方在節奏上有行進的感覺,讓人們更覺得中國是在向著富強、向著現代化邁進。”顯然,這首歌的作詞與譜曲,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完美效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聲,是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鄉愁、鄉情與鄉音。在歌詞裏你可以看到有東南西北的風俗景觀。在音樂裏你可以品味到四面八方的風情音調,有北方秧歌的節奏,也有南海漁歌的影子。所以江南塞北的人們聽起來既熟悉又新鮮,總覺得它好像是哪個地方的,但到底是哪里的,又說不出來,這就是施光南運用民族民間素材作曲爐火純青的技巧。」陳曉光後來回憶道。

經典傳唱曆久而影響深遠

1980年歲末的一個深夜,在燈火通明的中央電視臺錄音棚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錄音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施光南、陳曉光和鄧在軍(電視藝術片的導演)安靜地坐在工作間的角落裏,喜悅和不安交織在他們每個人的心頭。雖然錄音對他們來說不是頭一次了,但是對音樂始終懷著虔誠與摯愛之心的這些音樂人每每錄一首新歌,總還是不由自主地懷著「第一次」的心情。他們懷著也忐忑不安的心像等待著考試的學生:錄製效果怎樣?導演會認可嗎?觀眾們會受嗎?當最後一段合唱錄製完畢,在場的歌手、樂手和錄音師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他們在祝賀一首成功的作品的誕生。

這時,施光南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淚花,他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謙遜地說是大家唱得好。我作曲嘛……算是『歪打正著』吧!」臨分手時,施光南還叮囑陳曉光:「別忘了,到音協去為貴任編輯請功。他比咱們辛苦……」在那個年代,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創作者僅僅得到了30元的稿費。對此,有人深為這些絞盡腦汁辛苦搞創作的音樂人鳴不平。施光南自己也詼諧地說打趣道:「才夠買一張流行音樂會的入場票。」話雖這樣說,老藝術家心裏從沒有把報酬當回事。施光南曾在1989年底全國青聯常委會的一次夜談時說不論社會上有多少讓人不滿意的事,我總是對我們的國家充滿希望,要是我們的社會沒有充滿希望的人,我們的民族還有什麼前途呢?」施光南等音樂人用他們的歌曲作曲表現了拳拳的愛國之心。

第一位領唱這首歌的是空政文工團的女高音歌唱家楊淑清,她和合唱隊員們融匯了全部情感,唱出了對土地的熱愛,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一曲終了,在場的工作人員鼓掌表示祝賀,陳曉光和施光南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1981年元旦前夕,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送到了中央電視臺,評審通過。隨後,歌曲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立刻弓丨起了很大的反響,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1981年底,施光南為這首歌錄了兩個版本:中央電視臺專題片用的合唱版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播和後來春晚推出的獨唱版本。歌曲問世之後,老百姓紛紛打電話請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重播,僅當年的點播率就高達1500餘次。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典型的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是一首歌唱祖國繁榮富強的歌。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初,社會朝氣蓬勃、欣欣向上的氣象,表達了青年一代對改革的期盼、對未來的憧憬,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歌曲有鄉土味道,歌詞樸實,曲調優美、流暢上口。通過對家鄉充滿希望的田野的讚美,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讚美,歌頌了新生活,歌頌了新時代。歌詞既歌頌了改革開放以後的新變化、新面貌,又憧憬著富裕、興旺而幸福的未來。它是對祖國的深深熱戀和對家鄉的殷切期望,深切地唱出了中國人民走向未來的心聲,喚起了億萬人民的強烈共鳴,不僅當時傳遍大江南北,而且幾十年來盛唱恒久,成為經久不衰的時代之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進取。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20世紀80年代初流行的歌曲,曾經是共青團中央推廣的歌曲之一,並作為1984年國慶「建國三十五周年大慶」活動的集體舞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青年當中影響很大。令人欣喜的是,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還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音樂教材,並被選入「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而尤其振奮人心是: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升空,作為衛星搭載的30首歌曲之一,《在希望的田野上》響徹太空。

(孟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