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旅大」級驅逐艦

北海艦隊的4艘051型驅逐艦,2019年5月16日於旅順基地舉行退役儀式。該級艦共有17艘,目前只有最晚下水的「珠海」號仍在服役,但也即將除役。

冷戰期間,蘇東陣營的保密制度十分嚴格,軍事領域又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導致武器裝備亮相後遲遲沒有官方編號與命名,或者編號沒有規則可言。於是,蘇東集團的對手北約,乾脆給對方陣營建立了代號加綽號的武器命名體系,即大名鼎鼎的「北約代號」或「北約命名」。

西方情報機構首次發現中國的051型首艦時,它已于大連造船廠完工,停泊在旅順軍港,旅大市在1981年才改名大連市,北約便命名為Luda級,漢譯「旅大」級。中國軍迷則是在1980年代後期習慣了這一稱呼。

在一些「80後」軍迷眼中,「旅大」級在很長歲月裏是解放軍海軍的代稱。大陸知名軍刊從業者、「80後」C先生說出一代人的心聲,他當年正是在大陸軍刊上看到編譯的日本《世界艦船》文章,才初步瞭解「旅大」級的。「它們是很多‘80後’軍迷的中國海軍啟蒙讀物,沒有這些文章,基本不可能瞭解人民海軍的裝備狀況。我至今對‘旅大’這個北約代號心存感激。」

「國之重器」的受益者

「旅大」級下水前,解放軍海軍的主力艦是4艘「鞍山」級驅逐艦,俗稱「四大金剛」。「鞍山」級即蘇聯的「憤怒」級,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是紅海軍列裝的最好驅逐艦。

大陸在1953年依據《關於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以技術援助的協定》,以高價購到蘇聯太平洋艦隊4艘即將退役的「憤怒」級。此時此刻,蘇聯海軍驅逐艦隊的主力,是1949-1953年間陸續下水的70艘「快速」級,更先進的「科特林」級這時剛剛開工建造。「憤怒」級、「快速」級、「科特林」級,全是傳統的火炮魚雷驅逐艦。

武器發展有延續性,既然買到了驅逐艦,接下來就需要得到更先進的驅逐艦。1957年,大陸從蘇聯獲得「科特林」級的技術設計圖紙。

然而,核力量決定大國戰爭勝負的時代來臨,傳統水面艦艇在核戰爭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彼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深信核武器制勝論和常規武器無用論,他上臺後很快就中止了史達林建造龐大水面艦隊的計畫,嘲諷大型水面艦艇不過是「海上浮動的鐵棺材」。

蘇聯海軍的核心使命,改成讓戰略核潛艇向美國發射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水面艦艇的首要任務也變成保護戰略核潛艇。

蘇聯海軍的戰略轉變也影響著解放軍。1958年7月,中央軍委在《關於海軍建設的決議》裏提出:「海軍以發展潛艇為重點,相應地發展必要的水面艦艇。無論是潛艇、水面艦艇,都應該特別注意採用新的技術成果,如導彈、原子動力。」這份文件決定了解放軍海軍的重心是核潛艇,新一代驅逐艦的使命則是為核潛艇保駕護航。

之前的中蘇協定中,蘇聯向大陸輸入了一系列現成艦艇和造船技術,中方得到的技術圖紙中的最大戰艦,是「里加」級護衛艦。1955-1957年,在蘇聯專家的悉心指導下,上海滬東造船廠建造了4艘「里加」級,北約代號「成都」級。護衛艦比驅逐艦小一號、設備更簡單,但大陸借複製這款護衛艦奠定了造蘇式軍艦的底子,培養出一批技術人才,初步有了技術儲備。

到1963年為止,海軍一共做出幾十個驅逐艦方案,但都是停留在論證階段。從火炮魚雷護衛艦到導彈驅逐艦,這一檔躍升沒有想像中容易。大陸在1959-1961年間遭遇經濟困難,中蘇關係破裂導致蘇聯在1960年撤走專家並中斷技術輸入,包括建造驅逐艦在內的很多專案不得不擱置。

研製導彈驅逐艦的最迫切動力,卻是「七一八」工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1965年初便決定發展原子彈的載具——洲際導彈。洲際導彈需要試射,落點必然在大洋深處,解放軍需要有一支包括驅逐艦在內的遠洋艦隊去跟蹤、觀測導彈,以及打撈彈頭。

包括建造測量艦船、護航艦船、後勤艦船在內的一系列配套造船方案應運而出,即「七一八」工程。時值中蘇交惡到重兵對峙,蘇聯太平洋艦隊隨時會南下侵入渤海灣,「四大金剛」身負守衛京畿海上門戶的重擔,且它們不適合遠航。必須要在洲際導彈試射前,即1970年前造出新型驅逐艦,新驅逐艦就這樣得到了極高的優先度。

1966年6月,負責海軍艦艇及相關設備研製的第七研究院,根據海軍指示,向有關單位下達研製中型火炮導彈艦的任務書和作戰技術要求,設計代號051。設計方案在1967年3月獲國防科委確定,4月獲中央軍委批准,標誌著正式列入國家計畫。

1968年12月24日,「旅大」級首艦「濟南」號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它的製造牽涉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需要700多種原材料和1000多項配套設備,需要10多個部委和22個省市自治區所屬的幾百家研究所和工廠聯手。緊接其後,上海的中華造船廠、廣州造船廠也開始動工。大連、上海、廣東的造船廠,分別對接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

落後30年的技術

令人悲傷的是,「旅大」級在設計和製造期間,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旅大」級的母型是「科特林」級,而「科特林」級的基礎可追溯到義大利在二戰前為蘇聯製造的「塔什干」級驅逐領艦(驅逐艦編隊的旗艦)。「塔什干」級只建成1艘,最高航速達到驚人的42節,代表了義大利在1930年代初的造艦水準。「科特林」級在「塔什干」級基礎上,參考了蘇聯在二戰後獲得的德國先進技術。

海軍史研究者劉怡透露,他4年前邂逅一位義大利的海軍戰略研究者,對方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所一個課題組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是解放軍海軍問題。

這位義大利人的爺爺曾是義大利海軍工程師,1930年代中期在蘇聯工作,參與「塔什干」級的設計和施工。他幼年翻閱爺爺的工作照片和筆記,其中包括意、蘇海軍技術合作的許多內容。

當他開始關注解放軍海軍時,感覺「旅大」級的設計風格很像他的爺爺1930年代在蘇聯建造的那艘船。他查詢資料後確定,從「塔什干」級到「科特林」級,再到「旅大」級,果然有直系血緣關係。

二戰前的軍備競賽中,蘇聯海軍尚是一支近海海軍,需要能在狹窄海域衝刺的高速驅逐艦,作戰模式是快速接近目標,魚雷齊射,快速撤離。驅逐艦片面追求高速性能,付出的代價是體形過於狹長,導致適航性差,航程也短。

到建造「科特林」級時,蘇聯海軍已經有了遠洋作戰需求,「旅大」級又比「科特林」級稍微增強了遠航能力。

比起最高航速,導彈驅逐艦更在乎航行穩定性、高海況適應性,這就需要寬大的船體。寬大船體還能提供更多空間用來部署裝備、未來升級,以及為官兵提供良好的遠航生活環境。武器和電子設備可以不斷拆舊換新,但船體是無法升級的,這是「旅大」級最大的先天不足。

蘇聯的技術輸入到了工業化程度較低的中國,即便是有了現成成套設備,一絲不苟照圖施工,施工品質也難以達到蘇聯的水準。第一艘「旅大」級在1970年下水,第17艘即最後一艘在1990年下水,橫跨20年。這期間,中國造船業不斷歷練,且在跟美國為首的西方改善關係後獲得了技術援助,「旅大」級的建造品質和工藝也越來越好。

「旅大」級代表了蘇聯在1940年代中期的技術,相當於英、美、德、法、意在1930年代中期的技術。比起北約集團的驅逐艦,它落後至少30年,但它對解放軍海軍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首艦「濟南」號在1970年7月30日下水,於1971年12月31日服役。「首艦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試驗,為後續艦的改進積累經驗。」「濟南」號的一位艦長曾有這樣的口頭禪。它服役30多年裏完成裝備試驗任務2000余項,獲得3000多萬個資料,為後續艦的改進和定型生產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旅大」級的最重要武器,是兩座巨大的三聯裝反艦導彈迴旋發射裝置,內有6枚「海鷹」-1反艦導彈。由於當年許多配套設備的研製嚴重滯後,首艦隻好採取邊建造、邊研製、邊設計的模式,對很多專業圖紙採取「開天窗」臨時措施,必然導致許多返工。它甚至要到1973年9月才安裝上反艦導彈,已是服役近兩年時,這是艱苦年代的無奈之舉。

戰術思想不同,蘇聯裝備反艦導彈遠早於西方,解放軍海軍因此早早擁有了反艦導彈。根據1959年2月4日簽訂的《關於蘇聯政府給予中國海軍製造艦艇方面新技術援助的協定》,解放軍獲得SS-N-2「冥河」艦對艦導彈和發射平臺——「黃蜂」級導彈艇。大陸仿製了「冥河」,國產化的名字叫「上游一號」;在此基礎上出改進款,射程從40公里增加到70公里,國產化的名字為「海鷹一號」,北約綽號「蠶」。

以1970年代的水準,此船具備尚可的反艦能力,防空和反潛能力等同沒有,作戰時須待在岸基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中。

西潮下的不斷改進

「看雜誌多了,對海軍技術的發展有了初步認知,作為熱血少年,難免對‘旅大’級的性能有所失望,基本是大型導彈艇,防空處於二戰技術水準,整支海軍沒有可用的防空導彈,哪怕是近程的,換誰都會失望。」C先生回首「旅大」級相伴的漫長歲月,「‘旅大’級的任何照片,只要曝光都會仔細看。軍事資訊被高度管制而稀缺的年代,大部分人可能都如此。」

C先生所言,代表了一代軍迷的心路。「冥河」導彈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一戰成名,埃及導彈艇用兩枚「冥河」擊沉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

但蘇聯貨出了名的電子技術落後,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冥河」導彈在電子干擾下無一命中。以色列在「埃拉特」號沉沒後緊急研製的「迦伯列」反艦導彈,把埃及和敘利亞海軍打得潰不成軍。

阿以海上導彈戰揭開海戰史新篇章,而體形龐大、不具備掠海飛行能力的「冥河」在這一刻起宣告落伍。然而,解放軍海軍還要繼續裝備它,直至1980年代中期才出現變局。

以尼克森訪華為標誌,大陸調整外交戰略,與西方改善關係。義大利、法國、美國、英國的海軍裝備紛至遝來,「旅大」級跟著受益。

大陸在1987年購買了義大利的324毫米「白頭」魚雷,隨後國產化,所有新建的驅逐艦、護衛艦上都清一色裝備上新的魚雷發射管,「旅大」級也有3艘安裝,中國海軍終於有了反潛魚雷。義大利魚雷,結合法國和義大利的拖曳聲呐,終於在1990年代中期給海軍補上反潛短板。

「濟南」號在1987年加裝直升機系統,1987年底首次直升機著艦成功,成為解放軍第一艘擁有直升機的驅逐艦,直升機倍增了驅逐艦的反潛能力。這時裝備的直升機是「直-9」,即法國在1980年授權大陸生產的「海豚」直升機。

借鑒了法國「飛魚」反艦導彈技術的「鷹擊」八號導彈,來自法國的「海響尾蛇」近程防空導彈以及國產化後的「紅旗7」,開始在「旅大」級個別艦上裝備。

1979年4月,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批示:051是個好東西,但是沒有眼睛,指揮控制系統也未解決。同年6月,海軍組織團隊去英、法等國考察,研究如何利用西方技術改進「旅大」級。8月2日,鄧小平登上「濟南」艦,出海航行6小時,題詞「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10月,《關於從英國引進技術改裝和新建驅逐艦請示》獲得通過。

英國看準時機,熱情建議在「旅大」級上安裝「海標槍」中程防空導彈,即當年中英軍事技術合作重點——「051S」工程。1982年,福克蘭群島戰爭爆發,「海標槍」有出色表現。但這一專案在1983年初被大陸方面否定,因為基本國策轉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建設需要暫時讓路。海軍錯過了獲得艦隊區域防空能力的機會,直到1997年向俄羅斯購入「現代」級驅逐艦,才得以補上。

升級電子設備、替換武器、提升自動化水準,體現在大大小小的各處,每艦情況不一。「桂林」艦在建造期間進行了具有開創性的「雙改」。

時任海軍司令劉華清在1985年做指示,「改進艦艇生活設施、改善艦員生產條件」。經歷「雙改」的新艦,在1984年6月下水,改善了廚房、餐廳、用水、娛樂、空氣、洗衣烘乾、衛生間、消防滅火等方面。驅逐艦上終於有了餐廳和坐式馬桶,但士兵們普遍用不慣坐式馬桶,最後除了首長單人衛生間外又改回蹲式馬桶,區區馬桶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發展水準。

2009年,為慶祝海軍建軍65周年,解放軍在青島海域舉辦國際閱艦式。C先生第一次登上「旅大」級,他早就聽說得益於蒸汽輪機動力,「旅大」級蒸的饅頭和米飯比其他船好吃不少,他登船時正趕上開飯,聞起來很香。遺憾的是,艦長沒挽留客人們就餐,C先生猜測是就餐條件不適合招待客人。他走了趟船尾的水兵住艙,感覺住宿條件也就勝過綠皮火車的臥鋪。

盡心盡責迎來落日餘暉

從1971年12月31日到1991年11月21日,「旅大」級全部17艘陸續服役,它們都盡心盡責完成了使命。不幸的是,1974年6月30日服役的「老三」「廣州」號,在1978年3月9日發生人為破壞引起的爆炸,沉沒於基地湛江。

大陸軍迷眼中,「旅大」級最輝煌時刻不是1980年按約完成洲際導彈試驗護航,也不是首開先河完成幾次遠洋出訪,而是面對蘇聯最先進、最強大戰艦時毫無懼色的那一刻。

已故的海軍史學者章騫,曾在日本舊書店發現1989年8月的《丸》軍刊,內有專輯《中國的海上力量》,是日本最有名氣的空中攝影師柴田三雄的圖文報導。章騫被一張照片震撼住,「旅大」級133艦即「重慶」號,正全速沖向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伏龍芝」號。

「基洛夫」級是蘇聯最先進的水面艦船,武器和雷達天線密佈,排水量達24300噸,被譽為導彈時代的戰列巡洋艦。相比之下,「旅大」不僅落後,排水量才3000多噸。「就是這艘驅逐艦卻給予了無法用言辭表達的震撼,給予了一種由衷的感動。」章騫感慨,「恰宛如《聖經》中所描繪的挑戰巨人歌利亞的少年大衛!」

照片中的故事發生在1985年11月17日,「伏龍芝」號一年前完工於波羅的海造船廠,在一艘「現代」級驅逐艦的陪同下,穿越半個地球,調往太平洋艦隊。

「伏龍芝」號途經東海海域時,依照國際慣例,大陸海軍、韓國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都派出了戰艦和飛機前來監視。柴田附上文字,他第一次看到神秘的解放軍海軍艦艇時覺得很稀鬆平常,「但是,對‘伏龍芝’號那果敢攻擊的行動,至今依然留著鮮明的印象。」最終,「伏龍芝」號和平通過了東海海域,各方並未發生實質性衝突。

1980年代,西方軍事技術湧入,在解放軍海軍中催生的最大成果是「旅大」級的接班者052型驅逐艦,即「旅滬」級。由於當時引入成套設備有限,最終僅造成兩艘,即1990年代中期以來風光無限的112艦和113艦,一度代表了解放軍海軍水面作戰艦艇的最高技術水準。

隨著大陸經濟前所未有的持續多年快速增長、工業製造的巨大進步、借鑒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技術,海軍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期,軍艦下水被驚呼為猶如「下餃子」。

功成身退,現在是「旅大」級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陳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