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溥森倡普惠便民 經援方法能簡則簡

  【本報訊】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兼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認為,市民中普通存在著過往的「個人消費,政府埋單」的「開倉派米」賑濟思維,根本難以配合政府拉動消費槓桿、擴大內需復甦經濟的施政理念,政府應抓緊時間擴大這一方面的宣傳滲透,釋除疑慮以爭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陳溥森表示,正當澳門經濟處在復甦的交接時期,日前特區政府針對疫情下的新的形勢作出新的部署,決定投入50億元實施「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通過提前發放現金分享、促進本地消費、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多項惠民惠商措施等,以推動內循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經濟復甦。
  陳溥森稱,簡單來說,政府正在千方百計救人救市,用心良苦,照顧也算周全。此舉本應獲得市民掌聲和社會好評,但絕沒想到計劃剛一公佈,「先消費,後優惠」的政府補貼方式竟觸發坊間眾多的疑惑,問題不僅出現在消費過程中,要求長者採用電子支付方法,無形中擴大了老年群體運用智能技術的數字鴻溝,放大老年人的生活困難;而且還在於誘導基層弱勢群體在經濟困難條件下,先雙倍消費再領取政府的補貼,導致生活支出雪上加霜;況且每個受惠市民還得在消費前把事先自資與事後補貼的時間與金額計算好。難怪近日在網絡和坊間湧現出眾多的「電子消費優惠」攻略。
  陳溥森認為,平情而論,是次經濟援助計劃與以往實施的計劃總體上的內容變化不大,唯社會的反應卻遜於過去,皆因政府事前的鋪墊式宣傳不足,市民中普通存在著過往的「個人消費,政府埋單」的「開倉派米」賑濟思維,根本難以配合政府拉動消費槓桿、擴大內需復甦經濟的施政理念,政府應抓緊時間擴大這一方面的宣傳滲透,釋除疑慮以爭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至於先消費後優惠的層疊式積累三倍核銷的計算,確實過於複雜、迂迴且帶局限性,難免對長者和普羅大眾造成困擾,難解燃眉之急。
  陳溥森稱,可否把「累積」方式變成「立減」方式?甚至乾脆就借鑒去年消費卡的辦法處置?並可家庭組合使用,這樣就簡便快捷。尤其是先消費一事,對於已處於無薪假狀態或者已經失業多時的弱勢群體來說,無疑會令其生活困難百上加斤。救人救市如救火,在時間上能快則快,在方法上能簡則簡,希望政府在研製具體措施時能真正做到「普惠便民」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