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們的政治剪影

  第一夫人該做什麽?美國前第一夫人勞拉•布什曾這樣描述:「第一夫人的職責是由她自己來決定的。」從美國歷史上45位第一夫人來看,她們的年齡從20歲出頭到60多歲不等,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與丈夫的關係等方而各不相同,再加上第一夫人不是一個政府職位,沒有固定的職責,但又終日生活在總統身邊,對決策的影響可大可小,這就給各位第一夫人留下了巨大的發揮空間。有的深居閨中,近乎家庭主婦;有的解數使盡,積極爲夫婿的政治形象加分而出力;還有的,則露出了更大的政治野心。
  但總的來說,隨著女權主義、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美國第一夫人逐漸從幕後走向前臺,她們的角色越來越具有公共意義,她們與政治走得越來越近,甚至從過去的白宮晚宴女主人、時尚潮流引領者轉變爲女政治家。
  亞當斯夫人:被「囚禁」的政治抱負
  「第一夫人」的稱謂始於拉瑟福德•海斯總統執政時期(1877至1881年),出自於新聞記者之筆。但一直到1911年描寫美國第四任總統的夫人多莉•麥迪遜的劇本《國家的第一夫人》問世,它才成爲一個廣泛流行的詞語。而第一夫人理直氣壯地爭取自身的權利則是20世紀的事了。
  美國第一位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夫人馬莎•華盛頓,甚至沒有參加她丈夫的總統就職典禮,因爲當時人們認爲這是政治活動而不是社交場合。當時「第一夫人」(彼時還無此稱謂,其被稱爲「華盛頓夫人」)相對而言不能抛頭露面,只能偶爾參加宴請和茶會,其地位相較今天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第二届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夫人艾比蓋爾•亞當斯對公共車務甚感興趣。當年亞當斯起草《獨立宣言》的時候,艾比蓋爾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在新法律中,我希望你們能考慮婦女的利益,你們應該比你們的先輩更能理解女性……如果你們不能給予婦女特別的關注,我們將發動一次革命,因爲我們不會遵守不傾聽女性的聲音,不代表女性利益的法律。」但她的呼籲最終並沒有起到作用。當她成爲第一夫人後,受到時代的限制,她也不能公開發表自己的政見。
  早期的第一夫人中,最「高調」的要箅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的妻子多莉•麥迪遜。她不僅是第一位出席丈夫就職典禮的總統夫人,而且還首次爲慶祝總統就職舉行盛大舞會。她在公共場合露面的次數和從事社交活動的範圍都遠遠超過她的幾位前任,不過這應該說是麥迪遜夫人本人性格所致,而不是第一夫人的作用有了什麽根本變化。多莉。麥迪遜的後繼者又恢復到華盛頓夫人和亞當斯夫人那種低姿態的風格。
  在此期間也還有個別例外,如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夫人瑪麗•林肯。瑪麗以身爲第一夫人而揚揚得意。她的性格非常潑辣,據說曾經毆打總統並當衆把咖啡潑到他臉上。瑪麗曾多次公開發表政治性聲明,並企圖利用個人身份爲朋友謀取官職。
  「篡權」的伊迪絲•威爾遜
  到了20世紀初,「不甘寂寞」的第一夫人就開始多了起來。由於諸多原因,第一夫人成爲公衆感興趣的對象和報刊的熱門議論對象。伊迪絲•羅斯福(1901至1908年執政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夫人)是首位聘用私人助理的第一夫人,人們都認爲她在處理問題和人事安排上有偏私之嫌。而威廉•塔夫脫總統(1909至1913年執政)的夫人也受到類似的非議。
  伍德羅。威爾遜總統(1913至1921年執政)的夫人伊迪絲•威爾遜甚至被後人冠上「篡權」的頭銜。她被認爲是威爾遜總統的「參謀」,曾陪同威爾遜到歐洲參加《凡爾賽和約》的談判。美國媒體多次批評威爾遜總統給予他妻子過多的權力,據說國會也因此杯葛威爾遜提出的加入國際聯盟的請求。
  歷史學家研究認爲,在伍德羅•威爾遜總統1919年中風臥床後,他的夫人伊迪絲•威爾遜在幕後統攬大權,基本上「掌管」總統職務達一年之久。在此期間,她決定誰能够渴見總統,甚至代替總統作出決策。據當時的副總統馬歇爾等人回憶,在那段時間,所有的決策都是第一夫人作出的。不過,伊迪絲本人後來否認了這點,稱她僅是閱讀秘書和議員送過來的文件後做成簡報送呈總統。
  當公衆的好奇心遇上了傳播媒介的發展,第一夫人受到公衆的注意就越來越多。盧•亨利•胡佛(1929至1933年執政的赫伯特‧胡佛總統之妻)就碰上了廣播時代,她借助廣播讓第一夫人的形象更加鮮活起來。盧•胡佛是第一位在白宮發表電臺講話的第一夫人,早於羅斯福的「爐邊談話」。她還曾發動無數婦女爲貧困家庭捐助食品和衣物。
  不過當時總的趨勢還是把第一夫人視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不是或者不應該是可以影響其丈夫在一系列問題上作出決策的潜在政治活動家。
  埃莉諾•羅斯福:「世界夫人」
  第一夫人所擔當的角色和生活節奏一直到埃莉諾•羅斯福時期才有根本性改變,此後第一夫人成了美國政治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1932年11月,埃莉諾•羅斯福在她的丈夫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之後,滿懷感慨地說:「從此我再沒有什麽個人身份,我不過是總統的夫人而巳。」但事實上,這句話與實際情况相去甚遠。
  作爲第一夫人,埃莉諾是婦女權益的代言人,她呼籲提高婦女地位,提倡婦女參政,爲此還破天荒地召開完全由女記者參加的記者招待會。二戰時期,她呼籲婦女走進工廠,首次將英國的托兒所制引入美國。她關心黑人權益,呼籲消除種族歧視,她走訪黑人貧民窟,反對針對黑人的私刑法,在她的支持下,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取得豐頑成果。埃莉諾還在二戰期間擔任民防局局長助理這一職務,成爲第一位擔任政府官職的總統夫人。1945年羅斯福逝世後,她還繼續擔任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主持起草了《世界人權宣言》。
  另外,埃莉諾還是首位「單飛」出訪的美國第一夫人,可謂開創了「第一夫人外交」的先河。二戰期間,她以紅十字會代表的身份獨自訪問英國、愛爾蘭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基地,推動了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後來埃莉諾被杜錇門總統稱贊爲「世界夫人」。
  埃莉諾•羅斯福的作爲改變了美國公衆對第一夫人這個角色的容忍範圍和期望,此後人們常按照埃莉諾•羅斯福擔任第一夫人期間,以及羅斯福總統逝世之後她以普通公民身份所進行的活動和成就,來衡量其後繼者。
  自1982年起,美國錫耶納學院研究機構開始通過調研爲美國第一夫人們的聲望排名。這一排行榜迄今已發布5次,最近一次發布在去年,而埃莉諾•羅斯福5次均位居榜首。
  杰奎琳的「霓裳外交」
  在埃莉諾的鋒芒下,後繼者一時顯得「遜色」了不少。之後的兩任第一夫人一一貝絲•杜魯門和瑪米。艾森豪威爾都是性格內向的女人,後者還因疾病纏身而更無意在政治上擔當積極的角色。
  到了1960年代初期,年輕而桔力旺盛的肯尼迪夫婦入主白宮。杰奎琳清新時尚的形象爲肯尼迪加分不少。競選期間,她主持了一次半小時電視節目,叫作「與肯尼迪夫婦一起喝咖啡」,讓當時對電視競選還不太習慣的公衆得以一瞥這對夫婦的風采。這位新上任的第一夫人入主白宮後異常活躍,成爲一個出色的女主人,使白宮洋溢著音樂和藝術的氣息。
  雖然杰奎琳•肯尼迪並不熱衷於政治活動,但却經常伴隨丈夫出訪其他國家。由於她能講多種語言,因此成爲肯尼迪政府外交方面的得力助手。加上時尚的「武裝」,她征服了法國總統戴髙樂,迷倒了不苟言笑的赫魯曉夫,以冷淡著稱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一見到杰奎琳,就毫不猶豫地挽起她的胳膊,並教她學習瑜伽。
  杰奎琳•肯尼迪還重新設計過空軍一號的外觀,把美國總統辦公室改造成一個更像是起居室的房間,她改變了白宮南草坪上舉辦的慶典儀式、政府晚宴的形式,這些改變在之後的五+年內都原封不動地保存了下來。
  貝蒂•福特的「枕邊談話」
  肯尼迪之後的兩任總統約翰遜和尼克松的夫人都可謂中規中矩。但她們在公衆場合都保持了一定的活躍度,尼克松夫人帕特•尼克松還因爲丈夫在其任期內取得的兩次重大外交成就(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門以及緩和同蘇聯的關係)而受到世界矚目。
  理查德•尼克松辭職之後,副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繼承了總統職位。倍伴他進入白宮的貝蒂•福特對政治也有濃厚的興趣,她曾爲女權問題四處奔走呼籲,爲爭取批准有關男女平權的憲法修正案而努力。其實,她在成爲第一夫人之前,就已參與爭取婦女權益的工作。對另外一些如大麻的合法化問題、婦女墮胎權等有爭議的問題,福特夫人也積極表達其開明立場。
  貝蒂還常常用「枕邊談話」來說服丈夫聽取自己的意見。福特總統自己也承認,夫人經常如願以償。他透露,在赦免尼克松等一些爭辯激烈的問題上,貝蒂的意見起到了一定作用。
  下一任第一夫人羅莎琳•卡特(吉米•卡特總統之妻),繼承了貝蒂•福特的風格,但要顯得更加獨立。她是美國第一位出席內閣會議的第一夫人,多次代表總統出席某些典禮,甚至作爲他的官方使者單獨出訪拉美多國。她被認爲是卡特總統的「政治顧問」,對丈夫的決策具有潜在的影響力。
  羅納德•里根總統的夫人南希•里根和老布什總統的夫人芭芭拉•布什都把精力集中在一個主要目標上,前者致力於反吸毒宣傳,後者致力於與美國的文盲現象作鬥爭。南希的表現非常突出,可謂是一個優秀的社會活動家;而芭芭拉在布什成爲總統之前,已經獻身「掃盲」事業。
  希拉里•克林頓:被「壓縮」的政治野心
  克林頓在1992年競選總統時打出了一個口號:選我就是「買一贈一」。贈的那個「一」指的就是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頓。可見,在入住白宮之前希拉里的政治才華就已經受到了外界認可。1983年,身爲阿肯色州第一夫人的希拉里被克林頓任命爲阿肯色州教育標準委員會主席,試圖改革阿肯色州的公立教育系統。經過曠日持久的與阿肯色州教育協會的拉鋸戰,希拉里最終獲得了勝利,成功建立了强制性的教師測試體系和州立的課程與班級規模標准。這次勝利顯示了希拉里主導公共政策的卓越能力。
  1993年,克林頓任命希拉里領導全國醫療改革的特別任務小組,希望她能把在阿肯色州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複製過來。希拉里計劃成立官方的醫療保險機構,企業雇員通過繳納工資稅向這個機構强制繳納哮費,否則將面臨罰金或課稅;失業人員則將獲得政府補貼。共和黨對此極爲反對,斥之爲「大政府操控的昂貴醫療保健”,並對該法案發起猛烈攻擊,社會上對其也有廣泛的質疑。雖然當時參衆兩院由民主黨控制,該法案還是於隔年宣布失敗。當年共和黨還以「糟糕的」「希拉里醫改」爲噱頭攻擊民主黨,後來一舉奪回了參衆兩院的控制權。
  希拉里曾在她的自傳《生活的歷史》中反省道:她本人的政治經驗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這一法案的敗局,同樣,諸多別的因素使之敗北。野心勃勃的首槍却打了個啞炮,這場失敗的改革幾乎動搖了希拉里的事業根基。之後,白宮開始讓希拉里淡出國家政策的制定。
  此後,希拉里不得不「退居二綫」,只做關心兒童、婦女、退伍軍人等弱勢群體這種野心小得多的事情。1997年,希拉里協助通過了美國國家兒童健康保險計劃和領養與安全家庭法案。另外,希拉里在協助總統進行外交方面也頗有建樹,她擔任第一夫人期間,曾有過20次的獨自出訪。
  雖然,希拉里的政治抱負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但社會普遍認爲,希拉里是繼埃莉諾•羅斯福後最有實權的第一夫人,而克林頓創下八年經濟黃金期,其軍功章應有希拉里這個「政治顧問」的一半。
  克林頓卸任後,希拉里開始了個人的政壇之旅:蟬聯紐約州參議員,繼而在2008年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微弱差距惜敗於奧巴馬,之後不計前嫌出任美國國務卿……如今,68歲的希拉里•克林頓再次向總統大位發起挑戰。
  米歇爾_奧巴馬:「首席母親」
  强勢的第一夫人過後,總有一個「弱勢」的第一夫人接任。勞拉•布什是教師出身,舉止文雅端莊,行事也頗爲低調。她曾與小布什約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她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因爲她比較靦腆,容易怯場。不過在小布什的八年任期裏,勞拉有著顯著的「成長」一一她還是不可避免地發表演講,但或許勞拉自己也沒想到她的演講技能越來越髙,還頗受民衆的認可。
  米歇爾•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45位第一夫人。她跟希拉里一樣是高材生、律師出身,都通過出色的口才有力地幫助丈夫競選總統。之前很多人曾猜測,米歇爾很可能成爲第二個希拉里,在丈夫任期內大展拳脚。令人意外的是,隨著奧巴馬當選,米歇爾並沒有表現出對政治的特別興趣,而把重點放在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上。
  米歇爾主導的社會公共活動主要是有關兒童的肥胖問題,並發起了「讓我們行動起來」的全國健康飲食計劃。不過米歇爾也有過罕見的「干政」,如2013年4月,當奧巴馬管制槍支的計劃在參議院受挫時,米歇爾在芝加哥發表煽情演講,力挺奧巴馬的控槍法案:「像他(奧巴馬)說的那樣,我們不能制止世界上的所有蕕力,但如果我們能做些事情,我們會去拯救一個孩子的性命,讓他們的家長不再痛苦……」
  米歇爾雖然有從政的潜質,但就其未來會否從政,從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太大的想像空間,因爲正如米歇爾所言,她只是試圖做個「Mother-in-chief」(首席母親,對應美國總統的軍隊最高統帥Commander-in-Chief)而已。
(李穎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