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周年兩座里程碑 中國推動全球婦女事業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全國婦聯和聯合國婦女署近日共同在北京舉辦座談會,以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暨全球婦女峰會5周年。

北京世婦會和全球婦女峰會都是婦女發展事業的重要里程碑。前者規模空前,來自197個國家、地區的領導人和代表共1.76萬人出席,各方代表就制止對婦女施行暴力、消除男女不平等等問題展開討論,最終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後者由中國與聯合國婦女署於2015年共同主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主持全球婦女峰會,就發揚北京世婦會精神,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共建共用美好世界提出主張,引起國際社會廣泛反響。

在觀察人士看來,此時回首兩座里程碑,其重要意義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

特殊節點,對中國婦女事業進行總結。

說起1995年在北京舉辦的世婦會,曾參與論壇籌備工作的全國婦聯國際部原副部長龍江文記憶猶新。「這是我國領導人第一次向世界承諾中國將男女平等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她說,北京世婦會推動中國婦女事業走上「快車道」。

官方在2019年發表的一份白皮書反映了中國婦女發展事業成果。2015年,婦女平均預期壽命為79.4歲,比新中國成立時提高了42.7歲;2018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8.3/10萬,比1990年的88.8/10萬大幅下降了79.4%,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此外,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占比超過四成,2017年全國女性就業人數3.4億,比1978年翻了一番;2017年全國黨政機關女幹部人數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2.2萬增加至190.6萬,彰顯了婦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半邊天」作用逐漸增強。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婦女發展事業已經十全十美。」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湯蓓說,針對女性的陳規陋習仍需消除,調整人口政策後如何幫助女性也需考量。作為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最早締約國之一,中國更有責任在實現對婦女基本的尊重與保護後,向支持婦女實現自我的更高要求邁進。

關照現實,對下一階段行動謀篇佈局。

綜觀各方觀點,北京世婦會以後的25年,全球婦女事業取得積極進展,男女平等共識日益增強。但全球婦女事業進步不容樂觀,在經濟上對女性賦權、減少針對女性暴力等方面進步不明顯。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北京宣言》的願景僅部分得以實現。世界範圍內,女性議員的比例僅占四分之一;女性勞動收入僅為男性收入的77%;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辛勞往往得不到酬報。在某些地區,性別平等進步勢頭趨於停滯甚至出現倒退。

長期關注聯合國研究的湯蓓分析原因時說,不同於經濟、安全等領域以實質性合作直接獲得利益,屬於人權範疇的婦女事業內嵌於政治、經濟、文明等發展過程當中,相對而言缺少強有力的政治動力。

眼下,全球婦女事業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有預測稱疫情將使4700多萬女性的生活狀況降至貧困線以下。聯合國婦女署執行主任姆蘭博-努卡多次提醒,疫情加劇了早已存在的不平等,侵害婦女的暴力行為顯著增加,並有可能使25年來努力取得的成果發生逆轉。她呼籲國際社會重溫《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所承載的核心精神,共同努力。

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洪騰認為中國採取的一系列舉措可圈可點。他說,正在編制的「十四五」規劃及新的婦女發展綱要等指導性檔將確保性別平衡和婦女增能賦權作為發展議程的重點事項,料將加快解決依然存在的差距及挑戰。

深化合作,推動全球婦女事業前行。

觀察人士表示,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中方切實履約,本身對國際體制機制起到積極支持作用;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方越來越多地「走出去」,也在為推動全球婦女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截至目前,中國已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成為捐款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完成133個「婦幼健康工程」,邀請3萬多名發展中國家婦女來華培訓;在13個國家建立中外婦女培訓(交流)中心,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小額物資援助,幫助當地婦女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疫情期間,中國政府還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53個非洲國家婦女兒童捐助一批抗疫物資。

需指出的是,婦女事業亦關乎其他領域的成敗。在中國7億多脫貧人口中,婦女約占一半,「婦女不脫貧,人類就不可能消除貧困」。第74屆聯大主席穆罕默德-班迪直言,「實現和平、包容和民主社會必須全方位捍衛婦女權益」。

湯蓓注意到,從白皮書到《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檔》,中國一再傳遞出與各國深化婦女領域交流合作的意願。「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持續推動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也體現了‘不忘初心’。」她說,《聯合國憲章》將保護人權規定為這個國際組織的宗旨,《世界人權宣言》主張男女權利平等,中國推動全球婦女事業前行,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