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越快越好嗎

如今步行被公認是最簡單最經濟的運動方式,尤其在中老年群體中,「飯後走一走」已然成為新風尚。然而走路不注意方式,也會傷害身體健康。講究程序,科學健走才能對身體有益,避免損傷。

健走是介於散步和競走之間的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與跑步、打籃球、游泳等激烈的運動相比,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鍛煉選擇。對於沒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不分性別、年齡。

經常堅持行走鍛煉,可以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的患病幾率,還可以促進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有效增強免疫力。值得一提的是,想減肥的人可以通過行走達到塑身的效果,而且不會像其他運動那麼疲勞。所以,晚餐過後,大街小巷裏總能看到不少快走的身影。

姿勢很重要,心率有公式

健走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頸與肩放鬆,抬頭挺胸,手跟着步行速度左右擺動;腰背要直,稍微收腹;行走時身體微微向前屈。保持腳跟着地、腳尖蹬地的姿勢。

健走應保持什麼速度?王紅星主任特別帶來一個權威且簡單易計算的公式:進行過程中,人體的最佳心率應是:180減去自己的年齡。大眾可以通過佩戴專門計算心率的設備來得知心率,並作出適時調整。

專家建議每次健走30分鐘左右,當達到微微氣喘、心跳加快,但還能說話交流的狀態時,能量消耗是普通走路的10倍以上。

預防運動損傷,注意幾點

健走對於一般人群有一些注意事項,對於慢性病患者,同樣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具體來說,健走前,一般人群或者慢性病人群必須要注意進行一個熱身運動,以平時步行的速度先走5-15分鐘,這樣能夠讓身體「熱起來」,同時還能夠對關節、肌肉進行一些拉伸,避免運動損傷;在健走時,一定要注意強度、幅度等等適合自己、量力而行。

健走結束後,逐漸減速步行,進行20分鐘左右可以促進和恢復我們肌肉和整個身體到一個常態,同時也能避免肌肉酸痛。

健走時,裝備或各方面的支撐條件也要注意。比如鞋子,建議穿比較軟或者比較舒服的鞋,避免磨腳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傷。衣物儘量要選擇易乾的、比較吸汗的材質,這樣運動後,熱量能快速流失。一定強度的健走之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

此外,有慢性疾病以及年紀較大的人群,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準備一些藥物,為了確保安全,提倡有同伴同行,如果發生情況,可以及時應對。

最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強度循序漸進,貴在堅持,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特別是老人,建議健走前跟自己的醫生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