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種棉花,比你想像的更有科技範兒

  起頭,張元成就看到了遠處的天山以及山頂的皚皚的白雪。那是一種壯美的白色。他的家,就在天山東面新疆哈密。
  他身旁,是點點的白,密集如碎掉的雲。七百多畝棉花地遠遠鋪展開去。棉花上剛剛噴灑了脫葉劑。這樣,等棉花杆上的葉子逐漸掉光,就是採拾棉花的時候了。
  3月29日深夜,張元又想起了收穫棉花的時刻。他算著吋間,再有十來天,就該種棉花了。之後澆灌、定苗、噴藥……等到每年的十月份左右,機器轟鳴,就沖著棉田奔去。他有時也會坐在車上,舉著手機拍攝下那一刻。
  想起這些場景,是因爲網上傳得很熱鬧的「新疆棉花事件」。據新華社報道,包括H&M在內的諸多外國企業,以「强迫勞動」爲由,宣稱抵制中國棉花。「這就是在抹黑」,張元成對本刊記者說。現在新疆種棉花,用人的地方越來越少,高科技越來越多——甚至,比內地很多地方都先進。
  自己用都不够
  張元成今年54歲了,在哈密種了二十多年的棉花。
  「我姐姐當時在哈密的建設兵團,我就過來投奔她了。」張元成說,他是甘肅人,後來才加人新疆建設兵團。期間開過幾年拖拉機,但大部分時候,都在種棉花。
  哈密位於新媼東部,是內地入疆的東大門。這裏光照資源豐富,適宜種植棉花、瓜果等農作物。據張元成回憶,當時種棉花,確實很累,播種、定苗、噴藥,到最後的採棉花,都需要人力完成。
  張元成入疆的時候,是1991年,那正是新疆棉花開始崛起的時候。據統計數據,1980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271.8萬畝。到了1990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52.8萬畝。
  新疆最早並沒有棉花。1950年代以前,蘇聯農業專家一致認爲,北緯42度以北地區,是「種棉禁區」,新疆,恰好位於這個地區。到新疆建設兵團進入,在很艱難的環境下,種植、推廣棉花。到1990年代,新疆棉花才終於迎來一個快速增長時期。
  國家統計部門數據顯示,新政權成立的1949年,新疆地區棉花的産量只占到全國的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到2012年,新疆棉花産量已經超過全國總産量的一半。到了2020年,新疆棉花産量已經占到全國棉花産的87%,早已經是中國産棉第一大省。
  數量提升的同時,新疆棉花的質量也一直很好。「新疆的棉花是長絨棉」,種了35年棉花的棉農張新平介紹道。這種棉花對環境要求比較高,世界只有少數地區能種,而新疆是中國唯一的長絨棉産區,其色澤白,棉絨長,質量很好,一直也是中國出口棉花的重要産地。
  事實上,雖然此次衆多外國企業發起所謂抵制新疆棉花的行動,但張元成等人並不太擔心。「我們自己用還不够,每年要進口好多棉花呢。」
  據報道,目前中國棉花每年需求量爲800多萬噸,而供給則維持在600萬噸,有200萬的缺口。此前確實需要從美國進口以彌補缺口。
  新疆棉農的種植面積也在增加。張元成去年種了410畝,今年則增加到700畝。據張元成介紹,之所以擴大種植面積,一方面是因爲政府政策越來越好,土地流轉後,可以很方便從其他人手裏租種棉田。而且,2014年開始,中國棉花不再統一收購,引入市場機制,棉花的價格也有了很大優勢。另一方面,則是種植技術的提高。現在,新疆種棉花,靠的是高科技。
  高科技時代
  2018年後,張新平從兵團退休了,也不再種棉花。清明節前夕,他回農場給故去的親人上墳。旁邊的棉田裏,已經有棉農開始收拾設備,做種植前的準備工作了。看到他們,張新平忍不住想,如果自己還種棉花的話,現在估計要發財了。「以前一畝地,産棉花才100多公斤,現在一畝地能産五百多公斤。」
  産能的提高,主要是技術在迭代。據張新平介紹,相較幹內地自耕田的模式,新疆早已經實現了大農場經營。他2018年的時候,最高種植面積就達到了1000多畝。正因爲面積大,也使得新疆棉田更容易採用大型機械。甚至連採收棉花,都是用機器。以前他還要從內地雇採棉工,現在等著機器過來,收完直接拉到加工廠去了。
  張新平對這種變化深有感觸。以前,快到採收季節,他就要到四川、陝西等省份去招採棉工,大概要100多個當時,他住在農場裏,工人們也都和他住在一起。收完這些棉花,需要兩個月左右,「因爲摘不子淨,有時候要摘兩遍,甚至三遍」。現在,靠著大型機械,「兩三天就完了」。
  收割完成後,採棉機還會自動將棉花打包,捆成巨大的圓柱體。「一包大概有兩噸的樣子」,張元成介紹說。有的棉包外面還會打上專屬二維碼。
  據報道,目前,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綜合農機化水平已達到93%,信息化技術融入農業裝備快速發展,甚至很多拖拉機,都用上了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
  一到九月份,在新疆棉區,就會看到很多無人機飛在天空,往下面噴灑著農藥。據張元成介紹,每年9月中下旬,棉農要給棉花打脫葉劑,目的是爲了採棉花時避免葉子混人棉花中。而且,葉子脫落後,還有催熟的作用,便於沒有吐絮的棉花儘快吐絮,等到採收吋,棉花的成熟度能保持一致。
  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在進入這個行業前,就注意到一個細節,國內很多無人機的訂單,都流向了新疆地區。他們調查後發現,原來當地棉農買來無人機,就是爲了噴灑農藥、監控棉花的長勢。
  因此,在新疆,有了一個職業叫「飛手」,專門爲棉農提供無人機噴灑農藥、監控棉田的服務。極飛科技發布的數據稱,到2020年,新疆的棉區,75%的面積由無人機進行管理。也就是說,每四件新疆棉花做的衣服裏,就有三件衣服的棉料,是由無人機管理生産的。
  張新平所在的團場,現在已經都搬到樓上去了。雖然他已經退休,不再種地,但也還保持著原來的習慣,每天起得很早。有時候,在小區裏遛彎,看到熟人開著車出去,他知道,他們是去棉田了。偶爾他還是會夢到在棉花地裏幹活的情形,「往遠處看,一片都是白花花的,相當壯觀」。
(張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