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多地傳承文化追思故人 未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

【中新社北京4月5日電】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當天,中國多地舉行活動,除展現清明風俗外,也以各類形式表達對故人的追思與紀念。

第13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於5日下午在黃帝故里河南新鄭舉行。「60年一甲子,12年一輪回」,從2007年至今,致力於傳承和弘揚以黃帝文化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2屆,越來越受到全球華人的廣泛關注,影響力和知名度與日俱增。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認為,人們今天對於黃帝的紀念,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加強、放大、增強黃帝及黃帝文化的一個過程。

沿襲北宋清明風俗的頒新火大典5日首次在包公故里安徽合肥包公園舉行,包公後人、臺灣同胞等社會各界代表百余人共同見證。

頒新火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習慣,古時,從皇家、官府到民間都在清明節禁煙火、吃冷食、祭奠先人,並且重新鑽燧取火,取除舊佈新之意。其中,包拯所在的開封府向百姓及外國使節頒發新火,以示天賜恩澤。

記者在大典現場看到,上午9時,禮樂聲起,身著傳統服飾的「包大人」和親隨誦念祝詞,熄滅舊火,頒佈新火,並按照北宋習俗,向現場民眾贈送柳枝,表達祝福。此外,頒新火大典還上演了神秘的儺舞,演員們頭戴面具,伴著音樂跳起儺舞,以辟邪迎瑞。

來自臺灣新竹的遊客朱子常表示,臺灣建有各類包公廟千餘座,包公故事在臺灣知曉度很高,希望兩岸能共同傳承和發揚包公精神和傳統文化。

位於河北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的白求恩墓前,白色和黃色的菊花滿地,人們靜靜地排成隊,緩緩地繞墓一周瞻仰。

今年是白求恩逝世80周年。1938年3月,這位來自加拿大的胸外科醫師率領一支外籍醫療隊來到中國,搶救傷患、創辦醫院、支援抗戰。

清明臨近,各界人士一連多日自發從各地趕來,為白求恩獻上不盡哀思。

「他是一名國際主義戰士,為了中國人民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來自本地一所中學的老師和自己的學生一起來祭奠。她表示,白求恩精神不管在哪個年代,都非常值得學習。

當日,常年旅居美國的許習偉和老伴也來到墓前憑弔。「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常常來這裡,很懷念這些為革命做出貢獻、付出鮮血的烈士們。」許習偉用顫巍巍的雙手拍照留念,她說兒子出國前也曾來這裡拍照留念,這樣做是為了「留住自己的根」。

己亥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黃陵舉行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陝西黃帝陵舉行,萬餘名海內外華夏兒女共祭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位於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被譽為「中華第一陵」,多年來前來拜祭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已逾百萬人次。

公祭典禮在有「九五之尊」含義的9時50分正式開始。現場集體肅立,擊鼓鳴鐘。112名少年兒童共同演唱了《黃帝頌》。據瞭解,典禮共有擊鼓鳴鐘、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龍飛華夏等環節。最後,一條56米長的「中華龍」在鼓樂聲中緩緩升空,寄託炎黃子孫對黃帝的崇敬與感恩之情。公祭禮畢,民眾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

己亥年的公祭活動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主旨,通過闡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擔當,賡續中華文明之「脈」,築牢文化自信之「基」,構築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陝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委會黃帝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蘇峰表示,中華民族在艱苦奮鬥的過程中傳承、培育、發展、詮釋了黃帝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精神動力。

「水有源,樹有根,作為年輕人,參加公祭典禮增強認同感,讓‘人文初祖’的血脈與精神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首次參加公祭典禮的英國華裔青年于鴻嘉對中新社記者說。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專家王曉勇表示,祭拜黃帝陵首先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時刻保持對祖先的銘記,才更能使海內外炎黃兒女領悟「認祖歸宗」的深刻含義。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主辦。

清明假期首日中國各地祭掃活動平安有序

記者5日從中國民政部獲悉,清明節假期首日,中國各地民眾集中祭掃活動平安有序,未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

5日是清明節當天,中國各地迎來民眾集中祭掃高峰。根據中國民政部清明節工作辦公室對全國180個祭掃觀測點數據統計,所有觀測點全天共接待祭掃民眾530.8萬餘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5%;疏導車輛87.6萬餘台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2%;參與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近3.2萬人,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各地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落實祭掃安全管理責任,完善服務保障措施,宣導殯葬移風易俗,注重宣傳殯葬正能量,確保了清明假期首日的祭掃活動平安有序。

6日、7日仍是清明節假期,各地出行祭掃高峰也將持續。中國民政部清明節工作辦公室提醒公眾,及時瞭解當地氣候變化情況和交通擁堵資訊,強化祭掃安全防範意識,選擇錯峰祭掃和文明低碳祭掃。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東北部、山西中部、四川南部等地的祭掃民眾,還需密切關注今年發佈的首個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注意火源管控,嚴禁野外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