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聲稱中立未發賀電反映甚麼問題?

直至昨日,美國政府尚未向陳水扁本人發出祝賀當選的賀電。而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已經和藍綠兩陣營會面,同時鼓勵台灣用現有法律機制解決爭議。包潤石強調,美國對選舉結果、驗票爭議和槍擊事件的調查結果保持中立,現時並未認定台灣的新任「總統」已經產生,還要等台灣告訴美方,究竟是誰贏了這場選舉。為此,包潤石指出,美國將會靜心等待法院選舉法律機制的決定。

美國政府的這一表現,符合其一向所宣揚的民主、法治精神。實際上,在過去的歷史上,就曾有過美國針對一些國家發生選舉弊案或不公事件,而公然出兵干涉,或是由中央情報局策動顛覆的事件,其打出的旗號就是「維護公平選舉」。近年,美國這種赤裸裸地干涉他國內政的暴力行為,已逐漸減少。但其對所謂「選舉不公弊案」的憎恨態度,卻一如往昔。因此,如將美國的這種態度,與其直到現在仍未向陳水扁道賀的表現掛聯起來,似乎也折射出,美國的潛台詞就是,台灣的這場選舉存在著不公的情況。在台灣的司法機關尚未作出確定判決之前,美國對陳水扁的「當選」仍然存在保留態度,甚至是並不隱瞞對陳水扁本人持有頗為嚴重的不信任感。

其實,陳水扁過去四年來,尤其是在其公然推出「一邊一國論」,以至在推動「公投制憲」過程中的種種反覆無常表現,已令美國對陳水扁的信任感大幅流失,甚至是有點兒討厭。因此,美國即使是從「以台制華」的戰略出發,認為偏獨的陳水扁比主張兩岸統一的連戰更符合華府的利益,因而更願意看到陳水扁能夠成功連任,讓他繼續為美國的「以台制華」戰略作重要棋子,但卻又對陳水扁的反覆善變、有時還不聽話的「劣童」表現,頗為不耐,甚至認為他是華府台海政策的「麻煩製造者」,而有必要對他「敲打」一番。因此,今次的「遲發賀電」所為,與其說是華府「尊重法院機制」,倒不如說是華府要趁此機會教訓陳水扁,讓其在未來的四年任期內,俯首稱臣地乖乖聽美國的話,使到陳水扁真正扮演好在「以台制華」戰略中的應有角色。

實際上,無論是在「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生效時期,還是在中美建交之後,美國都一直奉行著「以台制華」的戰略。而在連戰、陳水扁這兩組候選人中,美國應是向陳水扁傾斜的。這是因為,連戰和宋楚瑜的中國國民黨政黨背景〔從國民黨中分裂出來的親民黨,其實在意識形態上與國民黨並無重大差異〕,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曾有過合作經驗、且制訂了「國統綱領」的歷史背景,並不符合美國「以台制華」戰略的最大利益。相反,在爭取連任台北市長失敗後,曾到美國表態將奉行「新中間路線」,且在四年前首次當選「總統」後公開宣佈「四不一沒有」的陳水扁,則相對地較為符合美國對台海政策「維持現狀,不統不獨」的最大期待值。因此,美國對藍綠兩派的態度,是向陳水扁傾斜的。即使是發生了「一邊一國論」風波後,由於陳水扁事後作了解釋,仍是如此。因為「一邊一國論」雖然將會打破美國「不獨」的樊籬,但卻可使美國徹底消除對「統一」的戒懼。──如果兩岸統一,就將會使太平洋第一島鏈出現一個大缺口,從而破壞美國的東亞戰略格局。因此在某種角度而言,美國將「防統」擺在比「防獨」更高的位階上,而陳水扁則可充任這一角色。只是到了陳水扁在「公投」問題上玩弄小聰明,反覆無常,使美國有「上當受騙」之感,才逐漸對陳水扁的個人特質產生了某種看法。但這並不代表美國「防統」高於「防獨」的政治態度有所變化。

其實,布殊總統對於爭取連任的陳水扁,還是抱有「同病相憐」之感的。因為布殊在面對呼聲甚高的克里的挑戰時,也同樣存在著爭取連任的壓力。沒有理由是一個正在爭取連任的人,卻是反對另一位爭取連任的人的努力的。何況,以西方民主政制的觀點看,最佳的政黨輪替模式,是每一政黨幹兩屆,然後就輪替。只幹一屆,未能完全實施執政黨的抱負﹔若超過兩屆,則很可能會反過來變得保守甚至是發生權力腐敗。以此標准衡量,布殊也不好公開反對陳水扁爭取連任。因此,陳水扁去年十月底過境美國時,白宮竟然允許他突破過去的許多禁區,可以視為布殊「不反對陳水扁爭取連任」態度的折射體現。實際上,經此一行,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就猛然躍上了新台階,與「連宋配」拉近了距離。

除了「以台制華」戰略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民主、人權的因素,是不容忽略的。這就是美國向來對曾在台灣地區實施獨裁統治的國民黨並無好感,並一直在培植一支力量來制衡國民黨的主要原因。為此,美國曾策動孫立人推翻替代蔣介石,也曾在「雷震案」中暗助組織新黨人士,並曾暗中支持過與國民黨作鬥爭的黨外人士,包括後來民進黨創黨後成為該黨骨幹的流亡美國人士。在美國的眼中,自詡「民主」、「進步」的民進黨,比國民黨更為符合其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做後台,民進黨不會茁壯成長,由民進黨所推動的「台獨」思潮也不會泛濫盛行。

但是,島內政治局勢發展到今天,尤其是陳水扁的「變色龍」、濫用玩弄美國信任的個人特質的瘋狂表演,卻又使白宮不得不有所驚覺,發現他已不受美國的控制,有可能會打破美國對台海局勢「維持現狀」中「防統」與「防獨」之間的平衡。並對他在此次選舉中破壞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因而對過於信任及放任陳水扁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悔意。因此,美國對陳水扁的當選遲遲不表態,或許就是這種矛盾心理的折射。

但不管如何,美國對陳水扁個人的討厭,並不等於是否定民進黨在美國「以台制華」戰略中的地位作用,及民進黨的民主價值觀。因為兩者並不是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