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92年大陸文物首次赴台

「在文物抵達前,有臺灣媒體造謠說,大陸來台文物是贗品,還有謠言說兵馬俑裏藏著真人。隨著現場文物的開箱,這些謠言不攻自破。」

這是一張顏色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大陸文物瑰寶金縷玉衣靜靜地躺在高大透明的展櫃中,兩岸文物專家聚集在展櫃外,熱烈地探討著。

時間回到1992年12月初的一天,香港。一架大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貨機與一架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貨機,比鄰停靠在啟德機場停機坪上。

工作人員將包括兵馬俑、金縷玉衣在內的22箱國寶級文物,從前者的機艙中緩緩運出,再安放進後者的機艙。隨後,華航貨機艙門關閉,平穩地飛向臺北。在兩岸分隔40餘年後,大陸文物首次飛越海峽,趕赴臺灣同胞盼望已久的一次「約會」,拉開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

現在,兩岸文物交流屆滿20周年,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顧展在11月5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拉開序幕。而此次「破冰之旅」的親歷者、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許青松教授,也接受了《環球》雜誌記者的專訪,講述這段並不如煙的往事。

選最好的文物去臺灣

1991年,52歲的許青松從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器研究室來到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工作,中心是國家文物局直屬的涉外文物交流機構。他接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籌備首次大陸文物赴台展出。

「在兩岸相互敵對的年代,臺灣當局管大陸地區的文物叫”逆產”,而大陸則稱1949年文物遷台為”劫掠”。」許青松說。

上世紀70年代末後,隨著大陸宣佈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以及臺灣當局開放老兵回鄉探親,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與此同時,島內文化「尋根熱」不斷升溫。臺灣文化界人士呼籲當局立即修訂有關禁止大陸物品入境的規定,放行大陸珍寶赴台展出。

為了回應臺灣同胞的呼聲,1991年7月,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發表文章稱,「希望臺灣方面能為大陸文物赴台展覽做出相應的努力」,並承諾「將組織1949年以後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珍貴文物赴臺灣展覽」。

在兩岸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當局於1992年通過「大陸地區物品管理辦法修正案」,放行大陸文物赴台展出。是年10月,「大陸古物珍寶展」簽字儀式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

「當確定了大陸文物能夠赴台展出後,國家文物局就召集有關專家討論,到底選什麼珍寶去臺灣。最後,大家一致通過秦始皇陵兵馬俑和滿城中山靖王墓的文物。」許青松說,這是因為這兩部分文物最符合這次展覽的定位1949年以後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最具觀賞價值的傳世珍寶。

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於1974年,截至首次赴台,大陸考古人員共在3個兵馬俑坑中出土了戰車百余乘、陶人7000余件、陶馬600餘件、青銅兵器萬餘件。而於1968年發現的滿城漢墓,是大陸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山洞宮殿,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富麗堂皇的墓葬中首次發現了史書中記載的用白玉和黃金製成的「金縷玉衣」。

「在這次赴台文物展中,我們從陝西秦兵馬俑博物館調集了包括將軍俑、士兵俑和戰馬俑在內的10尊陶俑,通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集了中山靖王金縷玉衣以及長信宮燈等重要出土文物。」許青松說,這些文物從遴選到集結共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光是在北京進行清點和裝運就持續了一個多月。

「如同見到了心儀已久的情人」

作為「大陸古物珍寶展」的工作人員,許青松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邵宗,於1992年12月1日從深圳羅湖口岸進入香港,同日搭乘華航班機飛抵臺北。

時隔20年,許青松對首次踏上臺灣土地記憶猶新:「艙門一打開,我一眼看到展望文教基金會的負責人李慶華、李慶安兄妹,就站在登機口迎接我們,我們擁抱在一起。那一刻,這片陌生的土地一下子變得親近了。」

次日,兩位大陸文物專家與李氏兄妹及部分臺灣文博人士共同前往桃園機場,迎接同樣取道香港而來的22箱、110件大陸文物,並進行驗關工作。

當許青松一行抵達停機坪的時候,那裏早已聚集了上百名聞訊而來的臺灣記者。

「將110件文物一一驗關是一個繁重而浩大的工程,僅打開一個兵馬俑就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這樣下去,如果驗完所有文物,起碼要幾天時間。」許青松說,為了加快驗關速度,他向臺灣海關人員提出採取抽驗的方式,先驗一部分文物,其餘文物到現場再驗。這個提議很快獲得了同意。

當日,在現場共驗了4箱文物。每打開一個箱子,記者們的閃光燈就閃個不停,現場就發出一片讚歎聲。

「在文物抵達前,有臺灣媒體造謠說,大陸來台文物是贗品,還有謠言說兵馬俑裏藏著真人。隨著現場文物的開箱,這些謠言不攻自破。」許青松說,而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臺灣專家看到文物後的那股激動勁兒。

當時,有臺灣記者問及參加驗關的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有何感受」。林女士回答說:「我非常激動,非常緊張,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已經心儀已久。」

3天後,兩岸各界精心籌備了一年多的「大陸古物珍寶展」,在臺北市外雙溪的玉山莊藝術館展出。主辦方原本只邀請了500位嘉賓參加開幕式,但現場卻擠進了2000多位希望一睹為快的市民。

這次展覽在台持續了6個月,共吸引了38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前來觀展。在展覽現場,常常出現臺灣政界名流的身影。比如,「行政院長」郝伯村帶著警衛和小孫子在排隊買票時,被工作人員認了出來,將其「拉」入展廳,「免費」看了展覽。

而蔣介石之子蔣緯國的「參觀團隊」則頗為排場。其團隊多達幾十個人,將展廳擠得滿滿當當。他一進門便對工作人員說:「我帶著兵馬俑來參觀兵馬俑啦!」

參觀結束後,許青松將自己撰寫的一本有關媽祖研究的書贈予蔣緯國。令他意外的是,幾天後竟收到蔣緯國的親筆信,信中評價其著作「對現代之炎黃子孫情誼凝聚必具重大意義」。

在展覽開幕之際,海協會與海基會達成「九二共識」。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隨後於次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作為趕赴這一兩岸首次高層對話的「熱身運動」,辜振甫先生於1993年春天參觀了展覽。

少帥暮年念灞橋

最讓許青松難忘的,還是少帥張學良和夫人趙一荻女士參觀展覽的場景。

「記得那天聽說張將軍要來,我們都準備好去迎接他。可是車子一到,還沒等我們走上前去,將軍便自己走下車來,敞口披著大衣,沿著臺階拾級而上,非常有軍人風範。他身後緊隨著優雅的趙四小姐。」

為了說明秦始皇陵與驪山的位置關係,展室中懸掛了一張驪山腳下古灞橋的照片。張學良走到這幅照片前停留良久,然後緩緩地對工作人員說:「這個地方,我很熟悉。」

「我當時立刻想到,1936年張將軍正是在這裏,對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同學們承諾,一周之內答復他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而幾天後,就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許青松說。

當看到金縷玉衣時,張學良非常驚訝。瞭解到其主人是中山靖王劉勝時,他問大陸專家:「劉備是不是就是這個劉勝的後人?」對戲文頗有研究的許青松馬上回答道:「京劇《甘露寺》中有一段唱腔,”劉備本是那中山靖王後,漢室宗親一脈傳”,說的就是這個劉勝。」少帥聽後爽朗地笑了起來。

參觀結束後,許青松對張學良說:「大陸人民非常懷念您,希望您能回去。」他回答說:「謝謝!我也希望能回到家鄉,但要看時機。」

這時,一個臺灣小女孩找到許青松說,特別想跟張學良握個手。許青松擇機把這個請求轉告了他,張學良高興地說:「好啊,請她過來!」小姑娘與張學良握手時特別激動,說:「我知道您是大人物!」這時,趙四小姐接過話茬說:「我們都是普通人,沒幹過什麼大事。」

張學良夫婦參觀了兩個多小時,然後安靜地離開。臨走時向來自大陸的幾位專家贈送了一套基督教的經書。

「當時我強烈地感受到,兩位老人就是想平平靜靜地安度晚年。曾經滄海的他們不需要再被熱鬧包圍了。我想,這或許是他們最終沒有再回大陸的一個原因吧。」許青松說。

苦澀的期待

玉山莊藝術館坐落在外雙溪,距赫赫有名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不遠。

當時兩岸故宮尚處在「不接觸」的時代,即使是兵馬俑這樣的高規格文物,也無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卻常常以個人身份「溜進」玉山莊藝術館,飽覽神往已久的珍貴文物。「在整個展期中,秦先生不知來了多少次。」許青松說。

在文物展期間,秦孝儀為大陸專家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了很多方便。「秦院長給了我們每人一個袖章,戴著它我們可以在博物院裏隨意參觀和拍照,享受了一般觀眾沒有的待遇。」而最讓許青松他們感慨的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庫房中,看到了一排排從大陸搬來卻還沒來得及開封的文物箱子。

「秦院長多次跟我們提出,希望今後提高兩岸文物交流的層級,有朝一日讓大陸文物到臺北故宮展出。他還特別提到,一定想辦法讓四川廣漢的三星堆文物到臺灣來展出。」7年後,在秦孝儀主政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最後一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在臺灣期間,許青松等人受邀到臺灣各文博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臺灣同行分享大陸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和文化遺產保護情況。而與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教授石璋如先生的一段交往令大陸專家最為感慨。

史語所是以殷墟考古發掘著稱於世的研究機構,但遷台之後,其研究人員脫離了田野調查。曾參與過11次殷墟發掘的石璋如先生,晚年的寂寞可想而知。

許青松在史語所講座的那天,年屆九旬的石璋如先生從頭聽到尾。當聽說大陸殷墟考古有了新進展時,他特別興奮。石璋如希望大陸專家能幫助提供一些相關資料。許青松等回到大陸後,通過多方工作,終於滿足了老人的願望。

然而,這位一生致力於殷墟研究的學術泰斗最終還是沒能再回到安陽。據說,老先生在102歲仙逝之前,還在念叨著如果回到殷墟該如何工作。

相對於秦孝儀的美夢成真,石璋如先生的遺憾則成為永遠的遺憾!

回顧這次赴台舉辦展覽和學術交流,許青松說,最大的意義在於向臺灣同胞宣示了一個莊嚴的立場,那就是:兩岸中華文物為兩岸中國人所共有,為兩岸中國人所共用,亦為兩岸中國人所共同保護。

「這不僅是大陸方面對臺灣同胞的文化立場,也是我們這些老文物工作者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懷。」他說。

(劉暢/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