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外長訪台有何所求?

所羅門外交部長馬內列目前正在台灣地區訪問,已經分別與蔡英文和吳釗燮等人會面。由於此前正在瘋傳,羅所門正在考慮與台灣當局「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因而普遍認為,這是「斷交」的前兆。當然也不排除,馬內列是挾著「斷交」的「威脅」,向蔡英文索取更多的援助,等於是採取「圍魏打援」的戰術運用。

蔡英文當局當然對所羅門要與台灣當局「斷交」的傳聞著急。因為所羅門雖然人口只有六十多萬,但畢竟也是台灣當局在太平洋六個「邦交國」中,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將會對其他「邦交國」催發「蝴蝶效應」,使得其他「邦交國」如同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地倒下來。蔡英文當局也擔心,這是與暫停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措施,及拒絕參加「金馬獎」等,成為「組合拳」,對其爭取連任「總統」的努力連續出擊,不利於她的「二零二零」選情。

而且,在長遠來看,更不利於蔡英文當局落實執行民進黨已經被納入黨綱內容的幾個決議文,尤其是《正常國家決議文》。這是因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雖然是修讀國際經貿學,但卻也涉及到國際公法。而在國際公法的「國家」概念中,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政府--主權這四大要素組成的。而在蔡英文等人的心目中,台灣地區已經具備了前三項要素,但反而最重要的第四項要素卻很薄弱,包括不被聯合國所承認,沒有資格參與以主權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的活動,世界上最主要的國家都不承認台灣當局擁有「主權」,甚至餘下的「邦交國」,雖然又窮又小,但也都紛紛求去,在蔡英文上台後只有三年多,就接連丟了五個「邦交國」,光是去年就是三個,讓台灣當局只剩下十七個「邦交國」,如果連所羅門都丟失,就只剩下十六個「邦交國」了,台灣當局在國際社會上就更顯得「孑孓而立」,距離民進黨要爭取成為「正常國家」的目標,更為遼遠。

實際上,由於台灣地區在國際社會上,「主權國家」要素就差在欠缺「主權」這最重要的一項,因而充其量只能算是「政治實體」,不具「主權國家」的資質。因此,游錫堃在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就主導「全代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游錫堃還發起組建民進黨內除「新潮流系」之外最大的黨內派系「正常國家促進會」,甄選了民進黨另一顆「明日之星」林佳龍出任「正國會」的會長,就是為了全力推動台灣地區成為「正常國家」。而《正常國家決議文》提出的七項目標訴求,第三項就是「台灣應廣泛參與國際社會,並以尋求國際承認、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為奮鬥努力的目標」。但在推動的過程中,連原有的「邦交國」都越來越少,又如何去推動台灣地區去「廣泛參與國際社會」,「尋求國際承認、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

蔡英文當局要挽回所羅門等太平洋及中美洲的「邦交國」,還有著一個實務上的考慮,就是有這些「邦交國」,可以成為蔡英文或日後的領導人在前往這些國家訪問時,來回路途上以「加油」、「休息」等為籍口,要求在美國「過境」,並籍此進行對美「過境外交」,尋求「正常國家」的存在感。如果沒有了這些「邦交國」,台灣當局就沒有對美國進行「過境外交」的藉口了。正因為如此,蔡英文即使是「阮囊羞澀」,也要盡量滿足這些「邦交國」需索無度的要求,進行「援助外交」。其行為邏輯,就像寧願花費納稅人的大量金錢,去向美國購買那些被譏為「爛銅爛鐵」的過時武器一樣。

何況,台灣當局能保留多一個「邦交國」,對其落實《正常國家決議文》第三項目標,尤其是「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也有幫助。在聯合國大會及其他事務上,是實行「國家不分大小,權力一律平等」,在投票時是「一國一票」,票值相等。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是一票(當然還有安理會常務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只有幾萬人口的小國也是一票。因此,這些「邦交國」雖然又窮又小,但畢竟手中有票,還有發言權,蔡政府要幻想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獲得突破,就必須依賴這些「小兄弟」。實際上,每年的聯合國大會,或是世界衛生組織等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年會,就都是這些窮國小國在折騰。雖然難以撼動大局,但長久以往後,或可成為「習慣成自然」,並在國際社會提高台灣當局的能見度。

不過,在蔡英文等人的眼中,在目前階段,有個別「邦交國」要與其「斷交」,也並非完全是「壞事」。以民進黨十分懂得玩弄選舉伎倆的手段看,可以將之操弄為「中共打壓」,當作是又「撿到槍」,連同此前蔡英文抹黑「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利用香港的「反條例」等,將「恐中反中」的虛火搧到更高,以達成其獲得連任之目的。在越是接近「總統」和「立委」選舉投票之際,這樣的「反效果」就越是強烈。

這確實是具有一定的蠱惑力。如果說,在「九二共識」和「統獨」等問題上,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差距雖然正在逐步縮小,但仍有一定的間隔。但在「邦交國」問題上,卻是藍綠一致,存在著極為難得的「共同心聲」。大陸方面每挖掉台灣當局的一個「邦交國」,就連國民黨人及其支持者也不高興,這是很少的「藍綠共識」的項目。不過,倘是採取「岡比亞模式」,某些「邦交國」在宣布與台灣當局「斷交」後,相隔一段時間才與中國建交,就可能會將損害降至最低。

所羅門目前正在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左右搖擺,「待價而沽」。所羅門部長級的外交政策專家專案小組,月初才在北京與中國外交官會晤,所羅門議員、負責評估該國外交關係小組的負責人弗古伊在上週三宣稱,北京將會提供一份基金,儘管北京通常更傾向於「資助、優惠貸款以及一些時候贈與的形式」,但將會在近期提供一個「農村選區發展基金」,這對所羅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有外媒估計,所羅門最快可在一周內作出是否外交轉向的決定。

但顯然所羅門仍然未能拿得住主意,因而就有其外交部長訪問台灣地區的安排。應當說,雖然台灣地區的經濟總量,不如大陸的一個廣東省,在財力上捉襟見肘,但由於這些「邦交國」太小太窮,再需索無度也能負擔得起。這樣就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這些國家上,讓他們在聯合國的舞台及台灣當局的過境外交」中發揮「超值」作用。

兩相比較下,盡管中國大陸經濟體量巨大,外匯蓄備充足,但邦交國較多,而且還多是大國,中國向其派出的使領館人員隊伍往往十分龐大,經費需求不小。另外,還有「一帶一路」建設也是要花大錢的。因此,在宏觀上的優勢,可能會在微觀上變成劣勢。

這正是蔡英文當局有利之處。台灣當局要「喂飽」這些小國窮國,並不太難。但可能也擔心,在兩岸競相「加碼」的情況下,台灣當局要被迫超逾預算追加,將會導致「物非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