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疫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生動實踐 陳向陽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武漢暴發並席捲全國,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的抗“疫”事業已取得重大進展。

此次突發疫情可謂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空前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時間明確提出要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並以“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方式積極應戰,這一“總體戰”堪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生動實踐。

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來臨之際,有必要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充分認識中國戰“疫”的國家安全戰略價值,並努力贏取最終勝利。

首先,中國戰“疫”充分體現“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六年前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包括“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應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務必實現“人民安居樂業、黨的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三者的有機統一。

“人民安全”堪稱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靈魂,此次重大疫情使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遭受嚴重威脅,黨中央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救治病患,全力實施疫情防控,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與此同時,“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也體現在對包括廣大留學生在內的海外中國公民的關愛和領事保護上。

其次,中國戰“疫”充分體現“以科技安全為保障”。

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定》,將“國家安全保障”由三(軍事、文化、社會)增四(增加了科技),可謂總體國家安全觀新的重大發展。中國戰“疫”,無論是醫療救護,還是病毒溯源,或是疫苗研發,靠的都是科學技術,特別是鐘南山、李蘭娟、陳薇等一大批院士,帶領廣大生物醫學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發揮了關鍵作用。習總書記特地視察軍事醫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也一再強調依靠“硬核”科技手段戰勝疫情。

第三,中國戰“疫”充分體現“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

面對疫情這一國際非傳統安全重大挑戰,中國主動開展“抗疫外交”。習近平主席與多國政府領導人通話,不斷傳遞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正能量,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和有關國家開展密切合作,及時對外分享資訊和經驗,積極投身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向有關國家提供醫療援助,特別是以自身抗“疫”的重大進展力挽狂瀾、貢獻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業,彰顯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第四,中國戰“疫”充分體現總體國家安全觀蘊含的辯證法。

一是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中國防控疫情注重內外統籌,堅持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即為明證。

二是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並完善“國家安全體系”。此次突發重大疫情凸顯了公共衛生安全與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的緊迫性,這也是當前中國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突出短板。中國防控疫情既突出當務之急、緊急動員、應急處置和對公共衛生安全的危機應對,也將總結經驗、汲取教訓,致力於長遠之需和治本之策,包括加快完善生物安全立法、大力強化公共衛生安全能力建設。

三是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使之並行不悖、相互促進。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巨大衝擊,中國一面繼續嚴密防控疫情,一面適時適度復工複產、恢復經濟正常運轉,同時注重公共衛生安全防範工作,嚴防疫情擴散與反彈。

四是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此次疫情不分中外、席捲全球,需要世界各國守望相助、患難與共、同舟共濟,而中國的“抗疫外交”也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旗,主動推動國際防疫合作和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習近平主席本人更是身體力行,與多國領導人對話溝通、相互支援,彰顯“家國情懷”和“天下擔當”的大國領袖形象。

綜上所述,此次中國戰“疫”的確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生動實踐和最佳範例。其以民為本、內外兼修、內聖外王之舉不僅使中國得以攻堅克難、化危為機,還將為正在進行的“全球戰疫”和未來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持續輸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