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了,貼膘不如潤肺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初秋天氣依舊很熱。據氣勢平均溫度劃分季節的標準,必須是連續5天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這樣的標準,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江淮地區一般是在9月中旬,也就是要到白露節氣之後而不是在立秋節氣。

「貼不貼」要看「缺不缺」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也就是稱體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體重對比。因爲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麽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减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

秋天宜收不宜散,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而立秋畢竟天氣還很炎熱,所以,紅棗、桂圓、生薑、大蒜、羊肉、辣椒、烤串等溫熱食物還是要少吃,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爲宜。其次,大家要明白,秋季「貼膘」或者吃芝麻、核桃、紅棗等富含油脂和糖分的高熱量食物,是因爲物質缺乏時期食物匱乏、人們爲過冬積蓄能量的一種飲食行爲。當今物質豐富,不缺吃不缺喝,我們已經不需要再「貼秋膘」了。

滋陰潤肺有兩個原則

首先,防止傷陰傷津。秋季燥邪主之,立秋尤以熱爲主,因此,要避免過熱食物或保健品的食用。如上文提到的溫熱食物,長期食用易導致上火,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瘍,長痘痘,大便幹結,潮熱汗出,心煩易怒,夜寐不安等陰虛燥熱火旺的症狀。情緒煩躁易怒也易耗氣傷津。

其次,要滋陰潤燥。滋陰既要清熱也要生津,常以桑葉、麥冬、玉竹、石斛、白菊花、蘆根、百合、枸杞爲主。根據不同的原因和症狀酌情予以配伍。如:心肝火旺,加以蓮子心、淡竹葉、柴胡、生栀子等;大便幹結、小便黃赤,加以火麻仁、黃柏、大黃等;肺熱燥咳,加以黃芩、枇杷葉等;腰酸耳鳴、腎陰不足,加以熟地黃、山茱萸、黃精等。

另外,每到立秋時節,門診都會增加許多莫名腹瀉患者,常常過一兩天就自行恢復正常。多數可能是因爲夏季過多食用冷飲或吹空調等造成的胃痛、大便溏薄等功能性疾病。建議不要碰冰冷食物,可食用溫性的食物溫中散寒。

女子以肝爲先天,往往肝火較旺,更喜歡在夏天食用冷飲。現在白領中還流行泡中藥茶,如枸杞、菊花、蓮子心等寒凉之品。過量或者不根據自己的具體證型食用消暑之品,會對女性的月經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