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為青創者「鋪路搭路」

中國很多省份和城市近階段正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利用創新理念優化城市發展,建設智慧城市。澳門特區亦不例外。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為服務澳門青年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進行努力並取得成果。

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於2017年開始運行,2018年獲科技部授予港澳地區首間國家級眾創空間,最近入選「中國100家特色空間」,中心採用全天候24小時開放模式,積極與海內外的創投基金、高等院校、創業孵化器等合作,通過專業諮詢、培訓指導、專家顧問、路演推介、投資對接等創業服務,為會員提供多元化創業支援服務。

中心會員從事科創、商貿服務為主,截至今年4月,中心共收到200個項目申請進駐,其中154個項目獲批進駐,50%的項目集中在科技方面,商貿、文化、醫藥行業項目分別占18%、12%、3%。

Barra Studio是一家成立於澳門的AR擴增實境內容創作公司,三位創始人都是「90後」,他們專註於3D立體建模及AR互動設計,打造具有提高生產力、營銷娛樂功能的AR解決方案。「例如我們眼睛看到的只有澳門大三巴牌坊,而AR技術可以讓用戶透視大三巴後背的整個教堂;又例如用3D建模展示跟真實食物相似度極高的菜式,加上動畫襯托,豐富美食的內容。」創始人之一 Kammy(蔣家文)說。

Kammy是澳門大學的畢業生,2017年暑假在參加澳門青年創業創新大賽中,與兩位同屆主修計算機科學系的拍檔結緣,並獲得季軍。贏得比賽後三位年輕人便進駐到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

「在澳門的創業成本很高,人力、水電、租金對於創業初期的創業者都是不小的支出,另因經驗不足還需專業指導,而政府支援的創業孵化中心提供了相關的優惠條件和顧問服務,中心設有創業空間、專業諮詢、路演推介、投資對接等,讓新創者,特別是像他們剛成立公司的年輕人幫助很大,提供了很好的創業土壤,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走出去,了解不同的市場,並進行對接,開拓出更多的商機。」Kammy說。

該公司入駐中心已近一年的時間,中心協助學生進行早期客戶的對接,更讓他們有機會直接與上市公司對接。目前有兩間企業計劃與該公司合作。

Kammy說: 「我們在商業模式及產品上會展開更多的探索,當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將會陸續推出數個新產品,特別針對香港、中山及廣州的市場,同時亦期望可以依賴中心的網路在灣區當中發掘更多合作及發展機會。」

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董事長崔世平稱,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讓灣區城市進一步融合,帶動城市群的產業互助互補發展,為三地居民帶來新機遇,為青年創造更多元的可能性。

「中心致力於為青創者‘鋪路搭路’,幫他們走向市場。我們鼓勵青年要主動‘上台爬梯’,多走入灣區開拓視野,了解市場需要,積極裝備自己,融入國家創新創業、成就大業。」崔世平說,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澳門青創既是機遇,更是動力;也歡迎內地創業者到澳門發展,達到標準可申請獲得中心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