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活出健康本色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公衆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巨大衝擊。儘管目前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的情况仍不容樂觀。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國居民生活至今無法完全恢復到常態,而且這種狀態很可能還要延續一段時間。

長期的非正常社會狀態,給公衆生活造成了很大衝擊,需要每個人主動調整心理和行爲方式,更好地維護個體健康。

按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態勢判斷,國內已將疫情防控作爲常態,而且這種狀態可能要延續較長時間。在此情况下,公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個人的行爲。

1.審慎對待網絡流傳信息

大家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網絡上廣爲流傳的與疫情防控相關的信息,有相當一部分是不準確的,或者缺乏科學證據支持。有部分不準確信息還假借專業人員或機構名義發布,甚至是由其他人員假借一些社會知名度高的專業人士杜撰而來,極具欺騙性。對於那些公衆非常關注,但又無法確認其真實性的信息,建議審慎對待。

一般來說,政府部門或專業技術機構網站或官方微信公衆號上傳播的信息具有科學依據,可以相信。對於那些官方渠道未提供的信息,如公衆迫切想獲得的確切信息,可考慮撥打專業技術機構的聯繫電話進行咨詢。對於拿不准的信息,公衆還可以查詢官方闢謠平臺,或撥打專業機構電話進行復核。對於未經核實的信息,建議不要盲目轉發。如發現親戚朋友散播不當或不實信息,應予以阻止和糾正。

2.主動配合疫情防控舉措

疫情防控是全社會的事情,每位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主動配合政府部門,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如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和接受體溫測量,减少到人口密集處的次數,减少參加各種人數較多的聚會,外出時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配合相關部門或所在單位及時、如實報告個人健康信息,勤洗手,定期擦拭手機等個人常用物品,加强居家和辦公室通風,居家吃飯實行分餐制或採用公筷等。

3.採用多種方式舒緩心理不適

參與集體活動、與他人交流是緩解心理不適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態之下,面對面地參與集體活動或與他人交流幷不被推薦。此時,建議公衆採用便捷的網絡語音電話/視頻電話、文字/語音留言、短信、電話或電子郵件等靈活的方式與親朋、師長、同學進行交流,交換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緩解彼此的心理壓力。如果有時問,還可以考慮在綫參與一些免費的學術報告會或交流會。公衆也可以每天或每周花一點時間參加綫上活動和學習(如雲旅游、雲課堂),重建個人規律生活。如果這些方式仍無法排解心理不適,建議及時撥打專業機構的咨詢電話,或到醫療機構或心理咨詢機構就診。

4.主動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在疫情「新常態」下,個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顯得尤爲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不抽烟、限酒、保持適度身體鍛煉、規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態、多與他人交流等內容。飲食最好能葷素搭配,多食蔬菜和水果,切忌暴飲暴食。個人應避免採用抽烟和酗酒等方式來緩解壓力。在工作單位或居家時,儘量做到不抽烟。建議公衆不要長期熬夜,儘量做到規律作息。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可採用居家鍛煉,如做瑜伽、跳陡身操等。在疫情低風險地區,可採用居家鍛煉與戶外運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鍛煉時應注意控制運動强度和時長,長期過量運動,同樣會降低機體免疫力。

5.科學就醫,文明就醫

疫情期間,醫療秩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公衆必須主動適應這種變化。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如果不能入院就診,可以通過電話咨詢獲取醫生的指導,合理用藥,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如病情加重,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切忌盲目相信網絡上傳播的不實信息,自行服藥或採取其他自我醫療方式。病情較重、必須就診者,應嚴格遵循醫療機構的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就診期間,患者及其家屬要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