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挑事不怕事:毛澤東的對美鬥爭藝術

既不主動挑事,又不示軟怕事,是毛澤東在對美鬥爭中一貫堅持的戰略指導思想,其具體體現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根據毛澤東的這一戰略指導思想,1965年4月,當美國政府逐步擴大侵越戰爭幷公然宣布將中國當作主要敵人時,中國政府請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向美國總統約翰遜轉告中國對美國的政策:(一)中國不會主動挑起對美國的戰爭;(二)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凡是答應了的國際義務就一定會履行;(三)中國是做了準備的,精神上、物質上都做好了打仗的準備,如果美國把戰爭强加于中國,那他最後一定會失敗……有力震懾了美國的戰爭野心,體現了高超的鬥爭藝術性。

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多次申明,新中國是愛好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奉行睦鄰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願意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決不會主動挑釁滋事,或者去侵略其他國家。1951年10月,他在政協一届三次會議的開幕詞中明確指出:「我們不要去侵犯任何國家,我們只是反對帝國主義者對于我國的侵略。」1956年9月,他在會見南斯拉夫客人時强調:中國共産黨是馬列主義政黨,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我們認爲,侵略就是犯罪,我們不侵犯別人一寸土、一根草」。

他深有體會地說:「我們自己曾是被欺侮的,知道受欺侮的滋味不好受。」維護和平不挑事,也是毛澤東基于新中國自身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他在會見外國友人時曾反復談到,新中國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艱巨任務,十分需要和平友好的外部環境,不願意打仗。因此,在與美國開展具體鬥爭,特別是軍事鬥爭時,毛澤東采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

在當時,由于美國政府派兵協助臺灣國民黨政府防守東南沿海島嶼,美軍的飛機軍艦就在我前綫附近活動,極易擦槍走火。1954年6月1日,時任副總參謀長的粟裕向中央軍委報告說,舟山群島南部海面發現美軍巡洋艦及驅逐艦共8艘,幷有飛機伴隨,系美艦向我軍進行挑釁。他當即報告軍委幷告該區我軍部隊,嚴密監視美艦情况幷隨時報告,如美艦不向我開火,我軍不得向其射擊,以免引起衝突。

第二天,毛澤東在粟裕的報告上批示:「處理正確,不要先向美軍開炮,只取守勢,儘量避免衝突。」一個月後,毛澤東在對軍委關于保衛領海主權及護航注意事項指示稿進行修改時强調:我軍護航任務僅限于防止國民黨軍的搶劫行爲,對其他任何外國海空軍不發生自衛問題,一律不得采取攻擊行動。同年夏,在決定攻擊大陳島時,毛澤東特別提出:「請注意,需確實查清沒有美艦美機的時機,方可對上下大陳進行攻擊,否則不要攻擊。」1958年炮擊金門時,毛澤東也十分注意,明確指示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如果美國侵犯到我們底綫,必須堅決反對,甚至不怕進行戰爭,要打就打。毛澤東在對美鬥爭中采取慎重態度不主動挑事,但這幷不是示軟怕事的表現。

一味退讓得不到和平

毛澤東在對美鬥爭中采取慎重態度不主動挑事,但這幷不是示軟怕事的表現。我們是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但這個和平不是沒有原則的和平,而是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的和平「我們是堅持和平反對戰爭的。但是,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發動戰爭,我們也不要害怕。我們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同對待一切‘亂子’的態度一樣,第一條,反對;第二條,不怕。」

毛澤東認爲,維護和平要靠鬥爭,一味退讓最終得不到和平。在他看來,帝國主義都是「魚類」,奉行的是大魚吃小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肉强食是他的本性,你越軟弱,他就越是欺負你、侵略你,只有敢于鬥爭,敢于用戰爭反對戰爭,才能有效維護自己的利益,維護和平。1959年3月,毛澤東在會見美國著名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時指出: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發動侵略戰爭,你害怕也沒有用,「你怕也好,不怕也好,戰爭反正要到來。你越是害怕,戰爭也許還會來得早一些」。1964年6月,毛澤東在會見越南客人時又說:「還有一個怕不怕美國的問題。如果你怕了,美國就客氣,那麽怕也好。如果怕了,美國就撤退,那怎麽不好?問題是,你越怕它越欺負你,該怎麽辦?只好不怕。」

毛澤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50年,美國不聽中國政府勸告,肆意擴大朝鮮戰爭幷將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爲了保家衛國,毛澤東毅然決定出兵朝鮮,在戰場上進行了3年大規模的戰爭,打退了美軍的進攻,也贏得了美國的尊重。炮擊金門期間,毛澤東在緊守不挑事原則、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同時,也强調指出,「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炮」,如果美軍侵入我領海、領空,我必須堅決打擊。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爲查明我軍事部署和活動,頻頻派軍機入侵我國境內偵察襲擾。1965年4月8日、9日,美軍機連日侵入我海南島榆林港上空,我起飛戰機進行監視,美機却連續發射導彈攻擊我機。情况報到毛澤東那裏,他明確指示:「美機入侵海南島,應該打,堅決打。」「美機昨天是試探,今天又是試探,真的來挑釁啦!既來,就應該堅決打。」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緊密配合,前後擊落擊傷入侵美機30餘架,有力打擊了美國的囂張氣焰。

(李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