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合作 錯位發展 澳門全力參與大灣區建設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21日下午,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從香港出發,經港珠澳大橋來到澳門,全程只花了45分鐘左右。“澳門正力求以破繭之勢,全力參與到大灣區建設之中。”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說,澳門將發揮好自身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緊密合作,實現錯位發展,為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32.9平方公里面積、 65.2萬人口,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澳門的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人均GDP排名首位,這是澳門的特殊之處。同時,澳門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是聯繫中國與世界的“視窗”和“橋樑”,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澳門發展也面臨著不少瓶頸。米健表示,澳門長久以來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產業基礎明顯薄弱。“社會發展存在一個最突出的矛盾,即社會快速發展和資源短缺的矛盾。資源短缺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力資源極度缺乏,另一個是發展空間資源極度有限。”米健說。

“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澳門上下為之振奮。”米健說,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澳珠一極上,澳門要想履行擔當、有所作為,就必須要跳出一城局隅,借地突破、借人突破、借力突破。

在科技創新方面,澳門擁有良好發展基礎。據介紹,目前澳門擁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即粵澳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類比與混合信號超大型積體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澳門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和平臺。

“但澳門土地資源有限,缺乏發展空間,更缺乏科研成果轉化的平臺,而這正是珠海所具備的。”米健表示,澳門要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需要和珠海協同合作。

“相比國際上的幾大灣區,例如紐約灣區重點發展金融、三藩市灣區瞄準科技、東京灣區擁有強大的高端製造與服務業,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多元化的產業類型,各種業態有所體現,有所集聚,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有利條件。”米健認為,對於澳門而言,也要利用大灣區內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優勢,憑藉內地的生產能力及龐大市場,將研究成果市場化,促進澳門科技產業高水準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澳門特別行政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個中心城市之一。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米健透露,澳門擁有85平方公里的海域管理權,將科學規劃海域的利用與發展,重點發展集觀光、度假、休閒、海上運動為一體的海洋旅遊業,特別是在遠洋旅遊方面支持發展海上觀光旅遊,開發水陸兩宜的旅遊項目、拓展遊艇自由行和發展郵輪經濟。“澳門希望與珠海合作,以黃茅島為節點發展郵輪經濟,同時在高欄港發展航運物流,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提供支撐。”

澳門正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助推會展、中醫藥、文化創意、特色金融和科技創新等產業成長。“參與大灣區建設對於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新時代深化澳門珠海合作,要有新擔當、新思維,共同做好這份新功課。”米健說。

(《珠海特區報》 鐘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