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堂的「政治賬」與「經濟賬」

人民大會堂成立的前20年裏,這座爲人民而建的殿堂,却一直被籠罩在一股神秘的色彩裏,普通老百姓只有在每周一兩天的開放日得以一睹其真容。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後,人民大會堂被徹底封閉了起來,周圍遍布崗哨,民衆無緣參觀。

直到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的春風才吹進了封閉已久的人民大會堂。

打破禁區

1979年1月27日,中斷15年的首都群衆春節聯歡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鄧穎超告訴一萬名群衆,「大會堂這個禁區已經被打破了,它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兩個月後,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警戒鐵欄杆全部拆除。開放不到半年,這裏就接待了國內群衆130多萬人次,外賓3000多人次。

當時有人提意見,說開放的廳室太少,300多個房間中只有10個左右開放參觀。《人民日報》則在當年9月1日的一篇報道中道出了原委。原來,人民大會堂被「掃四舊」之風波及,部分廳室遭到嚴重破壞,有的除了一架屏風外已四壁空空。著名國畫家潘天壽、吳作人的作品被弃置倉庫長達10年,重彩工筆劃《荷花》則「變身」成了一幅大語錄牌。

人民大會堂向人民敞開大門,而且比過去開得更徹底,受益的不僅是人民。

每張兩毛錢的門票費用,再加上《江山如此多嬌》圖畫前的收費攝影點和人民大會堂內部開設的小賣部,積累起來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可以减輕大會堂的經費壓力。

建設之初,按照周恩來總理的說法,大會堂要算政治賬而不是經濟賬,「一年開一次會就够本」,因此人民大會堂主要維護費用主要靠中央和各省市撥款。但17.18萬平方米建築的日常水電暖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每年耗資數百萬元,行政經費時常捉襟見肘。

嘗到「創收」的甜頭後,人民大會堂開放和商業化的步子越邁越大。

越來越熱鬧的大會堂

1984年,人民大會堂管理局向中央辦公廳提交「五年改革設想」,希望試行部分企業化管理,保證逐年减少行政經費,减輕國家負擔,力爭5年內達到自給,很快便被批復同意。隨著國宴服務、場地租賃服務等陸續開放,兩年後,人民大會堂便已實現收支相抵。

只要出每人每餐最低600元的價錢,就可以在300多間廳室中間選一間籌備盛宴。自1949年周總理親自從老字號玉華台請來9位淮揚菜名厨,籌備600人的國宴,清淡爽口、南北皆宜的淮揚菜就成了國宴的主要內容。經過幾代厨師的精挑細選,到1984年《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出版,融合各大菜系優點的「堂菜」也逐漸成爲一種新菜系,只要肯出錢便有機會一飽口福。人民大會堂綜合服務開發中心還辦起了厨師培訓班,面向社會招生。

只要向管理對外租用手續的值班室提前申請,幷出具副部級及以上單位出具的介紹信,企業也有機會「登堂入室」。多年來,摩托羅拉、通用汽車和微軟等公司都曾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過活動。2003年,法拉利爲進入中國市場10周年舉辦慶祝儀式時,車隊經過天安門廣場時甚至享受到了空前絕後的「戒嚴」待遇。

有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大會堂開放後的25年間,平均每年承辦會議及活動3000多次。2004年,這裏的商演費用爲12萬元到15萬元不等,到2010年郭德綱舉辦相聲專場時,場租已漲至30萬元。這還只是場地的費用,音響、投影儀等設備還要另外計算。

1986年7月4日,世界著名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個人音樂會,演唱會門票要好幾百元,相當於普通人好幾個月的工資,但那天晚上會場仍然爆滿。到90年代以後,從香港「四大天王」到經典音樂劇《猫》,再到以色列愛樂樂團的新年音樂會,人民大會堂的活動越來越豐富。

1990年4月,人民大會堂綜合服務開發中心成立,次年總營收便達到創紀錄的2000萬元。1992年,人民大會堂下屬的華堂國際廣告公司成立。1994年,「人民大會堂」5個字的漢字圖形被注册爲商標,一旦審核通過,只要每年交納300萬至2000萬元的年費和提供若干免費産品,就可以在産品廣告中使用「人民大會堂指定産品」這一名稱。那些年裏,從毛巾、餐具、酒水等日常消費品,到建築施工、室內裝潢、車輛保修、衣物乾洗等服務行業,人民大會堂的商標隨處可見。到2003年,人民大會堂的經濟總收入與1979年相比翻了100倍。

關於外界對人民大會堂异乎尋常的熱情,奧美公關中國區前總裁柯穎德曾一語中的:「它隱含著得到官方認可的意味。」也正因此,維護人民大會堂的神聖莊嚴,是比創收更重要的任務。

2006年,韓國歌手安七炫和中國歌手吳建豪在人民大會堂同台演出時,曾因歌迷過於激動、現場氣氛混亂而被臨時喊停。2012年某次文藝匯演上,6000多人連續鬧了16個小時,讓人民大會堂管理局在商業活動的審批上越發謹慎。有工作人員透露,想在人民大會堂辦活動絕不是有錢就可以,私企的申請「百分之七八十都拒絕掉了」。

由繁變簡的國宴標準

對人民大會堂而言,算經濟賬,既要開源也要節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國宴的變化。

1949年10月1日傍晚,新中國開國大典後的「開國第一宴」隆重舉行。頭道菜燕菜湯後,又上了紅燒魚翅、燒四寶、幹燜大蝦、燒鶏塊、鮮蘑菜心、紅扒鴨、紅燒鯉魚、紅燒獅子頭等8道熱菜。

曾任外交部禮賓司參贊的吳德廣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初,搞接待不計成本,「來的外賓都是貴客,恨不得把最好的東西端出來」,全國上下對這種風氣皆不以爲然。1965年,毛澤東批評指出,宴會講排場花錢多又不實惠,外國人未必喜歡魚翅燕窩,吃掉的還沒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費了國家的金錢和資源。周恩來隨後定下了四菜一湯的國宴新標準,只不過,這4道菜都是熱菜,冷菜和點心水果幷未包括在內。冷盤的標準不一,有時只是一個大拼盤,有時有七八道。

人民大會堂管理局前局長劉水生也曾對中新社記者回憶過關於國宴的一件趣事。

一位國家領導人初到大會堂出席國宴時,每次都吃得很乾淨。工作人員怕他沒吃飽,於是悄悄給他加量。不久,這位領導人找到他們說:我其實已經吃不下了,因爲怕浪費,所以才都吃掉,以後上三菜一湯就行。

1984年11月,再次精簡國宴便以文件的形式明文規定下來,總宴請時中餐四菜一湯,西餐兩菜或三菜一湯,國宴一律不使用茅臺等烈性白酒,魚翅堅持不上,海參就算奢侈品了。國家領導人的國宴標準是每人50元至60元,宴請少數重要外賓不超過80元。2008年8月24日,參加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各國貴賓享用的是標準的三菜一湯,包括中式豉椒牛排、粟茸酥金槍魚卷、珍菌香瓜盅和奶油蘆笋湯。到2012年八項規定出臺後,國宴標準越發節儉。

劉水生介紹說,國宴的變化,首先是規模减小,參加宴會的人少了;其次是菜單簡化,宴席上的菜少了。如此一來,宴會時間也相應縮短,一般控制在一小時十五分鐘左右,既節約了支出,又節約了時間。

儘管國宴簡化了,對國宴的精心準備却幷未有所怠慢。

劉水生的電腦裏有一份珍貴檔案,裏面是各國元首等貴賓到大會堂出席國宴時的菜單,以及他們每道菜食用量的記錄。日後他們再次訪華時,國宴菜單絕不會重樣,也不會出現他們不愛吃的菜。

(吳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