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席兩大峰會 冀外界更好傾聽中國

【中新社杜尚別6月16日電】6月14日至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別出席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和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五次峰會。

從上合組織峰會到亞信峰會,從比什凱克到杜尚別,2天時間裡,在對上述兩國展開國事訪問的同時,習近平開啟快節奏,連續出席兩個峰會的多場活動,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中國主張,廓清有關問題治理思路,推動外界更好傾聽中國。

——“四個典範”為上合發展注入“中國智慧”

“‘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勢。’我們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大勢,從‘上海精神’中發掘智慧,從團結合作中獲取力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

14日,在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習近平提出要把上合組織打造成“團結互信的典範”“安危共擔的典範”“互利共贏的典範”“包容互鑒的典範”,以“四個典範”指明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和任務。

在一年前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中方提出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豐富了上合組織合作理念。時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結合上合組織合作態勢,把脈各國現實需求,習近平對上合組織如何做到“四個典範”給出了中國理念,並提出中國的行動路徑。

比如,要堅持將“上海精神”作為本組織核心價值和共同理念,並根據形勢變化和組織發展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又如,要倡導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作出更多制度性安排,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合作共享平台,促進區域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分析認為,“四個典範”為上合組織開啟新征程提供了思路,注入了“中國智慧”,引領上合組織行穩致遠,也會讓外界更好理解中國上合之合,和合共生的理念。

——五點倡議回答亞洲關鍵之問

“智者追求善良與和平,愚者才醉心爭吵和戰爭。”15日在杜尚別舉行的亞信第五次峰會上,習近平引用塔吉克民族詩人魯達基的詩句表明中國在和平與發展問題上的態度。

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同時面臨安全和治理問題突出等挑戰,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任重道遠。

2014年,在亞信上海峰會上,習近平提出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2015年,習近平提出構築亞洲命運共同體倡議。新起點上,習近平在此次峰會上直面亞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回答建設什麼樣的亞洲、怎樣建設亞洲等關鍵問題。他還再次闡釋中國的角色,即: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面對近鄰,習近平重申了中國的承諾:“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決不損人利己、以鄰為壑”“堅持開放共贏,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密集雙邊會見傳遞豐富外交信息

從比什凱克到杜尚別,日程雖繁忙,習近平依然於兩大峰會期間和前後,密集會見多國領導人。據統計,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白俄羅斯、土耳其、卡塔爾8國領導人,走進了習近平的“會見廳”。

在會見中,他們就雙邊關係深入對話,以雙邊關係的良好互動為世界注入確定性和穩定性。

如,在會見印度總理莫迪時,習近平說,雙方要堅持中印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的基本判斷,堅持深化互信、聚焦合作、妥處分歧,使中印關係成為促進兩國發展的更大正資產、正能量。

在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時,習近平表示,要將雙方友誼轉化為兩國間的互信,推動中土戰略合作關係不斷開啟新的篇章。

在會見中,他們就當前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度交流,其中中國對相關問題的主張,更體現著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如,在會見阿富汗總統加尼時,習近平強調,中方支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廣泛包容和解進程,將繼續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勸和促談,幫助阿富汗人民實現內部對話。

在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時,習近平說,中方支持維護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願同伊方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配合,共同捍衛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多邊主義,維護包括中伊在內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此外,習近平還出席了一場“小多邊”活動——中俄蒙元首第五次會晤,三國元首總結三方合作成果,共商全面推進合作大計。

習近平的密集雙邊會見,細觀之意味深長。從中傳遞出的豐富外交信息,也成為外界觀察中國對外交往、讀懂中國的又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