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空軍如何空運第一顆原子彈?

新中國爲了加强對原子能工業的生産、建設和核武器研究、試驗工作的領導,1962年11月3日經毛澤東主席批准,成立了中央專門委員會,由周恩來總理兼任主任。隨後,各項工作,全面展開。空軍部隊參加的核試驗工作,空軍黨委分工由成鈞副司令員負責組織指揮該項任務的落實。1964年5月下旬,成鈞率空軍工作組到達核試驗基地,會見了基地司令員張蘊鈺等同志,緊接著去晋見住在基地招待所的張愛萍副總參藻長、他兼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他對成鈞說:「中央决定首次核試驗,今年10月采取塔爆方式進行,9月10日前做好核試驗準備工作,空軍的任務:負責空運原子彈以及核試驗用的各種技術設備和儀器;擔任空中取樣、回送試驗成果;接送科學家和中央軍委首長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做好效應試驗準備工作:劑量偵察、試驗場區空中攝影照相;關於核試驗基地和核試驗場區防空問題請空軍考慮作全面安排。」成鈞受領任務後,隨即向空軍工作組傳達並指示空軍工作組根據上級賦予的任務,研究空軍如何完成參加核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

隨後,成鈞率空軍工作組在核試驗指揮部領導幹部的陪同下,在實地踏勘第一顆原子彈塔爆的預選場地;踏勘空軍場區指揮所的位置:空軍安置效應試驗物的場地;還對下一步空投原子彈的靶場進行了初步勘察。吉普車在戈壁灘的黃沙高崗上爬上沖下,在「鹽殼」構成的「搓板路」上折騰了大半天,把人的骨頭架子都快顛散了。成鈞的心臟病發作,醫生趕緊讓他服下心臟病急救用的「炮彈」,讓他在駱駝刺叢中躺了一會兒,剛緩過來,他爬起來又坐車趕路了。在羅布泊場區三進三出,對原子彈塔爆位置、空軍指揮所位置、核試驗效應場區以及下一步空投原子彈的地面靶標地點,翻來覆去踏勘了好幾遍,逐個作出分析、對比、評估。除了對安置鐵塔位置提出意見,供核試驗委員會參考外,還在距塔爆中心南側5千米處,選了一塊平坦戈壁,作爲修建空投原子彈靶標的地點。工作組成員一致說好,成鈞慎重地說:這只能作爲初步的看法,暫不作决定。他要讓擔任空投原子彈的飛行部隊派人來實地踏勘後再敲定。

在核試驗場區踏勘後,成鈞指示空軍工作組分頭到核試驗基地有關部門拜訪請教。經與基地有關部門請教、研究、協商後,空軍工作組成員擬出了參加核試驗各項工作的初步意見,成鈞副司令員與空軍工作組成員研究後,綜合歸納提出了一個初步實施方案,向張副總長彙報,基地領導也在坐。張副總長同意空軍提出的初步實施方案。接著成鈞派隨行的空司作戰部副部長惲前程回北京,向空軍劉亞樓司令員當面報告空軍參加核試驗的初步實施方案和有關事宜。劉亞樓聽了彙報,完全同意成鈞提出的初步實施方案,並同意成鈞提出成立一個空軍機關、部隊參加核試驗工作的臨時黨委,統一領導指揮空軍機關、部隊參加核試驗的各項工作。

成鈞副司令員爲了保證首次核試驗給予空軍的各項任務按時完成,根據輕重緩急、先後抓了以下具體工作:

加强場區機場建設

核試驗基地爲了接送北京等地的科學家和領導同志,選定機場場址,由陸軍工程兵部隊修建了一條800米長、40米寬的短土跑道,由蘭州空軍抽調20餘人組成場站。場站人員到位後,自己動手修地窩子,作爲臨時營房,以有、無綫電通訊和簡易氣象臺,保障輕型運輸機起降。成鈞根據機場的現狀,爲了保障飛行安全,决定由蘭空抽調遠、近距離導航台、氣象預報室、四站、消防、運輸、地勤、警戒勤務等人員設備,加强機場和場站建設。並建議核試驗基地修建一些保障飛行部隊進駐和過往人員的食宿營房。成鈞還建議核試驗基地在戈壁灘上壓一條能起落輕型運輸機的跑道,以便空運核試驗物資到試驗場區。這些建議得到了核試驗基地領導的贊同和支持,由陸軍工程兵部隊晝夜突擊施工,1964年8月基本完成,保障了部隊進駐和遂行空運等任務。

改裝空運原子彈的飛機

空運原子彈是核試驗委員會給予空軍的任務之一。根據空運裝箱的體積、重量以及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防震、防碰撞等技術要求,成鈞與空軍工程部外場部張開帙部長等人研究,確定用伊爾—14型貨機,由張開帙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根據不同要求進行密封處理,在機場試飛達到技術要求後,按成鈞命令執行空運原子彈的任務。

對米—4型直升機按照上述技術要求,也進行了改裝。

改裝空中取樣飛機

空中取樣是核試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時我們既無實踐經驗、又無國外資料可供參考。成鈞與張開帙等人研究,根據取樣技術要求,初步確定用伊爾—12型運輸機擔任空中取樣任務。取樣筒裝在伊爾—12飛機腹部底下,科技人員在機艙內操作取樣的設備和儀器。並對飛機進行防輻射、防烟雲、防伽瑪射綫的密封包裝處置。經過試飛,高度達到8600米,已符合核試驗委員會的空中取樣高度和其它技術要求。

效應試驗

核試驗委員會爲取得防護原子彈的第一手資料,核試驗場區指揮部下設10個效應大隊。空軍爲第二效應大隊,成鈞在核試驗指揮部劃定的效應試驗場區,反復現地勘察,邊勘察邊研究效應物的擺放。現地勘察後,成鈞要科研部魏堅副部長提出各種效應物擺放方案。方案經批准後,由科研部在北京組織參加效應試驗單位,抽調效應試驗物,協同司令部按計劃調運,效應試驗物應於9月初先後運到效應試驗場區,按預定方案擺放。成鈞率隨行人員,從爆心起檢查每隔一定距離擺放的飛機、地空導彈、高射炮、雷達、通訊設備、油料、航材、彈藥、軍艦、軍需等各種裝備以及倉庫、地面機窩和擺下一架飛機的地下洞庫,還有狗、猴子、兔子、老鼠等動物的擺法,並檢查這些效應物無防護措施和有防護措施。成鈞邊檢查邊糾正。有時睡一覺想起某一個效應物擺法還不合適、就到現地研究擺法。成鈞在效應試驗準備工作上花的時間最多,精力最大。

氣象預報

爲了掌握試驗場區及其周圍的天氣變化情况,試驗場區的飛行安全,成鈞命空司氣象局和南空氣象處派人組成試驗場區空軍指揮所氣象預報室,搜集場區及其周圍的氣象資料,嚴密觀察場區及其周圍的天氣變化情况。進行核試驗的天氣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必須有適合的天氣才能進行核試驗。

是年10月初,試驗場區完成核試驗的一切準備工作,只等有適合核試驗的天氣。10月14日核試驗場區指揮部氣象預報室和空軍指揮所氣象預報室,同時報出16日下午,試驗場區及其周圍天氣可能有個空隙,適合進行核試驗。

張副總長、成副司令和試驗基地張司令員共同研究决定核試驗16日下午2時進行。16日上午場區周圍天氣還是不太好,人們擔心下午是否能進行核試驗。中午12時場區周圍天氣轉好,一片藍天,12000米高度以下的對流層風向適合進行核試驗。人們緊張地等待原子彈起爆。核試驗場區指揮部指揮中心,下午14時59分40秒倒計時,15時準時起爆。在原子彈爆炸的瞬間光輻射、衝擊波過後,人們看到原子彈蘑菇雲直上藍天,人們熱烈歡呼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了……由於氣象預報室14日準確地預報了16日下午的天氣,使核試驗能按時進行,核試驗委員會迅即給兩個氣象預報室榮記集體一等功。

空中取樣時機

經過總預演,各項準備工作都達到了預期要求。只有空軍飛機穿烟雲取樣的一個關鍵問題沒有解决,即取樣飛機應在「零時」後多長時間進入烟雲?第一次進入烟雲飛機應保持多少高度?飛機第一次穿烟雲是穿頂、穿腰、穿尾?這本來是靠科學試驗才能解决的問題,無法通過模擬預演來回答。當時無國外資料可供參考,科學家和空軍部隊指揮人員經過多次討論,因無可靠依據,無法達成共識。飛機穿烟雲取樣時機、高度和部位,既决定著取樣的好壞和質量的高低,也關係著機上人員和飛機的安全。最後成鈞與張副總長商定取樣飛機在「零時」後30分鐘在高度8000米穿烟雲,第一次穿烟雲後,由機上科技人員根據安裝在飛機上的計量探測儀器指示的倫琴數據和爆心的溫度,决定飛機再次進入的高度和穿烟雲的部位。後來實踐證明這個决策是正確的。

空運原子彈

成鈞選調了責任心强、飛行技術好、落地平穩無震動的伊爾—14和米—4直升機組,擔任空運原子彈的任務。

成鈞命伊爾—14機組會同科研人員根據原子彈分散裝箱,保持機艙內一定的溫度、濕度、防震、防碰撞技術要求和每個箱子的體積、重量,用石頭裝在箱子裏在機場進行模擬試飛,試飛結果認爲完全符合技術要求,然後按箱子的編號次序,謹慎小心地往飛機上搬運,按預先設計好的箱子位置擺放,並進行固定捆綁處理。箱子裝機後檢查各項指標係數符合要求,成鈞才命伊爾—14飛機從預定機場起飛,安全飛到目的地。

原子彈運到後,按編號次序卸載,經科技人員檢查後,采取保密措施,待命空運到試驗場區。4月5日核試驗委員會命令裝箱的原子彈空運到某機場後,由機場的直升機再分批空運到核試驗場區鐵塔下,空軍到此圓滿完成了原子彈空運任務。

10月16日下午15時30分,成鈞命伊爾—12空中取樣飛機,準時到達試驗場區,在指揮所領航員引導下,3次穿過蘑菇烟雲。每一次穿過烟雲,成鈞通過領航員詢問空中情况。空中取樣飛機完成取樣任務降落後,經過洗消,即將取樣成果運送北京,成鈞這時才松了一口氣,肩上好象卸下了千斤重擔。

接著是準備組織飛機空投原子彈試驗。1964年11月成鈞在蘭州參加一次核試驗會議,在這個會議上成鈞建議擴建馬蘭機場,以便明年執行核試驗任務時,能進駐殲擊機、運輸機等部隊,執行空中取樣、接送來往人員、防空戰備等任務,並作爲轟炸機在試驗場區進行投彈訓練的備降場和正式空投原子彈時,萬一試驗場區天氣不好返航,將馬蘭機場作爲帶彈降落的備降場。核試驗委員會當即决定由核試驗基地負責擴建馬蘭機場,進行突擊施工,保證明年4月完工能使用。會後,成鈞將空軍某團副團長李源一、大隊領航主任於福海等人找來,跟隨他和張愛萍副總長乘飛機到核試驗基地指揮部去,爾後又派惲前程領著李源一、於福海等飛行人員坐著飛機在羅布泊試驗場區上空飛了幾圈,從空中看投彈靶標,接著又坐汽車到實地勘察兩三遍,最後選定第一次塔爆中心南側5000米處、一個較爲平坦的點,爲空投原子彈靶標位置。當他們向成鈞副司令彙報時,成鈞拿起標好的地圖,審視了好幾遍,還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才笑著說:「這地方是你們自己選的,既然你們滿意,我當然也就只好劃圈了。」其實這是成鈞率領的空軍工作組和飛行人員的不謀而合,共同選定的轟炸靶標的位置。

1965年2月,成鈞和空軍政委吳法憲率空軍核試驗工作組一行人,乘飛機到空軍預定參加核試驗部隊的駐地,下達空投原子彈試驗任務。他們宣布了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於用飛機投擲原子彈試驗的决定。並宣布這次空投原子彈的任務交給李源一(領航員於福海)、徐文宏(領航員趙承業)兩個圖—16機組,李爲正式機組,徐爲預備機組。會後,這兩個機組駕機到綜合試驗基地,進行空投原子彈訓練。

4月28日,根據核試驗總指揮部决定,爲檢驗各參試單位的工作情况,進行一次模擬空投原子彈的總預演。李源一機組駕駛圖—16型轟炸機,在靶標上空投了一枚與原子彈重量、外形相同的「冷爆彈」,爆點距靶心96米(要求在100米以內),預演成功大大增强了參試人員的信心。當時成立了第二次核試驗委員會。張愛萍爲主任委員,成鈞等9人爲副主任委員。

5月14日,空投核試驗正式開始,李源一機組駕駛掛載著原子彈的飛機飛向靶標,上午9時59分10秒,領航員於福海將原子彈投下,爆炸高度500米,當時在現場指揮所坐鎮指揮的成鈞副司令員,通過無綫電對空台興奮地對空中飛行人員說:「周總理剛剛和指揮部通過話,總理讓立刻轉告你們,他說:「你們工作很好,祝你們安全返航,回去很好總結經驗」。

成鈞在組織指揮空軍部隊參加核試驗進程中,從選靶場、設置效應區到投彈訓練、氣象保障、防化洗消、現場指揮等等,每一個步驟,他都兢兢業業,日夜操勞,爲新中國的核試驗作出了重大貢獻。

(惲前程、陸文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