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沙大橋建成通車 粵港澳大灣區通新動脈

【香港中通社4月2日電】歷經五年多的建設,飛跨廣州南沙、東莞的南沙大橋於4月2日正式建成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民生工程、創新工程。

據報道,南沙大橋(原虎門二橋項目)4月2日中午12時正式通車。多年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過江交通高度依賴於1997年建成的虎門大橋,導致該橋通行壓力大、堵車嚴重;南沙大橋通車後,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通車前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將大大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打通新的動脈。

公開資料顯示:南沙大橋由廣東省交通集團投資建設,全長12.89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行車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該橋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路線起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先後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鷗島、坭洲水道後穿越虎門港,終點與東莞市沙田鎮相接。

據瞭解,南沙大橋橫跨珠江坭洲水道和大沙水道,擁有兩座超千米的特大橋,全部為雙塔懸索橋,八車道,全寬49.7米,寬度為世界整體式鋼箱樑第一,可謂超級“雙子橋”。其中,坭洲水道橋在建造技術方面創下多個世界第一的同時,還創造了“344天完成從先導索過江到鋼箱樑吊裝合龍”等一系列懸索橋施工紀錄。

虎門二橋項目於2003年開始謀劃,2013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它的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據《南方都市報》3月31日報道,經有關管理部門同意,虎門二橋項目總體命名為“南沙大橋”;有媒體認為,這凸顯了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地位。此前在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虎門二橋項目建設”被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