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職業技能人才機制打通居民職業發展通道 陳觀生

新冠肺炎疫情對本澳居民的就業帶來影響,特區政府全力從多個途徑作出適切支援。最重要的是,加強居民就業職業技能的培訓,不斷自我提升,尋找更多發展機會。據瞭解由2021年1月開始,技能人員水準類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將全面實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此舉有利煥發市場的活力,形成靈活性的人才評價機制。旨在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加快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這對本澳有著重要的啟示,需改變過往的職業技能培養觀念,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機制,為居民打通職業發展通道。

居民多不願從事職業技能工作

對於人才,大多數人關注的焦點是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如金融、科技、法律、會計、醫生等專業人才。而實際上,本澳企業最需要的人才是一般技術技能人才,如建築技術工人、飲食業、酒店業、零售業、保安及清潔服務業等,這些行業吸納了大多數的本澳居民就業。

但這些行業也是大量外僱集中的地方,因為很多本地居民已經轉向博彩旅遊業等「錢多輕鬆」的工作。去年不少從事旅遊業、的士業等的居民工作停擺,一直等待大型企業重開招聘崗位,但經濟不如預期,企業未有擴大對人資的需求,因此居民唯有往零售、酒店或餐飲業發展。但在「有得揀」情況下,大部分居民不會選擇。

為保障居民在疫情期間優先就業,政府持續調控外僱人數。截至去年十二月,全澳外僱近17.8萬人,較一九年底的近19.7萬人減少近1.9萬人,其中酒店及飲食業的外僱減幅最顯著,人數少約2成。據勞工局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外僱較一九年少約1成。去年本澳經濟滑落,大部分店舖因無力支付過多員工薪金,從而減少外僱配額。在市道未完全回暖之際,居民「冇得揀」,暫時彌補部分外僱缺口。

對於企業來說,人手不足,始終是中小企業的「致命傷」,「會呼吸的痛」。請人難,請「師傅」更難,就算請了也很容易流失;如果流失的是核心技術員工,例如是餐廳的廚師、髮廊的髮型師,凍肉鋪的送貨司機,小企業的營運就面臨癱瘓。中小企業每流失一位員工都令企業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如在棋盤上每失一枚棋子,均有可能造成「一子失落,滿盤皆落索」。

另一方面,無年青人入行致本地技工瀕臨絕種。以建築業為例,除了建築工程師、則師等專業和各類文職工種有年青人入行外,其他籃領工種(特別是泥水、範本、紮鐵、搭棚等工種)則鮮有年青人入行,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究其原因不是籃領工種薪金不高(正正相反的是籃領工種之薪金比一般白領工種為高),而是這些工作是高勞動量、苦累、工作環境骯髒、和職業形象欠佳等負面因素。實況是本地泥水技工(師傅)的平均年齡已經是50歲以上,接近或超過60歲的也很多。除了年齡大,本地建築業界員工轉職做其他職業,如博企內之莊荷、大型酒店工程部、的士等。轉職的原因是轉投工作比較安穩、環境舒適衛生、勞動量低等表面利好因素。年長的技工(師傅)多是兒女已長大,不用再受僱於建築行業的辛苦工作,或是退休、或是轉職投入服務行業(如大廈管理員),所以,技術好的和有活力的建築行業技工(師傅),可以說是瀕臨絕種。

無論本地僱員或外地僱員都希望進入博彩業或大酒店工作,而中小企業就乏人問津,原因是中小企業工資和福利方面都不能與此相比。疫情影響下,博彩業收入下滑,多家賭場貴賓廰結業,坊間有人認為中小企業可以因此而受惠,能吸納到一些本地僱員,來舒緩人資不足的需要,但是有中小企業認為在短期內不可行,原因是該批人仕長時間工作於博彩業, 是不可能馬上適合中小企業任用的; 其次,中小企業在今天經濟轉差的環境下,感覺十分矛盾,生意好的時候無人用,生意差就算有人都不敢多用,已知有多家中小企按形勢來作出內部調節,實行精兵簡政,培訓現有員工,除工作技能上和質素外,更重要的是令員工對公司產生歸屬感。

完善職業技能人才評價機制

無論如何,居民長期從事單一行業對自身發展並非好事,一旦遇到疫情影響經濟,懂得多方面技能反略勝一籌。居民需不斷自我提升,尋找更多發展機會。

勞工局早前表示,踏入2021年會繼續做好居民的就業配對工作,每月舉辦不少於3場的行業專場配對會,並以較多求職者尋找的行業為主,包括飲食業、酒店業、零售業、保安及清潔服務業等。將繼續透過「青年就業博覽會」為本澳青年提供各種就業資訊,協助其做好職涯規劃準備,促進本澳青年就業。透過推出一系列本地實習計劃和內地見習項目,當中包括以先聘用後培訓等實訓方式,助青年在職場歷練並獲得晉升機會,或以先實習後聘用方式,使其獲取職場經驗並增強就業能力。

勞工局將繼續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一如既往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波動,適時推出措施舒緩居民就業壓力,協調和平衡就業市場的供求,保障澳門居民的就業權益。

勞工局去年9月起定期舉辦針對不同行業的專場配對會,並於會前先安排行業講座,向求職者介紹行業概況,助其調整心態作轉業轉職的選擇,並教授面試應對技巧,增加獲聘機會。至2020年底共舉辦了15場行業專場配對會,有913人到場求職,共354人成功獲聘,成功率近4成。2020年配合特區政府推出的經援措施,勞工局於去年三月及九月推出兩輪「帶津培訓」,並為完成課程的學員安排就業配對,截至12月底,已有1,103名學員就業,並獲發培訓津貼。應屆大專畢業生6月起陸續投入市場,就業市場壓力增大,勞工局及時凝聚一眾社會力量,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計劃中進入企業實習的有568人,企業通過實習有意留用的有382名,最終有199名應聘。

為配合市場需求及提升市民就業競爭力,勞工局一直為業界及市民開辦不同層面且具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培訓範疇包括進修培訓、職前培訓、在職帶薪培訓、帶津培訓。培訓課程涵蓋工程維修業、建造業、工商業、個人護理及服務業、酒店及飲食業、物業管理業及運輸業等。

長期以來,技能人才被我們俗稱為「藍領」,與專業技術人才俗稱的「白領」在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職業聲望、教育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存在天然差異。通常認為專業技術人才採取普通教育方式,實行職業資格認證等評價制度,其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職業聲望更高。而採取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實行職業資格鑒定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制度的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職業聲望相對較低,職業發展「天花板現象」明顯。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技術變革帶來大量複合型人才需求,專業技術人才的操作性、實踐性需求愈發重要,技能人才的技術性、知識性需求日益增長,其核心要義為「技能人才技術化、技術人才技能化」。在此需求下,傳統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制度模式逐漸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複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其中首要任務、基礎之基礎則是打破各支隊伍之間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間壁壘,真正實現「專業」「技術」「技能」的融合貫通,搭建不同人才類型發展「立交橋」,實現兩類人才的職業發展貫通。

據勞工局介紹,由2021年1月開始,技能人員水準類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將全面實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此舉有利煥發市場的活力,形成靈活性的人才評價機制。該局將密切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配合有關制度的推行。同時,因應建築業智慧型施工的發展,亦會加強新技能培訓的合作,包括新型建築設備操作及裝配式建築方面的訓練等,從而為未來加大公共工程投入作相應的部署。

營造人人皆可成才盡其才良好環境

澳門經濟發展良好,但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人才儲備以本地人才培養及澳門海外人才回流為主,根據不同行業的人才缺口調研,本地人力資源與人才儲備均出現一定缺口。因此一直有聲音希望,澳門參考其他地區,對原有的人才引入政策作出調整。早前人才委委託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人才政策研究團隊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人才政策橫向比較」報告,瞭解大灣區九個城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人才引進政政策,這些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聚焦資金支援、住房及醫療配套、子女入學以及配偶落戶政策,例如:深圳截至2016年底,已累計引進擁有專業技術技能人才452萬人次;香港截至2017年底,累計引進人才達6.21萬人次。

但要根本解決本澳人力資源及人才不足問題,必需重視培養本地技能人才。相關工作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著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創新技術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二是重點需提升本地勞動力質量,改變居民勞動力結構。同時應優化原有的外僱就業制度及人才培養機制,嘗試吸引更多國際人才,鼓勵人才流動,避免人才空洞化。若未來制定引才政策,應首先釐清不同行業的人才實際需求,哪些專業最迫切求才,在嚴謹的數據基礎上,才有條件設立專業、透明的評審制度和制定合適配額,同時應留意人才引進的速度和時效。

三是整合現時本澳職業培訓職能,設立本地居民職能培訓中心。建議該中心有職業培訓的職能,為失業、待業和轉業的工人提供職業培訓,技術提升培訓,工商管理培訓(與學院掛鉤)等。政府應直接資助企業本地員工或東主參予各培訓機構所舉辦的 [職場技能提升] 與 [行業生產力提升] 課程,以輔助現行由市民自行選擇課程之[持續進修發展計劃]。

四是建立澳門的人力資源資料庫、人才庫。一方面可將經培訓的失業人士重新分配,引介給有需要的企業,以補充中小企人力資源之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把那些未被企業吸納的人力資源,集合成「多功能支援服務團隊」,可靈活地臨時調動,為中小企提供短暫的人力支援服務。

五是成立「中小企技術顧問圑隊」,為中小企提供兩樣顧問服務:一是提供專業技術指導,二是協助建立企業管理制度。可以聘用那些已屆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和培訓,這樣可使澳門的傳統文化、傳統技藝得以承傳,使專業技能、高級科技得以普及。另一方面,聘請管理專才可為企業提供診斷,提供解決企業營運問題的方案,以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的企業管理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