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子彈唯一研發基地

在我們的大西北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在「死亡之海」羅布泊西端,有一片沙漠綠洲。這就是組建於1958年的,我國唯一的核武器試驗基地——馬蘭基地。

從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我國宣布暫停核試驗,這片土地見證了太多的風雲過往。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羅布泊上空的蘑菇雲早已散盡,千里戈壁也恢復了昔日的寧靜。

但是,馬蘭人的功勛,祖國不會忘記。這裏,爲國家先後培養出10名院士,37位將軍,11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絕對稱得上是功勛之地。

核試驗場地選址

建國初期,咱們國家真的是一窮二白,但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忘記打擊我們!爲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核訛詐、核威脅,新中國的一批批科技精英、一支支英雄部隊,受到祖國召喚彙聚起來,開始了核試驗場地選址工作。

最初選定的核試驗場地,是甘肅敦煌(蘇聯專家選定)。

1958年8月下旬,敦煌的勘察選址工作全面展開,這在當時還是一項絕密行動,只有少數幾位負責人知道任務內容。兩百多名部隊官兵和科技工作者,深入戈壁大漠實地勘察地貌、地質、水文等情况,睡地窖、住帳篷,吃乾菜、喝苦水,輾轉數月。條件如此艱苦,却又不知道要幹什麽,大家心裏頭始終有個重重的疑團!一天,有人實在忍不住,追問當時的勘察大隊大隊長張志善(後被稱爲核司令):「我們這叫打的什麽仗,一天到晚蒙在鼓裏,暈頭轉向的,也不知道要幹嘛。」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紛紛議論。

看到大家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爲怎樣的事業而奮鬥,張志善決定向上級請示,請求在內部公開任務。得到批准後,他向大家交了底:「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建一個原子彈、氫彈試驗靶場。」

神秘面紗揭開,大家激動得抱在一起,熱泪盈眶。

由於敦煌的選址不理想,勘察大隊又轉戰新疆,幷最終選定在古樓蘭的消失地,也就是今天熟悉的羅布泊腹地,建立核試驗區。這裏地形開闊,遠離城鎮;既可以作空爆試驗場,也適合作地爆試驗場。

其實,放弃蘇聯專家選擇的敦煌,因素很多,最主要是地質條件,只够2萬噸當量核試驗!”蘇聯的意思2萬多萬噸你有一個就行了,這跟咱們國家想法是不一致的。”當時負責選址、1954年從上甘嶺歸來的張蘊鈺將軍認爲,建這樣的基地太小了!2萬噸,支撑不了一個6萬萬民族!

基地生活區命名爲「馬蘭」

定了試驗區,還要選址科研區和生活區。1959年4月,勘察大隊繼續在南疆公路沿綫的庫米什、烏什塔拉等地選址,最後選定在烏什塔拉以南5公里處的一片鹽鹼灘。

該地離試驗中心區300多公里,位於天山脚下,靠近博斯騰湖,緊鄰南疆公路,氣候適宜,交通便利。

關鍵是這裏不在地震帶上,地下水位低(不容易被核污染),還有一條天然水溝從中流過(保證了飲用水),水溝兩旁長滿了馬蘭草。

1959年5月,勘察大隊在那裏規劃藍圖,正值馬蘭花盛開。時任核武器試驗靶場主任、馬蘭基地第一任司令員張蘊鈺將軍提議,將基地生活區命名爲”馬蘭”。

基地組建初期,成立剛滿十年的新中國一窮二白,又趕上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物資短缺!是解放軍官兵,用滿腔的報國熱血,咬緊牙關,用雙手、用肩膀、用食不果腹的血肉之軀,承載起了創業的艱辛。

張蘊鈺帶領的是從朝鮮戰場光榮歸來的5萬大軍,在物資極爲短缺的情况下,建了馬蘭基地,建了羅布泊核試驗場!

初到馬蘭,部隊住的大多是帳篷,遇上大風,帳篷常常被風掀沙掩,甚至撕成碎片。

沒有住房,官兵就自己動手挖地窖;沒有食堂,大家就在背風的山坡下就餐;沒有實驗室,就土法上馬,在烈日下做儀器高溫試驗,在寒冬深夜做低溫試驗;缺少建材,就自己脫胚燒磚;缺少糧食,就采來野菜和榆樹葉作「代食品」充饑;缺少生活用水,一盆水蒸了饅頭再洗臉,澄清之後再洗衣服,之後才捨得倒掉。

輝煌總是與苦難爲伴,咱們國家偉大的核試驗事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艱難起步的。

一位當事人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一往情深地說:「正因為條件艱苦、創業艱辛,才感到格外光榮。那樣的日子,苦得幸福,苦得自豪!」

清華大學等高校的核物理專業畢業生,聽了周總理《向科學進軍》的報告後,熱血沸騰。正是這一年,很多大學畢業生收拾行裝,報名參加國防事業。這一年,也是馬蘭基地大規模接收地方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年。

到了馬蘭基地,知道要搞我們國家自己的原子彈,年輕人無比興奮,蹦啊,跳啊。

只是,貧瘠的戈壁灘,只有片片的馬蘭花和這些年輕人相伴。

核試驗基地成立了研究所,然而因爲國際術封鎖,科研人員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面對這些困難,基地的年輕大學生們迸發出了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工作熱情,無窮無盡。

天道酬勤。努力,總歸有回報。

1964年10月16日,科研人員和戰士們,撤到離預定試爆點80公里外的開屏機場。大家戴上漆黑一片的護鏡,面向東方試驗場區的方向,等待那顆傳說中的原子彈。一次性成功核爆!

絕密的工程

當然,因核試驗是國家戰略性工程,事關重大,必須絕密;於是,所有參與到核試驗事業中的人,上至黨和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官兵,都對核試驗的保密工作高度重視。

在領導核試驗事業的過程中,周恩來總理多次就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包括試驗任務的保密、暗語密碼的制定、通信的保密等各個方面。

1964年11月4日凌晨,擬公開發表的首次核試驗現場照片送至周總理處。

周總理用放大鏡仔細查看後說:”照片公開發表後,會不會有泄密的問題?」並進一步詢問:「如果把下半部的地面截去一些,是不是更有利於保密?

在得到專業人員的肯定回答後,周總理說:「那好,照片正式發表時就按截圖作保密處理,我要送請毛主席批准。」

後來,刊登在1964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的,原子彈火球和蘑菇雲照片,就是按照周總理指示截圖處理過的。

當時,中央給核試驗任務定下的目標是「5保」:保響、保測、保回收、保樣、保密。保密,作爲決定試驗任務成敗的重要因素,被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罝上。

基地創建初期,每位參與試驗的涉密人員都有一個保密手提包,存放著保密本和其他涉密材料,保密手提包一律統一存放保密室,上班時領取,下班時經過保密員檢查確認後交回,絕不在個人手上過夜。

由於核試驗任務極其複雜,牽扯面廣,有時還需要依靠馬蘭基地和所有相關單位的大聯合、大協作。

在第一次核試驗前,如何將核彈從青海的生産場地,安全而秘密地運送到核試驗基地,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兩地距離長達千里,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爲加强對安全保密工作的領導,在中央專委、國務院和國防科委的領導下,由公安部和當時的參政保衛部聯合成立了核試驗安全保衛保密聯合辦公室。

核彈運送專列沿途,和到達烏魯木齊後的瞀衛部署,都是按照國家最高元首級標準保障的。

當專列到站後,新疆軍區派了3層警衛力量,內層30米左右一崗,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只有佩戴證件才能靠近專列。

核試驗後,烟雲還在翻騰之際,戰友們便穿上厚重的防化服,不顧安危直接去爆心取樣。因爲一個爆烊以後,裝了些什麽東西?剩了什麽東西,變了哪些東西,把每一個都要找出來,就知道這次威力是多少,成功還是不成功,質量是上乘還是一般。在刀山火海般的危險中采集爆炸數據,不僅能够判斷此次核爆是否取得了成功,還將爲以後的核彈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讓人難以置信。

如此之苦,如此危險,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即使現在的很多科研項目,都要求保密,連個題目都不能講,何况是當時?很多人說,只能說到這種程度,但具體是什麽、在什麽位罝,絕對不能說,直到永遠。

(徐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