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批綠中醫改名「逢中必反」心態

【香港中通社7月6日電】臺北消息:針對臺灣「立法院長」遊錫堃建議將「中醫、中藥」改名為「台醫、台藥」,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6日受訪表示,完全就是「逢中必改」的心態,意識形態作怪。

遊錫堃日前在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上提議,將「中醫、中藥」改成「台醫、台藥」或是「漢醫」,此話一出,立刻掀起批評聲浪。

江啟臣對此回應,這種言論完全就是「逢中必改、逢中必反」的心態,如果依這個標準,很多人的名字也需要改。他也不免嘲諷說,試問臺灣「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是否要改為陳時台?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民進黨若這麼討厭「中」這個字,可以考慮頒佈新字典,直接禁用「中」字;如果認為「正名」比民生重要,應該先將中華航空改名。

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主委陳潮宗認為,中醫治療方法來自中國大陸,目前臺灣也有九成的藥材從大陸進口,改名「台醫」不合適,況且一旦涉及改名,原來的中藥名稱都不相同,會牽涉到藥證的發放,將耗費大量社會成本。

另外,香港中通社7月6日電:臺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7月5日在中醫藥學術論壇中提議,將臺灣的中醫藥叫做「台醫」、「台藥」。此言一出,引發巨大爭議,各界批評遊錫堃此番提議在意識形態上「打轉」,會增加社會困擾。有台學者指出,游錫堃此舉是政治操弄,實際難以推進。

第12屆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5日舉行,遊錫堃在論壇中致詞時表示,漢醫有幾千年歷史,「中醫」的名稱則只有百年左右,漢醫傳到朝鮮半島稱韓醫,傳到日本稱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建議把臺灣的中醫藥叫做「台醫」、「台藥」。

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6日緊急發聲明表示,中醫中藥有寶貴的歷史價值,跟民眾健康福祉無關的議題不予以討論。並強調,中醫師對於游錫堃的致詞內容秉持一貫中立態度,不介入討論。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醫學講究根據,不論叫什麼醫,原理和本質都沒有改變,爭論此事並無意義,不必整天在意識形態上打轉。臺灣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亦批評改名是走極端,導致對立,只會增加社會困擾。

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羅智強表示,改名是個假議題,大家只會覺得無聊。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籲遊錫堃開始尊重在野黨,不要只做民進黨的「立法院」院長。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認為臺灣和大陸分享了同樣的歷史文化的傳承,這是無法改變,也不需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