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新常態:從備戰打仗出發

備戰打仗的實戰化訓練已逐漸從紙面的宣傳走向現實,成爲中國軍隊經常性的一項工作。

「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防實力與之相比還不匹配,需要加快軍隊現代化,確保强軍征程」。

2020年11月26日國防部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任國强回答記者提問,解釋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時如是說。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會提出,到2027年中國要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這是建黨、建國「兩個百年」後,中共領導人提出的第三個百年目標。

北京有軍情人士分析稱,軍隊建設的第三個百年目標,時間節點是2027年,在建黨100年之後、建國100年之前,顯見軍事高層對軍隊建設有過認真籌劃、通盤考慮。在歷經數年軍隊調整改革後,軍隊各項事務已趨向有序正規發展,軍隊建設步驟高度統一,方向更爲明確,目標更加細化,即對標世界一流軍事强國,建設與自身經濟發展相匹配的軍力。

世界軍力排名比拼,靠的是實戰化的訓練水平,奔著這一新定的目標,中國軍隊正以清醒的認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比學趕超。2020年,軍隊如期完成2019年國防白皮書發布的機械化成軍的預期目標,這支機械化、半機械化的大國軍隊也正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備戰打仗的實戰化訓練已逐漸從紙面的宣傳走向現實,成爲中國軍隊經常性的一項工作。過去的一年,從西沙、南沙,到黃海、渤海,三軍聯訓,軍號聲聲,炮聲隆隆;海軍聯合編隊繞台航行到穿越宮古、巴士海峽的第一島鏈,遠赴印度洋海域,其訓練區域愈加擴大,訓練方向更爲收放自如,近遠海訓練已經實現常態化、體系化和實戰化。

二十年磨一劍

「能打仗、打勝仗」是近年來軍方耳熟能詳的一句宣傳語,與軍改的步驟相匹配,有關軍隊作訓條令的頂層設計制度出爐。2020年11月13日,中央軍委正式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下稱《綱要》),强調發布此《綱要》旨在「强化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幷明確聯合作戰指揮、作戰行動、國防動員等重大原則和基本程序。

北京軍事專家指出,這是中國軍隊新時代作戰條令體系的頂層法規,其重要性不亞於解放軍的三大條令,重在宏觀指導上明確聯合作戰組織實施的基本問題及統一作戰思想、厘清權責程序、指導作戰行動。作爲軍訓和作戰打仗的綱領性文件,聯合作戰《綱要》的頒發實施,可佐證解放軍軍訓變革規劃的靴子正式落地。

這一夢想的付諸實施,足令軍內相關高層、軍事學者翹首以盼了二十餘年,可謂二十年磨一劍。

1987年下發給最高軍事智囊機構國防大學和軍科院相關將軍案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學綱要》一書中,正式出現聯合作戰概念。對於剛完成百萬大裁軍,還處於騾馬化裝備的中國軍隊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軍事術語概念。在南中國邊疆進行的中越戰爭已接近尾聲時,從革命戰爭年代過來的將軍們擅長的還是集團衝鋒,但放眼歐洲諸國,三軍合成化的聯合演訓已成爲軍隊訓練大綱的一部分。

海灣戰爭的發生對中國軍隊高層是一次頭腦風暴式的洗禮,外科手術般的合成化軍事打擊力量令人吃驚。有人說,自此,中方軍事謀略核心蘇式建軍思想開始轉型,轉向以當代戰爭爲師。1996年3月,在臺灣海峽首次進行「聯合96」三軍演習,解放軍對外宣稱,積累了高技術條件下聯合作戰指揮的經驗。

1999年1月8日,中央軍委頒發了第一代《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戰役綱要(試行)》,該綱要對聯合作戰問題作了系統全面的規範,確定了解放軍基本作戰指導思想,提出了聯合作戰基本原則,明確未來聯合作戰的主要樣式、基本戰法和聯合戰役保障的任務、措施,規範了聯合作戰的體系、指揮編組和各軍種戰役軍團的任務與運用以及信息作戰等問題。

有軍事專家透露,軍委同時還頒發了陸、海、空和二炮戰役綱要及戰役後勤保障綱要,這些作戰法規和理論專著的完成將解放軍聯合戰役學發展到新的階段。

「如果把機械化戰爭中的聯合作戰稱爲舊聯合作戰,高技術局部戰爭以信息爲核心稱爲新聯合作戰,相比之下兩者作戰空間、作戰力量、作戰指揮體系、作戰保障和作戰一體化程度都不同。」上述軍事專家稱,這是軍方首次以作戰法規的形式,對解放軍戰役的指導思想作了統一。此後軍內有相當多的學者、專家出版專著論述聯合作戰,軍事思想一度活躍。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一名不願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江澤民任軍委主席時,軍隊方面也組織多個版本的軍隊改革方案,呈送中央,要求改革現有的作戰部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後勤保障體制等,以適應新的戰役指導思想。

「但軍改牽一髮而動全身,真正推進各方困難重重。」該專家表示,十八大後,才真正對軍隊領導指揮體系、軍隊組織形態進行革命式的重塑,走出了新時期國防與軍隊現代化建設改革的重要關鍵一步。

2015年年末,被喻爲「中國60年來最大的一次軍事改革」正式啓動,按照劃定改革的時間表和改革的總目標,到2020年爲止,軍隊要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

「眼下來看,軍改的成果已經落地,新領導力量、指揮體系正在發揮效用,這也爲聯合作戰演訓的全面推進鋪平了道路。」國防大學專家表示,新老版本的聯合作戰綱要,前後歷時20來年,才真正實施,可見改革的艱辛和曲折。

實戰化訓練常抓不懈

解放軍修訂《綱要》,台海對岸有新解讀。

台「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撰文指出,解放軍旨在完善新一代聯合作戰條令、聯合作戰政治工作規定、聯合作戰後勤和裝備保障綱要等基本制度,彌補在信息化、組織、訓練與準則等方面的不足。借此提升遂行大型島嶼聯合進攻作戰、對台速戰速决的能力。

《綱要》只是一個解放軍加强實戰化訓練的有力注脚,在過去的一年裏,臺灣方面真切地感到來自海峽對岸軍事實力的諸多威懾力。「武漢疫情蔓延期間,臺灣海峽上空亦不平靜。」這是臺灣媒體2020年2月的一則消息,稱解放軍在2月9日至10日,在24小時內連續派出轟6及殲11等軍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繞臺灣島嶼飛行,幷於10日短暫逾越海峽中綫。

從備戰打仗出發,貼近一綫開展實戰化訓練,是2020年以來,解放軍軍事訓練的新常態。在指揮員訓練、跨區演練、遠航訓練、基地對抗演練、模擬演練等方面,軍方敢於從難從嚴,動真格真抓實訓。

自2012年習近平就任中共領導人以來就不斷推動軍隊改革,一系列改革中,除在軍隊領導體制、組織編制、後勤保障、軍民融合等方面有重大調整外,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强調實戰化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戰化訓練成爲習近平治軍的重要關鍵詞。

爲精准推進軍隊的實戰化訓練,解放軍常以美國、俄羅斯等國的軍隊爲借鑒對象。例如觀察美軍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以低傷亡的代價獲得戰果,除了美軍擁有優勢武器裝備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時注重實戰化訓練,尤其是美軍通過模擬訓練、基地化訓練、一體化軍事訓練以及實戰化的聯合實兵演習,以達到「像作戰一樣訓練,像訓練一樣作戰」的目標。

俄羅斯方面,解放軍注意到俄軍從訓練體制、訓練內容、訓練設施和訓練强度等方面對訓練體制進行系統改革,以構建實戰化訓練體系。特別是在戰爭中需要什麽軍隊就訓練什麽的認識下,摒弃在某一時段開展訓練的傳統,而開始實施全年全訓、常年備戰,幷計劃將現有的多個綜合訓練基地整合爲多功能綜合訓練中心,進一步完善實戰化訓練設施。

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稱,解放軍進一步現代化,建構了許多現代化武器及强調聯合作戰,但由於長時間沒有打過仗,是一支沒有經過檢驗的軍隊。

從實際情况來看,解放軍從1979年中越戰爭後,基本上就未參與過大規模戰鬥,在近40年未打仗的和平環境中,和平積弊已滲透到軍隊的方方面面,不下决心挖根除弊,打起仗來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因此,戰鬥精神的培育也是軍方常抓不懈的方向。軍方强調,和平積弊背離打仗根本指向,偏離實戰實訓要求,而防治和平積弊,實戰化訓練是一劑良方,也是破除和平積弊的治本之策和現實檢驗,尤其要落實以戰領訓、爲戰而訓的練兵指導,用戰鬥姿態做好準備,用打仗思維計劃訓練,用實戰標準檢驗成績。

2020年年初以來的軍事演訓,不像以往零打碎敲,而是連點成面,從東海沿綫、南海西沙,到黃海、渤海海域,一字排開,跨區投送參演的都是一色諸軍種合成化部隊。海空軍編隊穿越第一島鏈、繞島以及在陌生海域航行也已成爲軍方的實戰化演訓科目。據臺灣軍方公布的資料指出,一年多以來,中國軍機已經頻繁繞台飛行高達23次。

「全面加强實戰化訓練,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2020年11月25日召開的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習近平出席會議幷做如上表示。習在多個場合提出對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基本要求,推動全軍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重點推進實戰實訓,推動全軍範圍的科技大練兵熱潮。

習近平還親率軍委高層爲會上受表彰的10個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23名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頒獎。以往,每逢軍事訓練和軍隊改革重要會議,習必躬身親臨,可見重視軍事訓練之一斑。

首提百年建軍目標

中共十九大給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明確規劃是,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如今,中共十九届五中全會又提出「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有北京軍事專家表示,軍隊建設在軍改結束後,從上至下已經實現有序管理,形成了短、中、長期的發展目標,由此劃出一條更爲清晰的强軍路徑。專家估計說,到2027年,解放軍將打造成爲一支初步實現現代化的軍隊。

軍方高層提出近期奮鬥目標,也是與國際慣例接軌。比如,美國陸軍制定2028年發展戰略,提出到2028年,美國陸軍將在聯合、合成、多域和高强度衝突中,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面對任何對手都能做好部署準備,爲作戰贏得决定性勝利。

美海軍負責C4ISR發展的司令部——空間戰與海戰系統司令部發布了2018-2027戰略構想。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布的《2017年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規劃》,提出在2017至2027年間,海軍陸戰隊將擁有海軍第5代飛機的大部分機型。

俄軍同樣明確了2027年的建設發展目標。2017年底,剛剛結束在叙利亞的軍事行動,普京總統簽署了《2018—2027年國家裝備發展規劃》,俄將撥款20多萬億盧布用於裝備陸軍、空天軍和海軍,購買新式武器,以及升級現役作戰裝備,其最低目標是在2021年前使現代化武器裝備比例達到70%。

上述專家表示,因爲種種原因,解放軍軍事革新的步伐雖然相對較晚,但後來者居上,此番確立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實際上是對標世界一流國家軍隊軍力,知己知彼,取長補短,努力實現軍事革命的「彎道超車」。

美國蘭德公司2017年曾在一篇報告中說,中國軍隊雖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後快速進步,但研究人員忽略了解放軍長期存在的潜在弱點和短板,這些短板可能會限制其成功實施以信息爲中心的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報告提出的弱點包括:在制度上,解放軍面臨指揮機構過時、人員素質偏低、專業能力不足以及腐敗滋生等;在戰鬥力方面,後勤不濟、戰略空運能力不足、特種任務飛機短缺、艦隊防空和反潜能力不足。

不過,蘭德公司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認爲,中國在亞太和全球舞臺上的角色穩步上升。報告認爲,美軍應該對中國這種態勢做好準備,保證讓美國部隊和裝備能够迅速投放到軍事衝突熱點地區,在前沿基地展開運作,幷與盟軍合作。

中國2019年發布的國防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國防》提出:「新時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2020年11月的國防部新聞發布會上,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强表示,軍隊「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幷描繪軍改藍圖稱,「需要建設智慧化軍事體系」,「搶占世界軍事變革先機主動」。

軍人職業化元年起步

臨近2020年年底,多項事關中共軍隊將士切身利益的軍令條規密集出臺,這些法律條規醞釀長達一年半載,牽動百萬官兵軍心和隊伍穩定,也是軍隊建設發展的重要配套政策。2020年年初以來,軍銜制改革被高層定調爲年內必須要落實解决的重要目標任務,與軍銜制相關的是軍隊調職調銜、退役復員、自主轉業、離退休等軍隊改革延伸的大事。

戎馬倥偬多年後,千萬將士總有卸甲歸田的一天。1980年代軍銜制恢復後,至今未作改動,這種軍銜爲主導的軍隊人事制度,也明顯落後於形勢發展和軍隊建設需要。

軍方人士告訴記者,軍銜主導制的弊端是「一銜跨多職」,比如上尉軍銜,可以是副連職、連職和副營職,有的基層連隊年資較長的排長有上尉,也有副營職是上尉。少校軍銜對應的是正營、副團,「一職掛兩銜,一銜掛三職」職銜倒掛的情况非常普遍,給軍隊作戰指揮帶來困難。

軍人職業化改革首先要厘清糾纏多年的軍銜和職級的關係,也便於對接國際慣例,有利於各項軍改事業的順利進行。有軍情人士透露,本次軍銜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一職一銜」,以軍銜制爲主導,一個職務對應一個軍銜,譬如副軍、正軍軍銜對應少將;副戰區軍銜對應中將;正大戰區軍銜對應上將。

從2019年解放軍副軍以上軍銜套改和2020年6月團以上軍銜制改革落地政策來看,軍銜制改革推動比預期的還要順利。「原來副團、正團、副師對應的軍銜分別爲少校、中校、上校,采取的是『一職兩銜』,如果要想軍銜提升,還需要滿足軍銜年限。新的軍銜政策,新晋升的團以上軍官,只要職務提升了,軍銜也同步進行調整。」

軍內人士表示,軍銜制調整改革後的副團、正團、副師軍官對應調整的軍銜爲中校、上校和大校;而營以下軍官軍銜制也將按照「一職一銜」來推進,從排職、副連職、連職、副營職到營職,基本軍銜對應爲少尉、中尉、上尉、少校和中校。與軍銜對應的是工資福利的套改調整。據稱,軍銜制調整,讓一大撥新晋升職務的團以上軍官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

軍銜制改革是軍人職業化改革的一個端倪,已有迹象表明,在制度層面,軍人各項退役保障制度已在加快改革進程。

2020年11月中旬,《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頒布,這部法律事關數千萬現役、退役軍人利益,從徵求意見到超預期三審通過,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2021年1月1日起,該法正式實施。與之配套的《退役軍人安置條例》也在加緊制定中,有傳言會在年內發布。

長期以來,國家層面對軍隊轉業復員安置基本沿襲的是計劃經濟思維,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軍轉人員等待二次擇業,給地方政府帶來極大的壓力,也會導致軍隊人才骨幹隊伍的流失。軍情人士表示,按已擬定的軍人職業化改革舉措來看,未來幾年軍人轉業將以貨幣化安置和發放退役金待遇的形式進行。

比如服役滿一定年限的,退役後以貨幣化安置;服役較高年限的,則享受逐月領取退役金待遇;服役滿足更高年限的,可選擇退休。退役金係數和服役年限、地區、服務時期做出的貢獻直接關聯,這樣的制度設計,保證了邊海防高原等艱苦地區服役軍人的切身利益,减少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有軍轉人士稱,2020年是軍人職業化改革的元年。從已公開的《退役軍人保障法》也可看出軍人職業化改革的趨向,該部法律規定,軍士可以「逐月領取退役金」,鼓勵更多的軍士長期服役。可見這輪改革不僅是針對軍官,更是面向被稱爲「軍中之母」的衆多軍隊基層軍士骨幹力量。

有軍事分析人士認爲,這樣的安置政策有利於海軍、空軍和火箭軍等部隊技術骨幹隊伍力量的長期穩定,未來軍內三級軍士長甚至一級軍士長都將很常見,而軍人也將變得越來越趨向於職業化。如軍齡長的軍士退役後可以逐月獲得一筆退役金,留給年輕軍官的選擇,更多的可能性是轉文職、長期服役和復員。

( 鐘堅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