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裏的建築師 ——原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幹部田恒貴追憶往事

  剛進中南海的時候,田恒貴並不知道在中南海裏住的、辦公的都是些什麽人,他只是被告知那裏是中央機關,要求他遵守紀律,注意保密。以致他進了中南海兩個多月,還不知道毛澤東就住在這裏。
  調入中南海
  1949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及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離開河北建屏(今平山)縣,遷往北平。進入北平以後,中共中央多數機關臨時安置在西山一帶的公園和舊廟裏,房屋簡陋,辦公和生活用房遠遠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爲了儘快解決中央機關和首長辦公、生活用房,中央辦公廳決定籌組修建辦事處,專門負賁這方面的工作。
  7月1日,中直修建辦事處(簡稱「中直修辦處」)正式宣告成立,當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徐特立還到會講了話。中直修辦處的主任是范離,顧問是梁思成。
  當時中直修辦處的主要任務是:爲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修繕新接管的房屋,購置辦公傢具、交通工具及各種設施,同時爲中央機關籌建新樓、禮堂和生活用房。僅在1949年內,就爲中央直屈機關修繕房屋近2萬平方米。
  1951年春,在山東工學院學業還未結束的田恒貴和後來擔任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後勤處處長的王愛深、後住北京市房管局局長的周洪臻及武馨英等四名同學,一起來到了北京,進了中直修辦處。田恒貴被分配到中南海工作,那裏的工程隊伍被稱爲第一施工所。
  第一施工所的工程絕大多數在中南海裏面,也兼管緊靠在紅牆外的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的住所。
  第一施工所在中南海內有些與修建相關的唞惝,通常要同中央辦公廳的醬衛處和行政處接洽請示,裝衛處的處長是汪東興,行政處的處長是伍雲甫。
  進了中直修辦處就强調紀律,要注意保密,不該問的不問,以致他進了中南海兩個多月後,還不知道毛澤東就住在這裏。
  第一個工程是爲陳雲裝修房屋
  田恒貴負責的第一個工程,並不在中南海裏面,而是在中南海東牆外的陳雲住所。
  陳雲的住所曾經是李宗仁在北平時住的房子,當年有個代號叫「161」,後來做了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的幼兒園。那套房子因多年沒修了,房頂漏得厲害,因此必須進行大修,把房頂全拆了重做。房子供暖的鍋爐管道和暖氣片,由于長年不用都壞了,也要全部更換。在小樓的後面,還新加蓋了一間厨房。
  因爲是大修,房子裏不能住人了,而且工期也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結束,陳雲夫婦就暫時住進了北京飯店。
  舊房頂揭掉後,要寬新釘屋面板、鋪油氈、換新的石板瓦,而田恒貴對石板瓦的鋪裝工藝流程根本不清楚。施工的人員多數是從平山縣招來的,這些人政治上比較可靠,有的還是中共黨員。但他們來自農村,以前只蓋過鄉村的土平房,對城市的髙級住宅見也沒見過,更不用說做比較講究的裝修了。因此,田恒貴就到其他工地去看,瞭解石板瓦鋪裝過程,並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然後將新學到的方法教給自己帶領的施工人員。
  農村來的施工人員能吃苦,有學技術的渴望,又虛心肯學,所以較快地掌握了一些房屋裝修技能。有這樣一支施工隊伍,陳雲住所的修葺工程進行得還算順利。
  快完工的時候,陳雲的夫人于若木在下班後來看房子,她對修建後的房間感覺不錯。隨後她上了二樓,看了陳雲辦公、住宿的房間。這些房間鋪的是木地板,由於多年沒養護了,顯得特別舊;再加上施工時搬運材料,有些磨損的痕迹,表面更粗糙了。于若木見此,提出是否可以給地板打蠟。可當她聽說打蠟需要200萬舊幣(合後來的人民幣200元)時,考慮再三,決定不給住所的地板打蠟了。
  給毛主席、林彪住所裝修
  田恒貴主持的第二個工程,就是給毛澤東和江清住的房間加修衛生間。毛澤東和江青在菊香書屋院子裏有各自的住房,但都沒有衛生間,盥洗、解手等生活問題解決起來有些不方便。
  毛澤東身邊負責警衛的李銀橋、中央辦公廳行政處負責人羅道讓都曾建議加修衛生間,但毛澤東一直沒有同意,因而此次加修衛生間是趁毛澤東離京的機會進行的。
  爲了在施工期間不影響自己的作息,江青臨時搬到了菊香書屋院外頤年堂後面的含和堂暫住。田恒貴帶領工人利用晚上的時間施工。爲了趕工期,他們天天夜裏幹,星期天也沒有休息,連續幹了一個多星期。這是他第一次進入毛澤東的住所做修建工程。
  此次田恒貴他們在菊香書屋院子裏,共修了兩個衛生間,毛澤東、江青各用各的。毛澤東房間裏的衛生間,占用了他的北房後面走廊的一塊地。因爲這次給毛澤東做的衛生間,面積非常小,就沒有裝浴缸。後來在1956年,又重修了衛生間,把面積擴大了,才安裝了浴缸。
  做完了毛澤東菊香書屋的工程,田恒貴的下一個工程是對林彪在南草場的住所進行修葺。那時林彪還沒有正式調到北京工作,他住的南草場住所,是個兩進的院子,這個院子後來歸屬了中聯部。
  爲林彪的住所進行修葺,是林彪當時的秘書夏桐找楊尚昆提出的。一來房子比較陳舊,二來原有的格局也不適合林彪一家帶著工作班子辦公、居住的需求。楊尚昆同意了,田恒貴隨即接到了帶領工人去改造維修的任務。
  田恒貴對南草場院子作了重新規劃設計,對院內一側五間舊平房,進行了改造修建,作爲工作人員辦公和居住用房。
  林彪住所的改造修葺,所用建築材料比較多。那時施工材料都是從中直修辦處的倉庫運送到中南海,然後再由施工人員用排子車從中南海拉到南草場,一些大的木梁、沙子、石子則是用馬車運輸,來來回回路途還挺遠。
  春耦齋的修葺和改造
  1951年夏天對春耦齋的修葺和改造,是田恒貴主管的第四個工程。春耦齋位於豐澤園主體建築的西北、靜谷的正北偏東,建於清乾隆年間。進入中南海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的住所,都在離春耦齋不遠的豐澤園一帶。春耦齋被用作周末舞會的場地,後又增加了放映電影,偶爾也用來開一些中小型的會議。
  春耦齋外部的漆彩雖說已經被歲月剝蝕得褪去了顔色,但主體建築還堅實,蓋面的地面是紫綠方石鋪的,雖不够平滑,但比起延安、西柏坡時期的舞場,已經「豪華」多了。然而畢竟長年沒有維護了,室內的頂棚、門窗的(油漆、牆上的掛灰都剝落破損得相當嚴重,必細做一番修葺。另外,春耦齋大廳內部也要做二些改造,隔出了一個電影放映室。
  工程進行期間,正好毛澤東、劉少奇都在家。他倆一個住在春耦齋的東邊,一個住在春耦齋的西邊。毛澤東晚上辦公,白天休息;劉少奇白天辦公,晚上休息,都不能打擾。這下可麻煩了,田恒貴他們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利用夜間施工,首先照顧毛澤東,他晚上辦公稍微有點聲音還不要緊,但在白天他休息時必須停止施工。
  田恒貨帶領工人在夜晚幹,一再叮嚀要盡可能不發出聲響,工人們也很注意,但敲打木料、橡子,釘釘芋,再小心也總有些響動。
  常常是剛幹了一陣子,劉少奇的衛士長就過來了,說影響首長睡覺了,你們別釘了:這裏是中南海,工人們放下手裏的活計,只能原地坐在那裏,不能去別的地方溜達,也不能大聲說話。可這總不是個辦法,再說田恒貴也要考慮工期,於是大家商量說,與其幹坐著無聊、犯困,還不如小心點慢慢幹,儘量不弄出聲響。
  遇到警衛人員「找麻煩」,田恒貴就會主動對他說不關工人的事,你找我說就行了。他們也是爲了按時完成工作呀。」
  中南海裏面的工程需要的比較大、比較沉重的建築材料,是雇用社會上的馬車運來的。但警衛部門不允許這些馬車進入中南海,這就必須先把馬車上的材料卸在中南海的外面,然後再由裏面施工的工人,用小車一點一點地搬運進中南海。
  田恒貴回憶當年的這些往事時說中南海裏的工程就是這樣,有好些在外面施工不可能遇到和想像不到的問題。那時工人的工作態度也確實好,人也都質樸寬厚,像在春耦齋施工時幾次挨了指責也沒有埋怨。」
  懷仁堂工程和西樓、菊香書屋走廊改造
  1952年中直修辦處撤銷,與中央各建築單位合並組成了中央直厲工程公司,中央機關的一些重要建築工程,都由這個公司承建。
  這一年,中央直屬工程公司有兩個比較大的工程,其中第一個工程,就是修懷仁堂,另一個工程是蓋北京飯店新樓(即飯店二樓)。
  早在將懷仁堂定爲第一届政協會議的正式場所之際,就對其做了一次大的修建。當時懷,仁堂這組建築中的任何一個殿堂,都容不下那麽多代表坐在裏面開會,於是就在正院的天井上面加了個頂子,把天井改造成了會議大廳。當時的工程是中南修建公司承擔的,田恒貴的一個同學就參與其事。
  爲了趕會議期限,懷仁堂的第一次修建很緊迫,因此當時的設計和建造未能作長遠周密的推敲,施工上也來不及褚雕細琢,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缺陷,必須再次進行改造和完善。於是就有了1952年的再建工程,將天井上加蓋的應急禮堂,重新設計修建成高規格的、設施完善的大禮堂。
  田恒貴本人並沒有參加懷仁堂第二次修建工程,因爲這時他領受了懷仁堂南邊的西樓工程,天天從懷仁堂前經過,看到了修建的整個過程。
  田恒貴參加的西樓工程,也是一項再完善性質的工程,因爲西樓工程在1951年就竣土了,但在使用一年後,發現了許多問題,必須給予修補處理。
  西樓工程是一個小建築群,包括甲、乙、丙、丁四座樓和一座小會議樓。其中甲樓是劉少奇辦公及其全家的住宿樓;乙樓是朱德辦公及其家人的住宿樓;丙樓和丁樓準備用作各大區書記來京開會時辦公、住宿。例如陳毅來京開會,就曾在丙樓住過;饒漱石剛到北京的時候,也曾在這裏居住過。
  西樓的工程結束後,田恒貴又接手主持了菊香書屋的走廊改造工程。
  改造前的菊香書屋院子的走廊是明廊,北房和南房之間有東西兩個配廊連接,這兩個走廊比較低矮,也沒有封閉。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感到,與毛澤東的高大身材相比,走廊就更顯得低矮,雖然碰不到毛澤東的頭,但看著老讓人擔心,總覺得不踏實。
  另外,臥室和工作的房間是不通的,要從外面的走廊走,而毛澤東有時不穿外衣就從這邊的房間去那邊的房間。在春暖之前、秋涼以後,只穿睡衣經過沒有封閉的走廊,很容易受涼。
  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以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早就提議把院子裏的走廊重新拆修加高,並封閉起來。可是毛澤東一直不同意,經過反復解釋勸說,毛澤東才不反對了。
  田恒貴此次帶著工人施工,依然是趁著毛澤東到外地視察的時候。他們把走廊加高了,並做成了封閉式的。「我兩次在毛主席的院子搞工程,却一次也沒有和毛主席在他的院子裏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