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0周年,習近平見證澳門成長

2019年12月18日,習近平啟程赴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此前,習近平曾多次踏上澳門的土地。

2000年6月10日,澳門回歸後的第二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前往澳門,暢談如何進一步加強閩澳經貿合作;

2001年10月23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率領代表團再次到訪澳門,與日時任澳門特首何厚鏵就閩澳深度合作達成廣泛共識;2005年1月19日,習近平以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身份率團赴澳門,致力推動浙澳經濟合作邁入新階段;

2009年1月1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乘車從珠海出發到澳門,為澳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鼓勁打氣,其間第一次到橫琴,宣佈中央政府決定開發橫琴島的消息,如今橫琴新區粵澳合作欣欣向榮;

201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赴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可以說,習近平幾乎見證了澳門回歸20年以來各個關鍵時間點的變化。而我們從習近平給澳門同胞送出的禮物中,也能看出祖國大陸與澳門的深厚情誼。

走進澳門民眾家中

在習近平對澳門的幾次訪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那一次。那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澳門民眾的生活也受到了衝擊。所以在不到兩天的「旋風式視察訪問」裏,習近平還是來到了位於澳門氹仔的痄景花園住宅區,到兩戶普通澳門市民家庭裏卷一看。

第一戶是公務員胡祖傑家。胡祖傑的太太陳元玲經營土木工程業,家裏收入不錯。但是國際金融危機對陳元玲的生意還是有一定影響,「錢賺少一點,但還有得吃」。

胡祖傑喜好飲茶,為迎接習近平的到來,他精心沏了一壺鐵觀音。「習副主席、何特首都有飲!」陳元玲髙興地說。

飲茶之餘,習近平還興致勃勃地談到自己在福建和浙江兩個產茶大省的工作經歷。為表心意,他特別送給胡家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陳元玲則把她與子女共同製作的一幅拼貼畫回贈貴賓。

習近平到訪的另一戶是位於濠景花園二十六座的龍志賢家。習近平送給他8歲的獨子龍子游一台「聯想」筆記本電腦。龍志賢夫婦都是中學教師,他告訴習近平,家裏收入穩定,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太大。習近平則希望他用心工作,教書育人,並鼓勵龍子游小朋友好好學習。

「居有其所,安居樂業」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屋政策目標,這是一項類似內地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措施。石排灣公屋是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設項目,建設有9000多套住宅。

2014年,習近平就走進了住在石排灣公屋碼頭工人梁志華的家。

梁志華一家約在2006年遷來澳門。梁志華目前從事運輸行業,收入並不穩定,梁太太在托兒所工作。2014年,49歲的梁志華與太太以及就讀初一的兒子搬進新居。他們所住的是一套面積約45平方米的兩居室,室內陳設簡約乾淨。在搬進這套社屋之前,他們要租住私人住宅,空間也沒有現在的大。搬入公屋後,他們頓覺生活擔子減輕了。

習近平同梁志華談家庭情況,談工作學習,談夢想前景,稱讚他們是和和美美的三口之家。「老梁,給你帶了一份紀念品。」習近平指著一套景德鎮產的花瓶和餐具說。

「他很平易近人,大家很輕鬆地聊天,他問我們住得怎樣和孩子上學的惱況。」梁太太笑著說,能搬進這套房子已很高興,更沒想到國家主席會到訪做客。

當知道習主席要來之後,她特意把家裏仔細打掃收拾。梁太太還說,她會好好珍藏習主席送給他家的這套景德鎮瓷器餐具和花瓶,作為永久紀念。

國寶入澳

早在2009年12月,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中央就決定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一對大熊貓。2010年12月18日,一對兩歲大的大熊貓「開開」和”心心」告別家鄉四川成都大熊貓基地,來到澳門。

不幸的是,2014年,「心心」因腎衰竭而去世。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當時表示,對大熊貓「心心」死亡十分傷感,希望向中央申請再贈送大熊貓。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府又向澳門贈送兩隻大熊貓,並沿用「開開」「心心」的名字。2016年6月26日,「開開」「心心」的雙胞胎兒子誕生。澳門特區政府經過公開徵集,為他們取名「健健」和「康康」。

「『健健』和『康康』剛生下來,只有手掌心那麼大。現在,『健健』和『康康』都在100公斤左右,抱都抱不動了。」回憶起自己照顧「開心家族」的經歷,澳門市政署園林綠化廳公園處的一名大熊貓飼養員莫詠嫻露出會心的微笑。

為了照顧好它們,公園處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交流培訓機制。莫詠嫻已經去了五次成都,學習有關照顧大熊貓的各種知識,以及如何觀察、記錄與研究大熊貓的各種生理數據。

莫詠嫻說,大熊貓不但是澳門和祖國內地交流的橋樑,也大大提升了澳門動物保護的科研水平和民眾的環保意識。

「能照顧我們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它們又很可愛,是很值得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澳門市民和遊客參觀大熊貓,看著他們臉上開心快樂的樣子,我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兩封回信

「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們回信,勉勵他們「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學好本領,長大後「為建設澳門、振興中華多作貢獻」。他說,澳門小朋友從小懂得「祖國是澳門的堅強依靠」這個道理,他對此十分欣慰。

濠江中學附厲英才學校六年級語文老師陳麗永說,習主席在百忙之中給學生回信,讓其激動萬分。「孩子們都說會不斷地努力學習,為國家貢獻出應有的力量。這份信念已經在澳門的孩子心中播下了種子,未來會在澳門、在整個國家開花結果。」

四個多月後,到了中國傳統敬老節日重陽節前夕,習近平給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老人回信,信裏說道希望見證了國家幾十年的滄桑巨變,親歷了「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的老一代,多向澳門青年講一講回歸前後的故事。

澳門收到的祖國發出的「厚禮」,遠遠不止這些。

20年來,回到祖國懷抱的澳門一改頹勢。1999年,澳門入境遊客不足800萬人次,失業率達6.4%。201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已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加至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

2017年,颱風「天鴿」重創澳門。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澳門駐軍協助救治災害。駐澳門部隊約千名官兵依令而動,迅疾趕往受災最嚴重的澳門半島北區。駐澳門部隊官兵的救助行動,受到澳門市民廣泛稱讚。看到子弟兵清理被海水浸泡過的雜物垃圾,市民們有的拿出口罩遞給官兵,有的送來了食品飲料。

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一「國之重器」打通了粵港澳大灣區道路交通網,為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樹立了典範。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澳門著名學者吳志良曾經在一篇《別問我是誰》的短文中寫道:「回歸前,澳門治安不靖且聲名遠揚,許多澳門人在外地被問起身份時,不無尷尬,有時還不得不左右環顧而言它。」而澳門回歸以後,澳門居民「大大加強了對澳門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被人問起時,澳門居民「非但不必再冒充其他地方的人,越來越多的澳門人還從『我從澳門來』改為『我是澳門人』來作自我介紹」。

「國家好,澳門就好」也已成為澳門社會的流行語。

俗活說「桌子上唱大戲——擺佈不開」。但正如習近平說的那樣,澳門回歸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

(學習小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