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牛進口能給臺灣帶來什麽

8月28日,民進黨當局閃電召開記者會,宣布臺灣開放進口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自2021年1月起開始實施。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輿論反彈。

放寬進口顯露雙標嘴臉

「是否放寬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牛進口」一直是藍綠攻防的主要議題之一。2012豐6月,爲重啓中斷五年之久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談判,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擬允許含一定量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遭到民進黨强烈抵制。綠營發動大規模抗爭活動,蔡英文親率民進黨籍縣市長「串聯」抗議;立法機構民進黨黨團發動「甲級動員」,展開封殺國民黨版開放美牛案的强力抗爭行動,霸占立法機構長達五天四夜,開啓「夜宿議場」惡例;民進黨籍民代甚至發動豬農到「農委會」砸糞抗議。民進黨當時義正言辭地批評國民黨傷害民衆健康,要求「瘦肉精必須零檢出」,並稱「如果『政府』做不來,就下臺」。

然而,隨著蔡英文勝選幾率增大,民進黨的調門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2016年1月,蔡英文在辯論會上「大鬆口」,表示美豬「可以比照日韓品質檢驗標準進口」,爲開放美豬進口提前做鋪墊。同年4月22日,台准「農委會」主委曹啓鴻宣稱「沒有能耐不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引來島內各界駡聲一片,輿論紛紛譴責民進黨「選前大騙票,選後大變調」的政治詐騙。

而此次放寬美豬牛進口的「辯詞」是「時空環境已變並基於臺灣的整體利益與戰略發展考慮」。然而,臺灣「農委會」在預告修改行政命令的內容中,對於涉及人體風險評估、産業經濟評估、受衝擊産業補助配套及開放的肉體是否包括瘦肉精含量極高的內臟等相關政策的信息仍缺乏明確答案,一意孤行的同時却無法回應民衆關切。

此外,蔡英文當局在決定開放美豬牛進口一事中,繞過立法機構審查,直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政策,且整個運作過程只在高層中進行,全部保密,鮮有人知,既沒有做好民意溝通,也沒有向立法機構報告,更沒有委請相關機構和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就匆促宣布開放,連一些民進黨民代也是事後才知,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黑箱操作」,充分表明民進黨長期以來所倡導的「民主」只不過是一紙空文,暴露了民進黨當局「假民主」的本質。

輿論難平,「豬」事不順

自蔡英文當局宣布開放美豬牛進口後,島內輿論一片嘩然。根據8月31日《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民調結果,有高達74%的民衆並不認同民進黨當局以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來作爲簽訂「台美經貿協議」的條件,而且近半數民衆對此抱持强烈的否定態度。據9月3日台媒TVBS民調顯示,有高達64%的民衆表示不贊成,僅22%表示同意,不贊成的大幅度地明顯高於贊成者。

臺灣民衆如此堅決地反對,有兩大原因:

一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民衆健康無法保證。近年來,臺灣食品安全不斷出現問題,有關食品安全的議題時刻牽動著島內民衆最敏感的神經。美豬含有的瘦肉精雖然毒性低於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瘦肉精添加物,但過量攝入瘦肉精則會對人體機能造成巨大的損害。

豬肉是臺灣地區民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臺灣民衆不僅攝取豬肉比例高,而且由於其飲食習慣與歐美、日韓不同,喜食豬內臟等部位,而這些部分瘦肉精含量更高,更加劇了健康風險。

二是本地産業遭受衝擊,臺灣豬農利益受損。在臺灣,養豬是重要的經濟産業,規模約有700-800萬頭豬,目前臺灣豬肉自主率約在85%至90%,部分靠進口補足缺口。由於美國豬肉具規模經濟及價格優勢,若允許大量進口勢必嚴重衝擊台産豬肉的市場占有率及競爭力,必將對高成本的臺灣豬農造成嚴重衝擊。相關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臺灣生豬産業生産總值約占農業生産總值的14%—17%,連續30年位居農産品單向産業第一位,占畜牧業産值的50%,是畜牧業産值單向産業重要貢獻力量,由此,臺灣地區生豬産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分析人士指出,若開放成本較低的美豬進口,將對島內養豬産業産生直接影響,年經濟損失至少高達143億元新臺幣,短期內可能造成結構性失業,加之島內從加拿大等國「零檢出」豬肉的進口量持續增加,開放美豬進口,會讓原本在産業保護政策_蔔就黨爭力不足的養豬産業更加雪上加霜。

不僅是島內民衆反彈,臺灣各縣市也加入到反對的隊伍之中。8月30日,爲應對民進黨當局的行爲,全台約10個縣市自行修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規定嚴禁瘦肉精肉品進入當地市場,否則最高罰款2億元新臺幣。目前,包括臺北、台中、桃園、彰化、宜蘭、新竹、嘉義、雲林等縣市均規定豬肉中瘦肉精「零檢出」,相關民間團體也準備串聯上街抗爭。

民進黨當局的行徑當然也遭到國民黨的强烈抵制。國民黨已經發動「捍衛臺灣豬,美豬不要來」全台各縣市食安第一階段聯署,串聯22縣市議會黨團,抗議蔡英文當局開放美豬牛進口。各縣市積極響應,已有上萬人參加聯署,並呼籲全台民衆共同捍衛自己的健康。此外,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也不排除以阻撓總預算的方式進行反制。

緊貼美國,企圖與大陸「脫鈎」

蔡英文當局如此急切地開放美豬牛進口,有著深刻的經濟和政治考慮。

一是以此作爲與美國簽訂所謂「自由貿易協議」的條件。民進黨上臺執政之後,在經濟上始終聚焦「脫鈎」大陸,並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並强化所謂「美•台關係」。而美國曾公開表示,臺灣想要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就必須開放美豬進口。蔡英文此舉顯然是在換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機會,還想在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議題上獲得美國的支持。如果臺灣借機加入區域整合機制,便可通過經貿流通持續强化「美台關係」。

二是以此作爲特朗普幫助其連任的回報。蔡英文獲得連任,美國在背後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特朗普2019年底簽署「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刻意稱大陸「干預」臺灣「大選」,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提交相關報告,以立法的形式介入臺灣選舉,這$成爲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重要選舉資産之一,也是蔡#文在年初結束的臺灣「大選」中大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美國大選正進入白熱化階段,蔡英文此時宣布開放美豬牛進口,無疑給特朗普注入了一劑强心劑。因爲養豬業是美國若干農業州的重要産業,臺灣也是美國第六大農産品出口目的地、美國農産品人均消費額第二大海外市場,打開臺灣農産品市場始終是美國的强烈訴求。此次開放美豬牛進口能够進一步擴大美國養豬業的市場,給美國農業帶來巨大的收益,特朗普也可憑藉農産品貿易獲得農業州的政治選票,爲其連任美國總統打下基礎。

三是以此作爲「倚美抗陸」,與大陸「脫鈎」的砝碼。開放美豬牛進口是以犧牲臺灣民衆健康和臺灣豬農利益爲代價的不義之舉,其目的就是迎合美國並與大陸「脫鈎」。一直以來,擺脫對大陸的經濟依賴是蔡英文當局的重要目標,除了進口美豬牛外,台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還攛掇「美國在台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台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大陸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包括進口美豬牛在內的種種迹象都表明這是在向大陸發出「産業脫鈎」的强烈信號。

此外,《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已於9月12日到期,在協議執行的10年裏,臺灣取得539項産品零關稅,節省了臺灣出口商2000億元新臺幣關稅,但民進黨却無視這個現實,爲了一己政治私利,不斷配合美政府演出「反中」,又不斷推動「台獨」,給兩岸關係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民進黨當局拿民衆健康做政治買票的手段不僅沒有給臺灣人民帶來安全,還違背了其口口聲聲高喊的「民主」,更犧牲了臺灣人民的利益,其挾洋自重、「倚美抗陸」的企圖害人害己,終將破碎。

(范趙英、陳冠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