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全景解密

聲東擊西擊暈「蔣軍」

敲山震虎震蒙「美帝」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人民發動了革命,推翻了舊的反動統治集團。美帝國主義直接出兵人侵黎巴嫩,隨後英軍入侵約旦。同時美國於7月15日宣布其遠東地區陸海空軍進入戰備狀態。中東形勢突然緊張起來,成爲世界矛盾的焦點。美英法介入後,蘇聯也有所動作。世界進步輿論都在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蔣介石集團趁機擴大事態,於7月16日宣布所屬部隊處於「特別戒備狀態」。金門、馬祖與臺灣國民黨軍隊先後進行軍事演習,同時加强空軍對大陸偵察活動和襲擾準備。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中央軍委決定炮擊金門。

毛澤東親自指揮炮擊金門1958年我軍炮擊金門,是中央在北戴河會議上決定的。毛澤東親自點將讓時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並且「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地方」的福州軍區第一政委葉飛指揮。葉飛接到命令後,「立即召開省委會議安排工作,決定江一真同志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並立即組織前綫指揮所」。7月19日,葉飛便和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張翼翔、副政委劉培善一行到達厦門,迅速展開各項準備工作,並在24日前完成一切作戰部署。

7月27日,葉飛突然收到毛澤東致彭(德懷)黃(克誠)信。信中說,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中東解決,要有時日」,「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必須堅持。如你們同意,清將此信轉告葉飛,過細考慮一下,以其意見見告」。葉飛與張翼翔、劉培善商議,覺得各項準備工作比較緊張,加上福建沿海受颱風襲擊,大小橋梁數十座被衝毀;部隊疲勞過度,疾病叢生;特別是空軍進人福建前綫的轉場尚未完成,海軍入閩尚在調動中,當即複電認爲推遲炮擊較有把握。這樣又得到延長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完成了地面炮火的集結和展開,以及對金門炮擊的所有目標進行測量並一一標在圖上;空軍完成了緊急的戰鬥轉場,海軍艦艇和岸炮部隊完成了入閩部署;制定了炮兵、空軍、海軍協同作戰方案。還對部隊進行了形勢任務和鬥爭方針政策的教育。

8月20日,葉飛接到中央軍委電話,要求他立即飛往北戴河。21日下午葉飛來到毛澤東的住處,「詳細彙報了炮擊金門的準備情况、炮兵的數量和部署,和實施突然襲擊的打法」。在座的有彭德懷、林彪與作戰部長王尚榮。第二天繼續開會,毛澤東說:「那好,照你們的計劃打。」並要葉飛留在北戴河指揮。「所以,炮擊金門是在北戴河指揮的」。「前綫則由張翼翔、劉培善同志代我指揮」。但是,葉飛强調說炮擊金門也可以說是毛主席在直接指揮。」

敲山震虎 聲東擊西

炮擊金門由空戰拉開序幕。爲了加强前綫空軍的指揮,中央軍委把原志願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調任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在福建,我軍爲爭奪制空權的鬥爭持續了半個月。國民黨的飛機損失50多架,我軍也損失了20多架。空戰後,制空權被我軍控制了,爲大批炮兵開進厘門,爲炮擊金門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海軍130岸炮部署在廈門對岸角尾。炮兵陣地從角尾到圍頭,長達30多公里,呈半圓形,大小金門及所有的港口、海而都在我炮兵的射程之內。爲實施炮擊金門,以福州軍區的炮兵爲主,32個炮兵營部署在厦門、蓮河、大小嶝島及圍頭地區,從3個方向打擊料羅灣的蔣軍艦;同時廈門、蓮河地區布防高射炮,以掩護地面炮兵的作戰行動。

8月23日這一天,拂曉前各部完成射擊準備。459門大炮、80餘艘艦艇、200多架飛機瞄準了各自的打擊目標。17時20分,北京毛主席下令:「17時30分開炮!」時間一到,2600發炮彈驚天動地飛向金門,打得敵軍魂飛魄散,血肉橫飛。第一次急襲,我軍所有炮兵陣地突然間同時向金門開火,1個小時密集發射了幾萬發炮彈。首戰告捷,以猛、准、狠的炮火予敵以沉重打擊,斃傷敵500餘人,斃敵金門防衛部中將副司令趙家驤、章杰及澎湖防衛部中將副司令吉星文,傷敵金門防衛部參謀長劉明奎及空軍系統的鞲僚長,並擊傷敵運輸艦1艘。接著8月24日又予敵以再次沉重打擊。

爲擴大戰果,24日我軍又組織了全部炮兵,對金門蔣軍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炮擊。這天下午,蔣軍17艘艦艇駛向料羅灣,執行運兵員、輸送物資和搶救艦艇的任務。敵軍爲掩護這些活動,便以炮兵向我厦門、蓮河地區射擊。我炮兵立即還擊,回敬了近萬發炮彈,蔣軍艦艇見勢不妙紛紛逃竄。我海軍6艘魚雷快艇在我炮火掩護下,立即從待機位置迅速出擊,進人金門海域,迎擊兩艘大型運輸艦、1艘中型運輸艦。當抵近敵艦兩鏈左右(約爲400米)時施放魚雷,擊沉擊傷敵艦各1艘,取得重大勝利。

我空軍在炮擊金門開始前,爲爭奪福建前綫制空權已進行過多次搏鬥。敵人8月23日、24日連遭重大打擊,在我軍25日暫停炮擊時,便出動F-86型飛機48架飛臨金門上空,企圖引誘我空軍出海。我機長劉維敏在漳州以東發現敵機4架,經過激烈空戰,他一人打下敵機兩架。我軍從8月23日開始到次年1月7日,一共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炮擊和不定期的零炮射擊,13次空戰及3次海戰,共擊落敵機34架,擊沉擊傷敵各種艦艇23艘,斃敵官兵7000餘人,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

我軍炮擊金門敲山震虎,起到聲東擊西的效果。一是警告蔣介石;二是同美帝較量,把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遠東來,以支援中東人民的反美鬥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面對我軍大規模炮擊金門,一時弄不清我軍是要登陸金門呢,還是要大舉渡海解放臺灣,搞得3天睡不好覺。炮擊的第3天晚上,他在白宮與杜勒斯等人磋商,認爲美國必須保住臺灣,要遏制中共的進攻。美國要動用武裝力量,必要時可考慮使用小型戰術核武器,摧毀大陸福建的軍用機場及其供應綫。美軍下令第七艦隊處於緊急狀態,第六艦隊的一半艦隊從中東調往臺灣海峽。至9月初已集結6艘航空母艦、3艘重巡洋艦、40餘艘驅逐艦、4艘潛艇和其他數十艘輔助船隻,以及飛機430架。中東形勢由此緩和下來。

軍事、政治、外交鬥爭交錯進行互爲依傍

炮擊金門不僅是軍事鬥爭,而且是政治、外交上一場錯綜複雜的鬥爭,互爲依傍。首先在軍事上沉重打擊了蔣軍交錯進行的襲擾竄犯活動,同時在政治、外交戰綫等也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蔣軍連吃敗仗,於8月25日停止了海上運輸。金門守軍則緊急呼救,請求支援。27日,蔣軍改變了運輸方式,改爲使用中型運輸艦,於夜間駛向料羅灣,然後再以小艦轉駁。運輸機也改爲夜間對金門實施空投。26日中央軍委下令,要求我軍在地面、海上、空中嚴密封鎖,切斷蔣軍海上和空中的一切補給。到9月2日止,臺灣運送金門的各種物資不及平時的5%,致金門之敵缺彈少糧,處境日益艱難。9月中旬,敵又以中型登陸艇拖帶小型登陸艇,直接搶灘補給軍用物資;後又改變花樣,用大型運輸艦裝載水陸兩用輸送車,把物資運上岸。還以運輸機向小金門空投。我軍則針鋒相對,在海軍雷達的指引下,夜間對料羅灣進行零炮射擊,以增强封鎖效果。我炮兵先後擊傷蔣軍運輸艦7艘,擊沉水陸運送車10餘輛;海軍擊傷獵潛艦1艘;空軍又擊傷擊落敵機各1架。從10月1日起,敵每日出動運輸機百架次以上,日夜不停地空運。3日,我空軍低空高速進人,抵近攻擊,一舉擊落C—46型運輸機兩架。蔣介石遂下令停止白天空投。我炮兵總結了零炮射擊經驗,改進戰法,每日擊中目標30-50處,敵人防不勝防,軍心浮動,士氣低落。我軍完全取得了炮擊金門戰鬥的主動權。

由於美軍介入,臺灣海峽鬥爭變得尖銳複雜。我打蔣避美;美軍也極力避免與中共發生直接衝突;蔣介石則費盡苦心拉美軍下水造成中美交鋒以坐收漁利。毛澤東在軍事上打蔣不讓步。我軍由於多次大打和持續不斷地進行零炮射擊,切斷了蔣軍海上與空中補給綫,成功地實現了對金門的封鎖,使金門蔣軍陷人絕境。前綫指戰員們以爲下一步就要登陸金門島了;但沒想到毛澤東却又突出奇招:決定停止炮擊,呼籲和平解決國共爭端。

在外交上我方利用美蔣矛盾,倡導中美坐下來進行談判。美軍見對中國政府訛詐政策無效,擔心在台海越陷越深,爲求儘快脫身,轉而要蔣介石放弃金門、馬祖等島嶼,企謀以此孤立臺灣,實現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美國務卿杜勒斯公開宣稱蔣駐軍金馬是「愚蠢」的。而蔣介石心懷鬼胎,基於自身利益而拒撤金馬,並揚言「反攻大陸」,妄圖把美國拖入中國內戰。毛澤東有鑒於此,決定改變封鎖金門政策,讓金門留在蔣手中,以擴大美蔣矛盾,粉碎美國企圖實現「臺灣獨立」的陰謀。便指示福建前綫部隊對金門實行「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新政策。並指出:「在目前宜减輕對金、馬的軍事壓力,使他能生存下去,促使其守而不撤。當然又要使其處於緊張狀態,拖住美國不得脫身,必要時,仍可組織大打。總之,臨機應變,主動在我,以利統一解決台、膨、金、馬問題。」這個戰略的核心是把金門、馬祖變成套在美國人脖子上的絞索。

據此精神,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寫了《告臺灣同胞書》。正式宣布從10月6日起,暫以7天爲期,停止炮擊,你們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爲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

美國人宣布8日起暫停護航。蔣介石不同意美軍撤出護航,而於10月10日國民黨雙十節這天,指示空軍飛機起飛44批182架次前往大陸挑釁。有6架次飛抵福建龍田機場上空,被我空軍擊落2架,地面高炮部隊又擊落1架。

停止炮擊時間一到,臺灣又緊張起來。10月13日,我國防部命令「金境炮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但「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炮」。18日,美國宣布杜勒斯21日到臺灣與蔣介石會談。美國軍艦「橡林山」號、「麥克凱恩」號、「渴馬邀」號、「柯格斯威爾」號竟敢放肆地人侵金門海域,爲蔣艦護航。我軍在10月20日16時恢復炮擊,8000餘發炮彈直飛金門,山呼海嘯般地擊中蔣軍運輸艦4艘、大型貨船1艘、C—46型運輸機1架。杜勒斯來到臺灣勸說蔣介石從金門、馬祖撤軍,妄圖托管臺灣;蔣介石則表示「在我活著的時候不會撤軍」。

自1958年9月7日以後,我國政府對美國侵犯我國領海、領空不斷發出嚴重替告。到1960年5月25日,我國外交部已提出第100次警告。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置之不理,還決定在6月17日跑到臺灣來支持蔣介石。中央軍委決定在6月17日和6月19日艾森豪威爾到達臺灣前夕和離開臺灣的兩個時節進行炮擊示威,炮轟瘟神。1961年8月以後,爲了穩定臺灣形勢,我軍不主動炮擊金門了,只打一些宣傳彈。至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美國政府與臺灣斷交並撤軍。我國防部長徐向前當天發表聲明,決定停止對大小金門的一切炮擊。

炮擊金門這場戰鬥,從開始重拳出擊,到「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再到雙日不打單日打,停停打打,半停半打,一直都是由毛澤東親自決策、導演、指揮的,甚至《告臺灣同胞書》、國防部長命令都出自毛澤東的大手筆。最高統帥巧妙地將軍事鬥爭、政治鬥爭與外交鬥爭有機結合,融爲一體,成功地把握了戰爭的發展方向,穩操戰爭主動權,既嚴懲了蔣軍,又挫敗了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捍衛了國家的主權與尊嚴。擔任福建前綫指揮員的葉飛上將贊揚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說:「美蔣完全被毛主席高明策略牽著鼻子走,打炮也變成了美蔣我三方之間一種特殊的對話,一種不在談判桌上進行的談判。這真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觀。」又說:「毛主席決定不拿下金門,現在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留下一個『對話』的渠道,後來講『三通』,其實福建前綫和金門間早就用多種特殊的形式,『通』了。

(戴爾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