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綫起義:淮海戰役的第一個大勝利

導語:1948年11月6日我軍發起淮海戰役。戰役開始的第三天,即1948年11月8日,前綫突然傳出一條震驚全國的爆炸性新聞:國民黨第三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率領兩個軍三個半師2.3萬餘人突然起義,極大地影響了戰局的發展。後來,粟裕曾對此指出:如果再晚四個小時,放走了黃百韜兵團,那淮海戰役的結果就可能不一樣了。1948年11月18日24時,毛澤東在爲中央軍委起草發給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的電報中說:北綫何、張起義,是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贊揚這次起義「極有助于革命戰爭的發展」。

周密籌劃,準備潜入敵營,

與特別黨員張克俠、何基灃

秘密接頭

濟南戰役勝利之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總結幷高度評價解决國民黨重兵集團的兩條基本經驗:一是「攻濟打援」的作戰方法;二是爭取國民黨軍隊舉行戰場起義。正如朱德總司令所說:「吳化文的起義,我們不能過低估計,對我們攻下濟南起了相當作用。今後的作戰,就是需要有這樣的起義。」

中央的上述精神,特別是朱德的這段話,對于我軍在淮海戰役中大力開展隱蔽鬥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華東局常委、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在華東局所在地山東益都與華野第十三縱隊政治部聯絡部長兼民運部長楊斯德會面,布置下一項非常緊迫而重大的使命。舒同對楊斯德說:「濟南戰役後,下一步華野和中野要一起打一個大的戰役,殲滅以徐州爲中心的劉峙集團。爲了配合這次戰役,要秘密策動駐在徐州東北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的部隊在戰役開始時起義。你的任務是以陳毅司令員和華東軍區代表的名義,去向第三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張克俠、何基灃傳達陳總的指示。他們二人是黨中央直接掌握的關係,可以通過他們瞭解我們黨以往在該部工作的情况。摸清該部高級將領的態度,爭取該部臨戰時一部分或大部分起義。」

不過,舒同對楊斯德仍然有所保留,幷未和盤托出,例如他只講張克俠、何基灃是黨中央直接掌握的上層關係,而未一語點破他們二人是長期潜伏在敵營的中共地下黨員;再如戰役的名稱叫淮海戰役也未直接點明。

楊斯德立即趕往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向參謀長陳士矩領受具體任務。陳士矩對楊斯德交代說:戰役的關鍵是必須從中間截斷,决不能讓黃百韜和丘、李兩個兵團猬集到一塊。如此就可以形成對黃百韜兵團「關門打狗」的態勢,就可以穩操勝券,全殲該兵團,勝利完成戰役第一階段的任務。國民黨第三綏靖區的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共有4個師,總人數3萬人,部署在賈汪、台兒莊等運河沿岸,是徐州劉峙總部和黃百韜兵團北面的屏障,擋住了我軍南下的去路。如果他們負隅頑抗,我軍南下受阻,就會耽誤時間。如果放跑了黃百韜兵團,讓他逃到徐州和丘清泉、李彌搞到一起,那就麻煩了。將來戰役一發起,我們主力部隊將迅速搶占運河各個渡口,我們從來是把軍事打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予以考慮的。你這次去第三綏靖區,如能讓張克俠、何基灃率領該部陣前起義,去掉這只「攔路虎」,勢必大大加快我軍南下的速度,這對完成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接著,華野敵工部門與楊斯德研究了潜入敵三綏區的具體工作方案,包括所走的路綫、途中準備利用的聯絡點、打入敵營後首先接觸的對象,以及張克俠、何基灃的長相、特徵、性格、脾氣、經歷、上下左右的關係,三綏區部隊的歷史沿革……這不僅是爲了工作的勝利,而且關係到楊斯德個人的生命安全。

張克俠敵營臥底20年,

擢升至中將而未被識破真身份

楊斯德潜入徐州後,在敵工幹部孫秉超陪同下與張克俠會面。張克俠沉穩、老練,考慮問題周密細緻,話不多,但每說一句都經過深思熟慮。這是張長期潜伏敵營鍛煉出來的。

張克俠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進入馮玉祥部隊。1927年春到莫斯科留學,進入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張克俠離開蘇聯回國,臨行前,通過同學張存實提出要求入黨,黨組織希望他回國後繼續爭取。一年多以後,張存實來信通知張克俠到上海與黨組織接頭。過了一些時間,黨組織派人正式通知張克俠:「中央已批准你爲共産黨員,是特別黨員,你不要與地方黨組織發生關係,不要隨便向人暴露你的黨員身份,要嚴守黨的秘密,遵守黨的紀律。」還給張克俠規定了與黨秘密聯繫的方法,確定他寫信時使用的假名叫「張光遠」。

1946年初夏,張克俠趕赴南京與周恩來在馮公館附近秘密會面。他們同乘一輛汽車,張克俠跨進汽車,坐在周恩來身旁,汽車迅速開動。張克俠在車上向周恩來彙報了徐州地區的情况。周指示張:「現在,要多向蔣軍官兵,特別是那些高級將領和帶兵的人,說明我們黨的政策,指明他們的出路。蔣介石是一定要打內戰的。他要打,我們陪著打。我們不但在戰場上狠狠回擊他們,也要從他們內部打擊頑固派,爭取策動高級將領和大部隊起義。這樣,可以造成更大聲勢,瓦解敵人的士氣。」

張克俠還向周恩來彙報說:「我所在的第三綏靖區部隊,和我相處很久,彼此都很熟悉和信任,一旦需要,他們是會聽從我的命令,服從我的調動的。再說,大多數官兵都認識到跟國民黨走沒有出路,起義是有基礎的。只要黨下命令,我可以保證隨時起義。」張克俠還向周恩來提出請求,希望黨派聯絡人員前來協助自己開展工作,以保證起義的順利進行,幷能妥善處理各種複雜的情况。

周恩來表示贊同,幷說會通知陳毅同志派人和你聯繫。事後,周恩來很快向華東局發了一份密電,對開展三綏區秘密工作做了指示。

張克俠率領2.3萬人起義成功後,香港一家報紙說:「張克俠自1929年至1948年的20年中,一直潜伏在國軍中,官至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他與中共的秘密聯繫一直未被識破,而且他在徐蚌會戰率部投共前曾與周恩來在南京街道上會見密談,也未被發現,可見他們的潜伏活動相當成功。」

何基灃潜伏敵營10年,

巧妙周旋,爲領導起義打下了基礎

楊斯德在徐州和張克俠密商起義問題後,張克俠提出,自己住的都天廟營房,人員來往頻繁,特務監視很嚴,楊、孫二人是外來的陌生人,目標大。爲此,二人應謊稱是南京國防部派來的。楊斯德是高參,名叫「陳惠國」;孫秉超是「高參」的秘書,名叫「李夢雲」。接著,張克俠很快給他倆搞來了國民黨軍的服裝,從而使楊、孫二人能順利出入于敵人營區。

楊斯德表示將把張克俠所談的一切帶回去向華東局和華野首長彙報。張克俠說:「何基灃副司令官住在賈汪前綫指揮所,那裏的特務也不如徐州多,比較安全,我派人送你們二人去賈汪,你們可以當面聽聽何副司令官的意見,幷看看部隊的實際情况。」

何基灃是國民黨中將,身居三綏區副司令官高位。之前,他早已成爲中共地下黨員幷在敵營潜伏了整整10年之久。

1933年喜峰口長城抗戰時,何基灃在西北軍任副旅長,率部大敗日本侵略軍。七七事變,他率領的吉星文團打響了全國抗戰第一槍,何基灃親赴前綫指揮,聲名遠播,被譽爲抗日名將。

可是,由于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何基灃率第一七九師在河北大名血戰三天兩夜後被迫撤出。何痛心疾首,仰天長嘆:「敵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抵抗政策!」他恨國民黨喪權辱國,感到報國無門,遂拔槍自戕,身邊放著一張墨迹未乾的紙條,上寫:「不能打回北平過元旦,無顔以對燕趙父老!」

何基灃後來到武漢養傷,見到了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周恩來緊緊握住何基灃的手說:「你們西北軍真不愧是抗日先鋒呀!幷熱情歡迎何基灃到延安去看看。」

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爲何基灃精心安排了一個「私訪延安」的計劃。途中何喬裝打扮,歷盡艱險,終于在1938年1月抵達延安。

在延安,毛澤東親自來到何基灃住處看望,贊揚何在盧溝橋堅决抗戰的功績,後來又請何基灃到陝北公學作報告。何基灃在延安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共産黨政策的英明,也看到了人生的歸宿。他常對人說,這次難忘的延安之行,是自己一生中關鍵性的轉折點。

離開延安前夕,何基灃鄭重地提交了一份要求加入中國共産黨的申請書。他滿懷激情地寫道:「我是國民黨部隊裏的舊軍人。過去我總認爲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人人廉潔奉公,我們的國家就會富强起來,現在懂得,沒有中國共産黨中國無望,我懇求收入我這個新戰士。」然而,黨中央幷沒有批准何基灃入黨,而是要他仍然回到國民黨部隊裏去工作。臨別之際,毛澤東親切地希望他「回去後抓好部隊,堅决抗戰到底」。

1939年1月,經中共豫南特委决定,李先念派朱大鵬前往湖北穀城吸收何基灃爲中共特別黨員。朱大鵬後改名朱軍,1955年授少將,離休前任南京海軍學院院長。筆者曾幾次訪問過他。朱大鵬當時告訴何基灃,所謂特別黨員,不過党的組織生活,黨與你單綫聯繫。何基灃表示决心聽從党的指揮,誓爲抗日救國大業和實現共産主義而奮鬥。

在艱險無比的惡劣環境中,幾次與國民黨方面鬥智鬥勇,使何基灃體會到在敵人眼皮底下做黨的地下工作,必須千萬小心,不能有一星半點的疏忽,否則就會人頭落地。

何基灃率七十七軍于1945年9月開赴徐州後,被任命爲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1946年9月,何基灃向葉劍英(時在北平軍調部工作)提出希望回解放區工作。葉劍英向他分析了時局,指出:你要求回來,這件事關係重大,我個人做不了主,要報告延安,請黨中央毛主席决定。不過,依我之見,你現在回來還不是時候,還是回原部隊爲好。你回去後,仍和過去一樣,要隱蔽好,不要暴露。到了關鍵時刻,要毅然决然領導部隊起義,到時候,陳毅同志會派人和你聯繫。

年夏,馮治安指定何基灃負責在賈汪設立的前方指揮所。不過他對何又不放心,另外成立了一個2000余人的警衛部隊,指定幹訓班中將教育長劉自珍統率,何基灃不能過問。何基灃多次領教過馮治安這一套「分而治之,背後監視」的手法,私下對潜伏在身邊的華東局敵工幹部李連城說:「他們走了也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幫烏龜王八蛋撤走,離我們遠一點更好,更有利于我們的起義準備工作。」

張克俠不止一次到前方視察,和在賈汪的何基灃見面,葉劍英曾面囑何基灃:「關于組織起義的事,你可以和張克俠商量,他是非常可靠的。」何基灃心領神會,他們這兩個中共特別黨員雖然不發生橫的關係,但彼此心照不宣,披肝瀝膽,志同道合。

一天,張克俠悄悄對何基灃說:「在此重要關頭,要應付得特別細緻、穩妥。馮治安、劉振三、王長海這三個人,各有各的打算,同床异夢。我們要很好利用他們的矛盾,秘密做好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最近馮治安向蔣介石建議,把三綏區的軍官家屬全部送到蘇州、鎮江一帶,名爲關心,實際上是做人質,以拴住大家,防止出現吳化文那樣的事件。」

此時,馮治安正在陰謀實施把三綏區軍官家屬送往江南。這一著果然毒辣,使得軍官們心挂兩頭,後顧有憂,給爭取他們起義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淮海戰役即將發起,組織三綏區部隊起義刻不容緩。華野聯絡部門派出孫秉超急匆匆趕到賈汪,向何基灃轉達黨的指示,務必儘快解决這一難題。

上年,何基灃曾派李連城到上海,將自己多年積蓄的200多兩黃金,存入英國人開設的麥加利銀行。接到黨組織的指示後,何基灃立即派李連城趕往上海取回200多兩黃金,將大部分分給軍官,讓他們派可靠人員從江南悄悄接回家屬,免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何基灃對華東局提出的起義要求表示堅决執行,認爲七十七軍是自己的老部隊,起義較有把握,五十九軍困難比較大,經過研究,確定以七十七軍的一三二師(師長過家芳是中共地下黨員)和三十七師一一一團(團長張兆芙是中共地下黨員)爲基礎,準備陣前起義,同時力爭五十九軍共同行動。

在敵人的心臟裏秘密組織起義,必須有堅强的領導核心,除了緊緊依靠張克俠、何基灃這兩個特別黨員外,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楊斯德爲負責人,成員有孫秉超、李連城、王世江、馮治中(一一一團二營炮連連長)。從此,三綏區部隊的起義準備工作就更加緊張、熱烈、隱蔽、有計劃地開展起來了。

楊斯德在10月底返回解放區,向粟裕、陳士矩進行了彙報,認爲華野領導爭取三綏區一部或大部起義的意圖可以實現。

毛澤東表揚北綫

何基灃、張克俠起義,

稱爲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

1948年11月4日,華東野戰軍發布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各路大軍自滕縣、費縣、向城、贛榆之綫向淮海大地全面推進。4日下午3時許,楊斯德和孫秉超秘密潜入運河北岸的國民黨軍防區,直奔賈汪而去。

楊斯德、孫秉超來到後,向何基灃傳達了華野首長的指示,要求三綏區兩個軍在淮海戰役發起時起義,讓開運河防綫,幷力爭控制運河綫上的韓莊、萬年閘、台兒莊等處橋梁,確保我軍迅速而順利地渡河南下。何基灃即表示起義沒有問題。但韓莊橋、台兒莊橋似難保證控制在手,因馮治安可能下令換上他的親信部隊守橋。

經過徹夜密商,確定了起義時的聯絡方式、夜間識別記號、警戒問題、集中地點和起義後部隊的行動路綫、防特自衛以及我方派進去的幾位聯絡幹部的位置,幷商定要以最大努力奪取各座橋梁。還確定起義部隊聯絡口令爲「楊斯德部隊」,夜間反穿棉衣,手電筒明滅三次。

起義的準備工作進入了最後階段。

11月6日,楊斯德正式通知何基灃:淮海戰役即將發起。準備工作到了最後階段。

7日晚,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全綫出擊。由于楊斯德事先派人和華野七縱取得聯繫,以軍事壓力迫使五十九軍就範,七縱兩個突擊團冒著濛濛細雨開始了渡河戰鬥,很快搶占了月灣河大橋,殲敵兩千餘人,占領了南岸有利陣地。另一個主力團迅速搶占萬年閘南北兩座大橋,突破了運河防綫,全殲五十九軍一個營,迫使敵軍撤至南岸。

馮治安得到報告後恐慌异常,嚴詞斥責五十九軍,下令限時奪回萬年閘,否則,將對軍參謀長劉景岳和崔振倫、楊幹三兩位師長「軍法從事」。

在這種前有强敵後無退路的情况下,五十九軍部分軍官驚恐异常,經孟紹濂趁勢引導,耐心說服,劉景岳、崔振倫、楊幹三和軍部各處處長均同意起義。何基灃及時趕到五十九軍軍部,向在場軍官講了話。

五十九軍是張克俠的老部隊,而張克俠此時尚被馮治安「軟禁」在徐州。7日晚上,馮治安公館裏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正在召開。突然電話鈴聲大作,何基灃從賈汪前綫要張克俠講話,張克俠接過電話機,何基灃只說了一句話:「有人要和你講話。」隨即從電話傳來了楊斯德的聲音:「請張副司令儘快趕到前方,越快越好。盡最後的努力爭取馮治安能一同前來……」

電話機正對著會議室的大門,開會的人都屏聲斂息靜聽張克俠打電話,這時從前綫傳來的每個信息,都關係著他們的身家性命。

張克俠一聽就明白起義的時刻到了!但他深知此時此刻處境十分危險,稍有一點疏忽,事情敗露,全局就可能遭到無法彌補的損失。于是他緊貼電話機,只輕聲說了一句話:「現在正在開會,會後爭取早去。」

嗅覺特別靈敏的參謀長陳繼淹一直盯著張克俠。張克俠剛放下電話機,他急忙追問:「什麽人打來的電話?前方發生了什麽事要你前往?」

張克俠說:「是何副司令官的電話,前方很緊張,要我早一點去。」

這時馮治安正在一家高級飯店裏宴請丘清泉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直至夜間12點多才回到公館。他詢問了會議情况,說什麽也不同意張克俠去前方,他自己當然更不同意去前方指揮。

天色微明,張克俠帶了一名親信隨從,乘上吉普車直向徐州北門疾馳而去。當時徐州已戒嚴,等候出城的車輛和人群正擁塞在栅欄口。趁混亂之際,張克俠命令司機直開到哨卡口,隨從副官大聲說:「司令官有急事去前方!」哨兵一看車內端坐著一位堂堂中將,立即放行。

張克俠沖出牢籠順利到達前方,掃除了起義的最後一道障礙,五十九軍的主要軍官上午已和楊斯德見了面,經楊曉以利害、闡明政策,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見。看到張克俠來到,他們進一步消除了顧慮。

爲了防止不測,何基灃、張克俠和楊斯德磋商後,决定將原計劃在11月8日中午12時起義的時間,提前兩個小時,幷派人與我前方部隊聯繫,請他們繼續前進,以防止三綏區部隊中的不堅定分子逃跑。

1948年11月8日上午10時,國民黨五十九軍兩個師、七十七軍一個師和一個團共23000人,高舉義旗,在陣前光榮起義。

這次起義,使徐州北面門戶洞開,爲我軍一舉開放了台兒莊至微山湖的運河防綫,迫使掩護黃百韜兵團西撤的李彌兵團回防徐州,從而又讓開了不老河防綫。這樣,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主力就在沒有敵人火力威脅和河川阻隔的情况下,順利南下,迅速截斷了黃百韜兵團西逃之路,使黃兵團成了瓮中之鱉。

在談到何基灃、張克俠率兩個軍起義這一壯舉時,粟裕曾經指出:如果再晚四個小時,放走了黃百韜兵團,那淮海戰役的結果就可能不一樣了。1948年11月18日24時,毛澤東在爲中央軍委起草發給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的電報中說:北綫何、張起義,是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贊揚這次起義「極有助于革命戰爭的發展」。

起義部隊後來被編爲兩個軍,稱爲「一一八部隊」。何基灃、張克俠分任軍長,開赴安丘、諸城一綫,以防止青島國民黨軍趁我山東解放區兵力空虛之際前來進犯。爾後又開赴黃河一綫布防,阻止華北國民黨軍南逃。他們出色地完成了這兩次任務。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華東野戰軍改爲第三野戰軍,縱隊番號撤銷,改爲軍。賈汪起義的部隊奉命整編爲第三十三軍和第三十四軍。張克俠任三十三軍軍長,何基灃任三十四軍軍長。起義將領孟紹濂、過家芳、楊幹三、崔振倫等,分別任副軍長、師長,參加了渡江戰役和寧滬杭戰役,爲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夏繼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