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月餅——華人的中秋情結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公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皓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闔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西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有人則認為,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攜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逕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生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大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日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一個月中間的一天。

《周禮》中出現過中秋這個詞,但它指的不是中秋節,而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漢代有「秋節」,時間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類書裏有四時十二節令的記載,也沒有中秋節,但唐詩中已出現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第一次對中秋節作了明確記載的是南宋人吳自收,他在《夢梁錄》一書中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臨半,故謂‘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書裏還描寫了南宋京都臨安(今杭州)賞月逛夜市的盛況。

月餅圓文化的內涵

月餅是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食品,月圓餅也,圓,又是闔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中秋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

漢族農曆

八月十五中秋爺飲食習俗,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日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現在,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煥,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齒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査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畫;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回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回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秒習俗。

明代起有大還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闔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中秋望月」的文化輻射能力和經濟能量有多大

盛唐時代,中秋祭月被唐太宗指定為固定的國家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的家國同慶「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宏大氣勢中國人的思親圖騰也從單一的吃「月餅」遂步演化為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慶活動。豐富的慶典活動,打造出血親團圓、民族團結的祥和氛圍,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團圓的期盼以及團圓的凝聚磁力。

中秋節作為民間節日盛行於宋朝,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聲玩月」。每逢中秋佳節,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紮綢掛彩,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舉家登上樓臺,擺上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共同賞月敍談,祝禧遠方的家人。這就中國最早「團圓經濟」,有了這個強大的經濟載體,「中秋望月」才真正具有自身的經濟輻射、文化傳播的功能。

唐宋時期,文化的繁榮使文化第一次從藝術家獨立的心理享受,走向了大眾,為市場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節日「探親經濟」,這也是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中秋團圓經濟。把文化融入到經濟之中,以強大的經濟為載體,增強儒家文化輻射能力,使中國儒家文化呈現出的短暫繁榮景象,也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儒家文化承載著中華古老的哲學思想和強大綜合國力,影響著世界。改變了東方。

「團圓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胎記

傳統節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禮和儀式,它承載著民族文化的血脈延綿不斷,流淌出民族獨具的、寧靜致遠的精神氣質,雖然它沒有太多的驚人之舉,但它卻深深嵌入民族的血液之中,支配著入們的思想與行為。唐代大詩人李白通過月亮抒發了人生的短暫和自然的永恆的感歎,「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以及眾多文人墨客對月殼的吟唱,為「中國月亮」賦予厚重、幽遠的文化內涵;它能讓中國人感慨千年,至今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穿透力,恰恰印證了血脈相思的人類普遍認同,預示著「團圓文化」將由中國走向世界,成為構建和諧世界的文化預設。

中秋節是濃縮了幾千年儒家文化現代非物資遺產的活化右。我們只有站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才能把傳統文化中最具有傳承活力的文化精髓,根植於市場多元文化的沃土之中,不斷創新儒家文化的表現形式。我們還要發揮文人’墨客的自有創作熱情,以藝術的手法不斷賦予「中秋望月」時代內涵,幫助人們找回「中秋望月」的現代感覺。我們也只有把傳統節日儀式與民族文化、市場文化、國際文化的傳.播方式接軌,才能在市場文化的平臺上,培育出具有民族文化印記的、具有強大市場輻射能力、具有人類普世價值的「中華團圓文化」。

(千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