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推動陸委會海基會成立

台灣前「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郝柏村昨日下午二時四十七分,因年事已高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於台北三軍總醫院逝世,享壽一百歲。郝柏村曾參與抗日戰爭,經歷國共內戰,歷經過「八二三砲戰」等戰役,擔任過蔣介石的侍衛長,歷任台灣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及「行政院長」。郝柏村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台獨」,爲台灣與大陸「三通」開闢了互相聯繫與協調的通道。 郝柏村在台灣島內的兩大政敵,一是國民黨內的李登輝,因反對李登輝的「台獨」主張而憤然辭職;另一是民進黨的陳水扁,曾與其在「立法院」進行過激烈鬥爭,並高呼「打倒台獨」、「中華民國萬歲」的口號退場抗議,令人動容。離任公職後,郝柏村曾返回鹽城老家探親祭祖,幷多次重返戰場遺址。二零一四年七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變」爆發地盧溝橋,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媒體專訪時還清唱起《義勇軍進行曲》。談到兩岸關係時,郝柏村曾表示,和平統一是在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兩岸人民在交流中建立的一個雙方都同意的制度,和平統一不是「大統小」,也不是「强統弱」,而是「是統非」。

郝柏村在担任「行政院長」期間的重大政策之一,便是推動兩岸接觸及交流,並先後建立陸委會及海基會。他在兩岸關係上的看法頗具前瞻性。這可從兩件事得到印證,那就是「金門協議」和「三保警事件」。一九九零年七月,發生閩平漁五五四零號船悶死二十五位偷渡客的事件;八月中,閩平漁五二零二號又在基隆外海撞船,失蹤二十一人。兩岸紅十字會基於人道立場,希望洽談協助遣返事宜。時任紅十字會祕書長的陳長文向郝柏村報告,考慮去大陸談,此事,郝柏村説..「爲什麼不讓他們來金門談?」翌日郝柏村立即向李登輝報告,獲得同意。當時「動員戡亂時期」尚未終止,金門仍是戰地,也極敏感,參與的幾位年輕官員對郝柏村的突破性建議非常訝異。但郝柏村的想法則是,讓他們來談,也有「對等」的意義。

一九九零年九月十一日,中國紅十字總會秘書長韓長林率領的大陸談判小組,及台灣紅十字會秘書長陳長文率領的台灣談判小組,在金門島進行談判,就兩岸紅十字組織參與見證主管部門執行海上遣返事宜進行了協商,並於十二日簽署了協議。雙方本著切實解決問題、迴避目前尚難以解決的兩岸政治分歧的務實精神,就見證遣返的原則、對象和遣返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金門協議」是一九四九年以來,海峽兩岸分別授權的民間團體簽訂的第一個書面協議。依照「金門協議」的規定,本著「人道、安全、便利」的原則,兩岸紅十字會一直保持著聯繫,實施海峽兩岸私渡人員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海上雙向遣返作業。陳長文曾經指出,「金門協議」是兩岸最人道、最無爭議、且最有效的協議。並一再表示,「金門協議」的談判地點是郝柏村挑選的。

「三保警事件」發生在一九九一年三月,有三位保七總隊警員在海上緝私中被帶往大陸,且槍撃一名大陸漁民。陳長文再次擔負重任,以台灣紅十字會祕書長身分赴北京。行前郝柏村特別向李登輝報告後,對陳長文説;.「應該去,你告訴他們,兩岸關係的發展很重要,希望能把三人和裝備一起帶回來。」「兩岸關係發展很重要」這句關鍵性的話,使得大陸方面重考慮處理「三保警案」,也使得陳長文圓滿達成任務。

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後,推動將「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改組為正規的政府機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一九九一年一月三十日,「行政院」依《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設立陸委會。郝柏村十分重視陸委會的工作,因而指派「行政院」副院長施啟揚兼任其主委。但施啟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行政院」,為了提升陸委會工作的實效,郝柏村又調派曾參與「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運作,時任「研考會」主委的馬英九,出任陸委會的第一副主委。但馬英九是正部長級的官員,卻出任副部長級的職務,似乎不太適格,因而專門為馬英九設置了一個正部長級的「特任副主委」職稱,這是台灣地區官場獨一無二的。此後即使是經歷了政黨輪替,也一直延續下來,直到前年陸委會改制後,才予取消。

郝柏村也一手催生了海基會。自從台灣當局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兩岸間的往來日趨頻繁,也衍生了許多問題,但是台灣當局又囿於與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而不能直接與大陸進行接觸談判。因而有意設立一個民間單位來解決政府不能直接出面處理的問題。郝柏村在出任「行政院長」後,這項構想更迅速地化為實際行動,展開了長達半年的籌組工作。郝柏村委派「行政院」法律顧問陳長進行具體的籌組工作,海基會成立後又指派他為秘書長。而第一次捐贈會議也是在「行政院」新大樓貴賓室舉行,郝柏村指派「行政院」副院長施啟揚向捐助人報告該中介團體的籌款背景和宗旨。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也是由郝柏村屬意的辜振甫出任。

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曰,海基會在辜振甫的「中信集團」總部會議室,舉行了「會務人員研習會」。包括郝柏村、施啓揚、馬英九,以及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宋楚瑜等黨政首長,都應邀出席說明現階段的大陸政策,並勾勒海基會未來發展藍圖。郝柏村說,海基會雖然是民間組織,但從事的業務是一項歷史性的工作,也是台灣和大陸關係新階段的開始。郝柏村並提出海基會未來運作的五項要點:一、海基會本身沒有政策,只是協助執行政莳的政策;二、海基會和大陸發展關係,不談政治,只講業務;三、海基會必須先行了解大陸現況,才能針對社會需要,提供適當的服務;四、海基會發展大陸關係時,由於多年隔閡及意識形態對立,凡事,尤其是講話,應採取謹愼態度:五、海基會的工作無成例和法律、制度可循,如何建立達成使命的模式和制度,將視事實逐步發展而成。一九九一年三月九日,屬於民間團體的財團法人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正式成立。

陸委會和海基會的成立可說歷史發展下的產物,標誌著四十年來海峽兩岸關係歷經軍事與外交對抗、冷戰喊話,已走到民間交流。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台灣當局的大陸事務工作,是在郝柏村時代開啟的,因而有重大貢獻。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筆者問郝柏村,當年蔣介石先生為何要籌備「反攻大陸」?郝柏村當即眼光發亮地說,毛澤東搞大躍進,餓死了幾千萬同胞,我們要拯救大陸同胞。他還表示,當時他在小金門,因而被委任為反攻大陸先遣軍第一軍的軍長。他說,只要蔣介石一聲令下,他就將是第一個踏足大陸的軍人。筆者又問,後來為何放棄了?郝柏村說,有三個原因,一是台灣與美國訂立了軍事同盟,規定台灣對大陸用武,必須經過美國批准,而美國不批准該項軍事行動;二是大陸有了核子彈;三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大陸同胞解決了溫飽問題,不需要我們去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