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從改革層面理解中國減稅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29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鼇論壇上演講時表示,減稅降費是公平普惠、直接有效的改革舉措,是今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29日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減稅的邏輯」分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的減稅不僅僅是一項政策,而是系統的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面,應從更高層面來理解中國減稅。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認為,中國本輪減稅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強調,供給側改革,「結構性」三個字十分重要。

本輪減稅十分注重結構性調整,對實體經濟、製造業、科技創新企業都有針對性。

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詹艶景認為,本輪減稅降費對製造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製造業增值稅由16%降至13%,所有企業都是受益者,但對不同的企業效果不同。以中車為例,這樣的減稅力度可以給消費者讓利20億人民幣,這20億將為企業帶來多次營利。雖然看起來只有3個百分點,但是根據市場傳導機制,這樣的優惠會以各種方式回饋到各個行業中去。此外,養老金從20%降到16%,大多數製造業是人力密集型企業,這樣降低成本非常明顯。

去年9月20日,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企業研發費用抵扣稅比例提高至75%。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認為,這是非常明顯的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因為最需要搞研發的就是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也有稅收優惠,鼓勵銀行對實體經濟貸款,特別是小微企業,這是一套組合拳。

去年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將實施各種舉措「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與會專家認為,減稅是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詹艶景認為,在國內,很多企業傾向於到一個稅率低的地區去投資,在國際上也是這樣,一個國家稅率的整體降低,也會提升這個國家吸引外資的能力。

著名財稅專家賈康認為,在中國談減稅,就一定是減稅降費相結合。除了稅收,企業運營中還有很多隱形成本。這恰恰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各種行政收費和行政效率低下都會增加企業成本。改變這一狀況,提升營商環境,需要更加整體系統的改革。

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閣認為,本輪減稅政府用「動存量」來應對,提高央企和中央特定金融機構上繳利潤,以保證財政的可持續性,同時也保持了營商環境的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