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的抗戰策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軍隊悍然向盧溝橋發動進攻,揭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面對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中國共產黨制定並實施了正確的方針政策,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推動了全面抗戰高潮的形成。

積極發動全國各族人民,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

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立即通電全國疾呼:「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占平津和華北的危險,已經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面前,」「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機!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通電號召,「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不讓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國共產黨的通電,表明了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堅定立場,大大激發了全國人民特別是華北人民的抗戰決心。

對於七七事變後的形勢和黨的任務,1937年8月召開的洛川會議作了準確的認識,「7月7日盧溝橋的抗戰,已經成了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中國的政治形勢從此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就是實行抗戰的階段」,這一階段,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基於這種認識,中國共產黨為發動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抗戰,制定並實施了具體而正確的方針。

努力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七七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即發表通電,呼籲「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這既貫徹了中共的一貫抗日政策,也是在充分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中華民族面臨著極其嚴重的亡國危機的基礎上所作出的最具震撼力的吶喊。

二十九軍對日軍侵略的英勇抵抗及國民黨愛國將領的抗戰決心使中共更加明確了同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中國共產黨積極溝通國民黨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上,不計本黨的地位高低,多次致電蔣介石,表示「紅軍將士,咸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

中國共產黨為了表達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一致抵抗日軍侵略的誠意,在宣言中,還詳細說明了與國民黨的合作中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及為維護合作局面而採取的措施,「為著取消敵人的陰謀之藉口,為著解除一切善意的懷疑者之誤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有披瀝自己對於民族解放事業的赤誠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鄭重向全國宣言: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並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

在合作抗戰過程中,中共同時還注意杜絕某些錯誤傾向,有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不得出現危害抗日合作局面的行為,「堅持同國民黨合作的方針,發揚其每個進步,批評其動搖和妥協。反對急躁病,不斷推動它前進,逼它前進。另一方面,合作並不是投降,反對滿足、遷就的投降傾向」,「民族統一戰線不但不取消對於國民黨的錯誤政策進行批評與鬥爭,而且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使統一戰線充實鞏固起來,使之繼續前進」。

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經過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號召「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終於得以建立。

組織抗日隊伍,準備進行艱苦的抗日遊擊戰爭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認真分析了戰爭形勢和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確定在當時的環境下,遊擊戰爭是反抗日軍侵略最切合實際也是最有效的鬥爭形式。

1937年9月25日,毛澤東指示周恩來、劉少奇以及負責北方局工作的楊尚昆:「整個華北工作,應以遊擊戰爭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運、統一戰線等等,應環繞於遊擊戰爭」,「要告訴全黨,今後沒有別的工作,唯一的就是遊擊戰爭。」

遊擊戰爭要有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就不能長期堅持。中國共產黨支持人民自由組織抗日武裝隊伍,主張讓人民武裝起來,發給人民槍枝,幫助人民武裝,不斷壯大抗日隊伍,「應令河北黨注全力於遊擊戰爭,借著紅軍抗戰的聲威,發動全華北黨(包括山東在內)動員群眾,收編散兵散槍,普遍地但是有計劃地組成遊擊隊」。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黨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廣泛組織並不斷壯大抗日遊擊隊伍,在敵人的後方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抗日遊擊根據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