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閱兵

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前。閱兵式號角驟然響起,分裂式進行曲震天撼地。共和國武裝力量以一場盛大閱兵,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城樓發表重要講話並乘車檢閱受閱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後,氣勢磅礡的閱兵分列式拉開序幕。

此次受閱官兵近1.5萬人,裝備580台(套)、戰機160餘架,編成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和12個空中梯隊。

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是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後的首次整體亮相。

「人民軍隊以改革重塑後的全新面貌接受習主席檢閱,接受黨和人民檢閱,彰顯了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堅定決心,展示了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強大實力,我軍始終是中國人民的守護者、國家安全的維護者、世界和平的捍衛者。」閱兵總指揮、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說。

徒步方隊:英姿颯爽

黨旗、國旗、軍旗迎風招展。

習近平驅車來到三面旗幟前停車肅立,向旗巾只行注目禮。

在此後的分列式中,徒步方隊編為各軍種方隊、女兵方隊、預備役部隊方隊、民兵方隊等15個方隊。其中,領導指揮方隊、維和部隊方隊、院校科研方隊等為首次組建。

守不忘戰,將之任也。25名將軍擔任第一排面的領導指揮方隊將星閃耀,吸睛無數。

這是一個改革強軍、聯合作戰指揮印記最鮮明的方隊——隊員從軍委機關15個部門和各戰區、軍兵種機關、武警部隊抽組而成。

行進在方隊中,’武警黑龍江總隊副司令員宋波無比自豪。宋波曾獲「抗洪搶險勇士」榮譽稱號,在國慶50周年、60周年閱兵中作為全軍英模代表在觀禮台觀看閱兵。「正步走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領導指揮方隊領隊陳作松說,此次閱兵,除文職、民兵、預備役等幾個方隊外,領隊均為將軍,受閱將軍超過100人,包括2位女將軍。「百將受閱,創歷次閱兵之最。這些將軍閱歷豐富,學歷較高,歷經多個崗位和重大軍事任務考驗,大多有跨軍種培訓或工作經歷,組織指揮過雙邊、多邊聯合軍事演習。」

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姜國平認為,百餘名將軍在閱兵場上以普通一兵身份喊口號、聽口令、做樣板、樹立了高級領導幹部帶兵打仗、礪將謀勝的鮮明導向,展現了身先士卒的良好形象,展示了絕對聽黨指揮、勇於擔當盡責尚高度自覺。

頭戴藍色貝雷帽的維和部隊方隊,被線民盛讚「中國藍盔」最具國際范兒。

這也是維和部隊方隊首次在國慶閱兵中接受檢閱。維和部隊方隊領隊馬寶川說,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兵力最多的國家,目前在聯合國7個維和任務區,有2500多名中國軍人在槍林彈雨中守護和平。自1990年起,我軍累計派出官兵4萬餘人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有13名中國軍人犧牲在異國他鄉。

陸軍第81集團軍副軍長徐有澤表示,維和部隊方隊代表的,是千千萬萬為了和平與安全、奉獻青春和熱血的中國軍人。維和部隊方隊受閱並向世界昭示的,就是中國不僅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也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裝備方隊:聯合制勝

轟鳴的馬達聲由遠而近,32個裝備方隊動地而來。

此次閱兵受閱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有40餘型300多台新裝備首次參閱,既有輕型坦克、反坦克導彈等陸上攻堅新銳,也有東風-5B、東風-41等「大國重器」。

火箭軍某基地司令員趙秋領告訴本刊記者:「新裝首秀,是我軍實施科技興軍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這些新裝備都是我國自主研發,資訊化程度普遍較高,比較充分地體現了我國國防科研自主創新能力。」 ,

不僅如此,裝備方隊模組混編,按照打仗的標準編組,體現了實戰化的閱兵思路。

具體而言,裝備方隊包括陸上作戰、海上作戰、防空反導、資訊作戰、無人作戰、後裝保障、戰略打擊等7個模組,每個模組都按作戰單元和作戰要素精細化混編而成。32個裝備方隊中,有19個屬於混編。

東風-26核常兼備導彈方隊政委董祥林表示,東風-26型導彈已是第3次參加閱兵,但前兩次都由火箭軍抽組而成,沒有其他軍種參與,此次閱兵則與海軍某型導彈混編,可實現火力打擊梯次銜接、精准度高、覆蓋面廣的效果,這一配置能有效發揮諸軍兵種聯合火力打擊的效能。

火箭軍某基地政委張繼春評論說:「作戰要素一應俱全,彰顯了中國軍隊基於資訊系統聯合作戰能力正大幅提升,資訊主導、體系支撐、聯合制勝已成大勢。」

不僅是軍隊講究聯合作戰,單兵同樣強調體系能力。

特戰裝備方隊領隊王信民說,以前中國特戰兵大多是「一把槍一根繩一柄刀」,因缺乏戰場資訊獲取、傳輸、交換、處理能力,容易錯失戰機;這次閱兵,官兵身上的單兵綜合系統,集通信傳輸、導航定位、資訊保障等10餘種功能於一體,可隨時掌握戰場態勢,直接呼聯三軍遠程火力支援打擊,可說是從「孤膽英雄」向「體系戰士」的轉型、從「單打獨鬥」到「組群作戰」的跨越。

「這次受閱,不僅是‘米秒度’的突破,更是一次體系聯合作戰的思想融合。」特戰裝備方隊政委成軍平說。

空中梯隊:叱吒藍天

巨大的轟鳴聲呼嘯而至,觀禮臺上的人們不約而同仰望天空——氣勢恢宏的空中梯隊來了。

率先飛過的是多機編隊的領隊機梯隊,帶隊長機是空警-2000預警機,八一飛行表演隊8架殲-10戰機護衛兩翼。

預警機、運輸機、轟炸機、加受油機、艦載機、殲擊機……11個空中梯隊以「米秒不差」的精准飛行,分別呈楔形、三角形、菱形等編隊隊形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空中梯隊的亮點之一是新型裝備多且全部國產化。從參加此次閱兵的飛機機型來看,明星機型悉數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新機型占正式受閱飛機總數的31.6%,均為列裝後首次參加國慶閱兵,為歷次閱兵空中梯隊受閱力量新型裝備最多的一次u與此同時,本次接受檢閱的飛機均為我國自主研發,代表了新時代空中整體作戰力量,也標誌著我國空中力燈體系化建設有了質的飛躍。

亮點之二是聯合化程度高。空中梯隊組成力量從陸海空三軍28個旅團級單位抽選34型飛機參閱,機型數量為歷史之最。12個空中梯隊有11個梯隊為混合編隊,梯隊銜接緊密,各軍種、各機型間聯合作戰和協同作戰能力凸顯。

第一次亮相的轟-6N牢牢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這是一款國產新型遠端戰略轟炸機,可以進行空中受油,能夠實施遠端奔襲、大區域巡航、防區外打擊,標誌著空軍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能力全面提升。

殲-15艦載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型固定翼艦載多用途戰鬥機,也是航母編隊核心作戰打擊力量,可根據需要攜帶多種武器,具備多項作戰功能。

據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部部隊長張葉介紹,目前,殲-15艦載戰鬥機已在遼寧艦上成功實現夜間起降,標誌著艦載機所有著艦技術難關已被攻克,飛行員上艦培訓週期縮短近一半,批次承訓能力和上艦規模提高近一倍。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此情此景,令觀禮嘉賓、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總幹事苗綠感慨萬千,「中華民族百年興衰史昭示:一個鞏固的國防,一支強大的軍隊,始終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寧幸福的可靠保證。」

古老滄桑的中華民族,久經風雨的偉大祖國,在這場舉世關注的閱兵盛典中煥發出勝利與自豪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