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有四個「首次」  標志執政黨走向更成熟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31日電】備受矚目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10月31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决定》。中共智囊和學者認爲,會議首次明確對治理制度進行構建,實現了治理目標和路徑的統一,標志著中共在執政黨的角色上走向更成熟。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中通社記者表示,此次四中全會最大的意義是在國際和中國國內風險問題越趨複雜的情况下,從理論高度和實踐路徑兩方面給中國未來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治理現代化賦能。

竹立家認爲,中國在改革的上半場實現了四個現代化,改革的下半場則要著力面對被稱爲「第五個現代化」的治理現代化任務。將制度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的重點在于,繼續提高執政黨科學、民主和依法執政的水平,幷將落點放在民心,得到民衆的支持和擁護。

公報從十三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在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幷提出十三個「堅持和完善」對制度建設進行部署。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接受中通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十三個方面形成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系統性綱領性指導文件,也是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新征程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過去中共談奮鬥目標,而此次則給出實現路徑。目標與路徑的統一,標志著中共在執政黨的角色上走向更成熟。

公報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幷給出了三個階段的時間表。

張春曉指出,此次四中全會有四個首次,即第一次明確强調了執行能力;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制度體系的構建;從源頭一直到落地,第一次提出閉環治理模式;第一次明確提出三個階段的總目標時間表。

中宣部:四中全會具有重要會議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曉暉11月1日在北京表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中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優勢,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共中央宣傳部當天在北京舉行中國共産黨十九届四中全會新聞發布會,王曉輝在會上作上述表示。他說,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幷作出决定,這在中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對這次全會的歷史地位及其深遠影響,應當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和長遠發展中來認識和把握。

王曉暉稱,這次全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中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從國際看,世界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從國內看,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收官階段。今年又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樣一個時刻需要更好地總結過去、規劃未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召開十九届四中全會,更加凸顯了會議的特殊性和戰略性。

他指出,這次全會主題重大、事關根本。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黨中央决定用一次全會就這個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是從政治上、全域上、戰略上全面考量,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强烈的歷史擔當。

他表示,這次全會成果豐碩,影響深遠。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决定》。《决定》最大的歷史貢獻是全面回答了在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麽、完善和發展什麽」這個重大政治問題。

「總之,四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我們相信,隨著四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優勢,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王曉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