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還是微胖點好

中國有句古話叫「人生難買老來瘦」,其實,對110萬亞洲人群隨訪9.2年的大規模調查研究顯示,微胖的老年人即體重指數在22.6~27.5之間,老年人死亡風險最低。因此,我們並不提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過度追求「以瘦為美」,反而要警惕肌肉減少導致的肌少症及衰弱狀態。

老年人群中營養不良很常見

營養不良是指能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元素缺乏或過剩,對機體功能乃至臨床結局產生不良影響。老年人中營養不良很常見, 2013年我國5大城市調查顯示, 社區醫院中8%,養老機構中14%及綜合醫院中17%的65歲以上老年人均符合營養不良標準。營養不良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傷口癒合不佳、軀體功能下降、醫護費用增長和死亡風險增高等不良事件。老年人營養不良既與收入不穩定、社會隔離、照顧不足等社會經濟因素有關,也與老年人活動減少、嗅覺、味覺、視力等感覺功能衰退及吸收不良等生理因素有關。抑鬱、焦慮、認知功能障礙等心理因素及多重用藥、炎症性疾病及醫源性禁食等,也是導致營養不良的危險因素。通過握力、步速等老年綜合評估和營養風險篩查,我們能儘早發現人群中存在營養不良及營養不良風險的老人,早期干預,力爭減少不良事件。

老人謹記「存錢不如存肌肉」

攝入不足型營養不良:長期蛋白質及能量攝入不足,常見於慢病或長期攝入不足者,或嚴重的外傷、感染、燒傷等引起的劇烈的系統性炎症反應患者。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脂肪和肌肉消耗,皮褶厚度和上臂圍減少,常有生化指標異常(血漿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細胞計數下降、炎性指標升高),會出現水腫及傷口癒合延遲、慢病恢復不佳等結局,增加住院率、急診就診率及死亡率。

營養過剩型:肥胖的老年人並不少見。過度肥胖與多種慢病相關(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骨關節病等)。BMI>35kg/m2的老年人功能狀態可能變差,相關疾病和死亡風險也增加。對於肥胖老人,重點不是減重,而是達到一個較健康體重(尤其是肌肉品質)。

營養和鍛煉有助於肌肉合成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建議每天吃穀薯類及雜豆200~350克,其中粗糧50~100克。儘量做到一天飲食中有米有面,有粗有細,有主有副,有菜有湯。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建議每天吃新鮮蔬菜300~500克;拳頭大小的水果一個。保證每餐有l~2種蔬菜,每天吃2種水果。對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可將蔬菜切碎搗爛,製成蔬菜漿或蔬菜泥。

3.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

每日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1.2~1.5g/kg)。可額外增加20g~30g優質蛋白質(相當於3兩瘦肉/魚蝦,或半斤豆腐,或750ml鮮奶或3個雞蛋清)。

4.減少烹調用油,每天烹調用油不要超過25克,食鹽攝入量5克。

5.飲食安排要合理,食物鬆軟易消化。每日以三餐為主,適當吃點零食(如堅果類)。

6.預防營養不良,合理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體重不足可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應激能力降低,容易骨折、畏寒、倦怠、抑鬱、不安或失眠。老年人應在營養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含有乳清蛋白的營養素補充劑或全營養的腸內營養製劑,以補充營養素攝入不足,補鈣最好與維生素D同時使用;維生素A、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最好能與含有脂肪的食物一起食用;鈣劑和鐵劑最好分開服用。

建議肌少症老人每日雙上臂暴露日曬30分鐘,或補充維生素D3製劑800IU~1000IU,如果是藥物補充則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7.足量飲水,限量喝酒。

老年人每日飲6杯水(約1200毫升白開水或淡茶水),晨起1杯,睡前1~2小時要喝水。建議成年男(女)1天飲酒量不超過25克(15克)酒精量,相當於50度白酒50克(30克);38度白酒65克(40克);葡萄酒200克(120克);啤酒625克(375克)。

8.配合積極體育鍛煉,增加抗阻力運動。

積極的體育鍛煉有助於老年人肌肉的合成,尤其是抗阻力運動和耐力訓練可有效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重量,但要注意平衡和柔韌性,循序訓練,長期堅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