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吃,我國為何每年還進口超一億噸糧食?

人們都關心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國根食够不够吃?答案是肯定的:够吃。我國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過去幾千年長期困擾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成功解決,逐步實現了由「吃不飽」向」吃得飽」,進而追求「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那麽,中國為什麽還要大量從國外進口糧食?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口糧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糧食安全的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糧食供需存在結構性短缺,糧食質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在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國情下,通過適度進口優化供給結構,可以從更高層次上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整體水平。

口糧有保障,進口調餘缺

我國2018年糧食產量已經突破13000億斤,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目前,國內糧食供需總體寬鬆,庫存充裕,糧食儲備已經大大超過世界糧農組織規定的17%至18%的安全警戒線。

另一方面,據統計,2016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高達11467.6萬噸,較2006年的3713.8萬噸相比,增長了208.8%。同時,淨進口量(即進口量減去出口量)從2006年的2939.4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1277.5萬噸,增長了283.7%。

既然我國糧食够吃,為什麽還要大量進口呢?「這是因為當前我國糧食供給已經由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矛盾,結構性短缺已經成為當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的突出問題,需要通過進口來調劑餘缺。」中國農業大學農經管理學院教授李軍說。

一方面品種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穀物雖然保持較高自給水平,稻穀連續多年產大於需,口糧在數量上已經得到保障,但是玉米已連續兩年出現產需缺口,大豆自給率不足20%;另一方面城鄉居民糧食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優質糧食需求持續增加,而國內優質糧食供給不足。如小麥是我國居民的主要口糧,國產小麥以中低筋品種為主,蛋白質含量較低,製作高端麵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麥國內供應不足,需要通過進口來解決。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也不斷升級,對肉、禽、奶、水產品等的需求將持續增加,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而養殖業也離不開穀物、大豆等作飼料。飼料中的穀物主要為畜禽提供能量(稱為能量飼料),而大豆主要提供蛋白質(稱為蛋白質飼料)。據布瑞克農業數據,2016-2017年國內能量飼料需求約1.48億電,而同期國內能量飼料供應齙2.41億噸,供過於求。但在蛋白質飼料方面,國內原料嚴重短缺,依賴進口。蛋白質飼料的主要原料是大豆榨油後的豆粕,而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包括詞料行業在內,2017年我國大豆總需求量達到1.1079億噸,但是國內大豆產量每年不超過1500萬噸,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9553萬噸,對外依存度超過86%。

進口大豆不僅為養殖業提供蛋白質飼料,也是中國食用油的主要來源。中國左豆油年需求1600萬噸,絕大部分由進口大豆榨油而得到。由於食用油和飼料蛋白方面的巨大需求,中國不得不依賴進口大豆,如果中國每年超過1億噸的大豆需求都由國內生產,則需要耕地約10億畝,也就是說,全國一半的土地都用來種大豆,才能滿足中國的大豆需求。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

適度進口糧食是我國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內涵。由於我國的資源禀賦決定了依靠本國資源難以解決全部的農產品和食品的需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糧食貿易受到國際貿易摩擦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是保障糧食供應最安全有效的手段。

我國大豆需求快速增長,最近10年平均每年增加650多萬噸。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9500多萬噸,2018年進口8800多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年度進口量占的60%左右。

中儲糧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儲備集團,近兩年主動調整進口來源地,加大對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南美國家大豆的採購力度,並已形成穩定成熟的多元化國際貿易渠道。中儲糧還加强了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種植和加工企業的接洽,探索開闢新的貿易渠道的可行性。

中國每年進口的大豆、油菜好、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及白糖、棉托等其他農產品,約等於為中國節約了10億畝土地。

提高全球糧食產量

從長遠看,保障糧食供應的根本辦法是提高全球糧食產量。如果糧食總產量不變。

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涂長明建議,中國農業走出去,不應該是到海外圈地種地,把產品運回來,而應該輸出農業種植和農產品加工技術,提高當地的農業水平,立足當地,解決當地的糧食供應問題,也就解決了世界的糧食供應問題,中國就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更廉價的糧食。

中亞、非洲甚至南亞等很多國家擁有大量肥沃的土地資源,但是因為缺乏資金、技術等問題,糧食產量很低,導致糧食短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有8.15億人受到饑餓影響,其中亞洲饑餓人口5.2億人,非洲饑餓人口2.43億人,目前全球共有37個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這些國家絕大多數都位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沿綫,中國可以通過輸出資金和農業技術、建立農業科學技術示範中心,來帶動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幫助這些國家實行糧食自給甚至有餘。

在口糧數量可以保障、國際形勢糧變化的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應該有新觀念。全球糧食供應量增加,國際糧價下降,全球糧食安全有了保證,中國的糧食供應也就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