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同會辦大灣區論壇 學者倡灣區高校合作

【本報訊】江門同鄉會主辦第4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暨經濟民生發展學術研討會,探討如何加強粵澳合作及建立互動機制。

研討會由澳門江門同鄉會主辦,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澳門江門青年會和澳門社會保障學會協辦,在澳門大學舉行。主辦方期望透過活動,打造一個澳粵兩地深入合作交流的高水準互動平臺,爲粵澳兩地社會經濟、文化旅游的繁榮添磚加瓦。

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在致辭時表示,江門作為中國著名的僑鄉,旅外僑胞約四百萬人,與澳門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西部城市,相信未來江門和澳門未來的聯繫將會更緊密;而澳門更是大灣區西部唯一的中心城市,特別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對澳門增加了「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這新定位跟濃厚和淳樸的澳門社團文化有關,相信澳門江門同鄉會未來可以扮演更重要角色。本會期望可以借助本次研討會將致力于打造一個澳粵兩地深入合作交流的高水準互動平臺。

澳門江門同鄉會常務副會長、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陳溥森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我們能够進一步形成共識,爲澳門廣東兩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助跑,加强兩地經濟文化建設交流合作。

陳溥森表示,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衆多社會團體主動轉換「角色」,以主人翁的姿態參政議政,成爲「澳人治澳」的牢固社會基礎。澳門作爲重要的國際商貿旅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角色定位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合作顯得尤爲重要。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粵澳合作要把握好國家機遇,把珠三角地區和澳門的産業優勢、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發揮出來,配合國家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挖掘歷史資源,澳粵兩地的合作一定有著更加廣闊美好的前景。

澳門江門青年會理事長夏俊英表示,青年强、國家强。祖國、大灣區、乃至澳門特區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青年人的熱心關注及充分投入。論壇日後能繼續辦得更好,有更多的高校、團體、專家學者參與,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個政府提交具建設性、接地氣的良好建議,旨意澳門特區經濟持續發展、居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今届研討會主要探討如何加强粵澳合作及建立互動機制。來自國內及本澳的專家學習,共同就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背景下加强澳粵合作及合作機制、澳門文化與廣東文化及僑鄉文化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幷在經濟和民生工作提出新視角。講者之一、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本澳與大灣區高校在持續教育方面可短期合作,爲中高端企業提供公共行政、經濟管理等的人才培訓,讓更多人在大灣區流動。他認爲澳門高校的科研能力在珠江西岸具有優勢,建議聯合培養碩士及博士生,有助提升整體教育、科研及産業經濟水平。劉丁己稱,各地政府需共同解決簽證、交通等問題,提供便利措施令相關教育政策落地。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肖健華認爲,本澳與江門在旅游合作方面前景大。他建議利用本澳資金優勢,開發江門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澳門、珠海及江門的一程多站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