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前的習近平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到在十七届一中全會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之前,習近平先後在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河北、福建、浙江、上海任職。《河北日報》《福建日報》《浙江日報》《解放日報》此前曾先後發表系列文章,報道習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間的探索和實踐,本文節選了其中的一些故事和細節。
  「打聽,我打聽著就來了」
  1982年4月初的一個上午,一輛綠色吉普車開進了縣委大院,從車上跳下一位高大魁梧的小夥兒,身著褪色軍服,背著簡單行囊,住進了一間簡陋的辦公室。
  「近平同志來正定工作,沒有迎送之儀。當時縣委安排了一間平房作爲他的辦公室兼宿舍。」時任正定縣副縣長的何玉回憶當年的場景仿佛歷歷在目,「一張三屜桌、一個文件橱、一把椅子、幾個方凳,兩個條凳支一塊木板就是床,床上鋪一條滿是補丁的舊褥子。老房子泛潮,天晴時,近平同志曬褥子,機關幹部都好奇地數,究竟有多少補丁,誰也沒有肯定答案。」
  當時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的一位幹事說,他愛人曾幫近平同志拆洗過一次褥子,其實那不是補丁,做褥子的布料本身就是用舊衣服拼接成的。他想買一塊布料讓愛人做條新的,習近平拒絕了,「不用了,這褥子挺好的。」
  「當時我們吃飯就在食堂外的大樹下,大家買了飯圍坐在一起吃,沒有凳子就圪蹴著吃。『圪蹴』是方言,就是蹲著。」時任正定縣長的程寶懷回憶說,近平同志來後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還總結這樣吃飯的幾個好處:一是邊吃邊聊,跟開座談會差不多,二是可以互相監督,三是可以不搞特殊。當時縣委大院只有一個食堂,按點開飯,排隊購買,過時不候,無論當縣委副書記還是擔任縣委書記,習近平從不開小灶,有時開會晚了,就來兩個凉饅頭,加一塊鹵豆腐。
  上級來人也都是用正定的傳統飯菜招待,如扒糕、猪頭肉、餛飩、缸爐燒餅、蕎麥面餄餎。這就是習近平常說的「正定宴」。客人要是喝酒,那就上正定的醉八仙、常山香。他說,這樣既能讓客人瞭解正定的飲食風俗,又能把正定的飲食文化、酒文化宣傳出去。
  習近平在行上也總是輕車簡從。只要不出城關,他就騎自行車。他對身邊的同志說,騎車有三個好處:一是鍛煉身體,二是接近群衆,三是節約汽油。
  正定縣退休老幹部張五普回憶說:「我第一次見到近平同志是在1983年春天,那時我在西兆通公社任書記,他一個人來公社調研,騎一輛舊自行車,下自行車就和我握手。我說,『習書記怎麽你自己來了,你認得路啊?』習書記說,」打聽,我打聽著就來了。』」
  「當時縣裏最好的車是兩輛212吉普,如果不是特別急的事,近平同志都堅持騎自行車,他自己說這樣既省汽油,又能聯繫群衆。」何玉告訴記者。後來習近平自己回憶說:「那時經常騎自行車下鄉,穿梭於滹沱河兩岸,從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騎不動了,得扛著自行車走。」
  習近平對自己要求嚴格,但對老同志却「網開一面」,格外照顧。他還把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幹部使用。老幹部沒有活動場所,他就把縣委和縣政府合用的大會議室騰出來,改成老幹部娛樂室。爲照顧好老幹部的身體,正定采取了老幹部看病優先就診、醫院開設老幹部病房、老幹部醫藥費及時報銷等一系列措施。
  根據習近平提議,1982年,正定對全縣知識分子進行三次大普查,對各行各業技術人才進行登記造册,對23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專業、特長、工作經歷進行分類、匯總,建立了正定有史以來的第一本「人才賬」。同年11月,正定下發了《關於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改善知識分子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規定》,給各類人才安心工作、獻計出力吃了定心丸。
  正定流傳最廣的還是習近平「扯開嗓門喊人才」的故事。武寶信是石家莊機床附件廠的工程師,他利用業餘時間研製出「三露」(粉刺露、亮膚露、增白露)等醫用化妝品,已暢銷全國。然而,廠領導對他有不同看法。武寶信瞭解到正定縣重視人才,便讓人捎信,表示願意到正定工作。習近平知道後,立即決定把他吸引到正定。那是1983年初,在忙完一天工作後,他帶著縣長、副縣長來到石家莊市橋東談固小區。一個小區幾十棟樓,他們找了一棟又一棟,問了一家又一家,但沒有人知道武寶信住在哪里。已經晚上十點多了,習近平同志竟扯開嗓門在小區樓下大聲喊了起來,「武寶信!武寶信!……」宏厚的聲音在寂靜的冬夜回蕩。武寶信在家裏聽到後趕緊跑了出來,將他們迎了進去。武寶信當場答應了習近平的邀請,將自己研製的醫用化妝品項目帶到正定,一年就爲正定帶來30多萬元利潤。
  正定農民作家賈大山,曾創作小說《取經》,上世紀80年代頗有名氣。習近平曾這樣回憶與賈大山剛見面的情形,「賈大山扭頭一轉就說,來了個嘴上沒毛的管我們。」
  賈大山個性很强,而又「有著洞察社會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獨特視角」。到正定工作後,習近平第一個登門拜訪的就是他。兩人初次見面,却有說不完的話題。賈大山成爲習近平「瞭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習近平後來回憶道:「此後的幾年裏,我們的交往更加頻繁了,有時他邀我到家裏,有時我邀他到機關,促膝交談,常常到午夜時分。記得有好幾次,我們收住話鋒時,已經是次日淩晨兩三點鐘了。每遇這種情況,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爲了不影響機關門衛休息,我們常常叠羅漢似的,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在肩頭,悄悄地從大鐵門上翻過。」
  「成天忙於開會,這是不應該的」
  「沙,沙,沙,沙……」這是1988年的一個清晨,新來的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在院子裏清掃落葉和垃圾。在沒下鄉的日子裏,這是他上班前常常做的事。辦公樓的衛生原來由年輕人做,習近平來了後,很自然地參與進來。在他帶動下,地委的幹部們也都漸漸早來上班,一塊打掃衛生。習近平一邊打掃衛生,一邊有說有笑地與大夥聊工作聊生活。掃院子成爲他與幹部們溝通的一個好方式。
  時任寧德地委政研室副主任李金煊回憶說,習近平不僅掃院子,還一級級清掃通往後山的石階。打掃完衛生,他就去一樓走廊盡頭打開水,拎上自己在三樓樓梯左轉第一間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
  當年習近平的辦公室加上會客室一共22平方米。一進門是會客室,牆角簡易的木架上放著淡黃色搪瓷臉盆,一圈小沙發,一副簡單的茶盤,一個熱水瓶和兩個寫著「寧德地委」的白瓷杯,這就是當年習近平接待客人的全部家當。
  到任後,習近平要求辦公條件都不能變。辦公室、宿舍不做一點翻新裝修,宿舍裏簡簡單單只放了一張床和一個寫字臺。他的用車和駕駛員,也是從前任手中接下的。那輛已經有十多萬公里里程的上海牌老轎車,後來陪著他跑遍了閩東大地的山山水水。
  平時,他就在地委食堂裏排隊憑飯票打飯吃,理髮也就在行署邊上的一間小店理。這期間,後勤部門多次提出要給習近平開小灶,但都被他拒絕了。
  習近平母親齊心和妻子彭麗媛來寧德看他時,他不要公家接待,就在宿舍簡單搭個爐灶,一家人自己做飯吃。大家還看到彭麗媛挎著菜籃子去行署前面的菜市場買菜,生活跟普通幹部家庭一模一樣。
  李金煊回憶說:「只要不開會,一有點時間,習書記就要下鄉去,一年裏半年的時間都在下鄉。」
  習近平第一次去屏南調研時,當地老百姓拿出艾葉蛋招待他——用艾草熬出的熱乎乎的湯汁,沖進打散的生鶏蛋裏,再加些白糖攪拌一下,這是當地招待貴客的「最高禮節」。工作人員擔心習近平喝不慣,連忙阻止。習近平擺擺手說:「要是不喝,老百姓就覺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離了。」他二話不說端起碗把艾葉蛋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興,一下子就和他熟絡了起來。
  「當時群衆要上訪就得到寧德地委行署。上世紀80年代末,閩東交通不便,路不好走,一路顛簸,一天都到不了。」時任地委副書記鐘雷興說,「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同志在原先約訪群衆制度做法的基礎上,轉換思路,轉變工作方式,改約訪爲下訪。」
  「我們工作目的是爲人民服務,不僅要對上面負責,而且要對群衆負責,爲人民做主。古時候的縣官尚且還有擊鼓升堂,爲民伸冤,而我們却成天忙於開會,很少主動去抓這種事,這是不應該的。」1988年12月20日,習近平率先到霞浦縣接待來訪群衆,在當天的總結會上他這樣說。
  根據一份當年寧德地委清房辦的材料記載:至1988年底,幹部建私房人數之多,占地面積之大,建房標準之高,令人觸目驚心,與閩東經濟貧困很不相稱;幹部違紀違法占地建房成爲誘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的重要原因,成爲削弱幹部隊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到任寧德的第一輪調研中,習近平就發現了這個嚴重問題。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習近平決心把查處幹部違法違紀占地建房問題作爲懲治腐敗的突破口在全區全面展開。一次會議上,針對有幹部提出清房問題牽涉面太大的問題,習近平明確指出就是「要緊緊盯住四百多名處級幹部」。他說:「你們是願意得罪兩三千名的幹部,還是閩東二百七十萬的人民?」
  1990年,習近平任福州市委書記。在福州,習近平大力倡導「馬上就辦」,推行「四個萬家」,提高辦事效率,切實解決困難。
  自1990年起,在習近平推動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爲城鄉人民辦20件實事,辦事項目通過新聞媒介向全市公布,項目的最終確定采用人民群衆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年終公布項目完成情況,幷讓群衆投票評選完成最滿意的項目。
  習近平交代身邊的工作人員:「凡是群衆來信,一律都要交給我過目。」幷提議把信訪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還要求自己無條件做到四個「親自」,即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批閱、親自查辦。
  根據1993年福州市委督查科的資料,習近平任職福州市委書記後,批閱的群衆來信函件達千餘件,他對群衆來信幾乎每封必看,每看必批。
  「就是這位韓國客商。」福州馬尾區環保局局長許開東指著桌上的一張合影對記者講述26年前的往事。
  1991年的一天,這位韓國外商來到馬尾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說要來馬尾辦金剛石加工廠。接待他的正是許開東。那年,許開東畢業後的頭一份工作,就是在馬尾外商投資服務中心,爲外商「代辦」各項審批業務。
  許開東說,設立外商投資服務中心,是當年馬尾區爲落實習近平提出的「馬上就辦、真抓實幹」而推出的創新舉措,而「代辦制」,亦爲全省首創。「僅僅兩天,所有的審批許可、營業執照、海關登記……我們全部代理搞定。當時,外商感到很意外,這和他們來中國前聽說的不太一樣。這位韓國外商很感激,所以就有了這張合影。」
  令外商意外的「快」,源自當時剛設立的福州外商投資管理服務中心,也就是采訪過程中,不少老同志口中的「一棟樓」。
  設立「一棟樓」的倡導者,便是習近平。外經「一棟樓」設立後,樓內集結了全市20多個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單位,實行聯合辦公,一個「窗口」對外、一支筆審批、一條龍服務,可以一口氣辦完外經批准證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等一系列手續,再也不用滿城跑了。
  時任福州市副市長、分管外經「一棟樓」工作的龔雄介紹說,當時在福州,政府職能未能轉變,體制機制還存在許多僵化的地方,有一個項目審批竟然要蓋130多個公章。「習近平還倡導將外經一棟樓的工作機制從樓內延伸到樓外。針對外商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集合各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辦公,當場拍板解決。」
  「不要跟老百姓算這個小賬」
  2002年10月,在將知天命之年,習近平來到浙江工作。
  面對新的崗位變動,習近平有何感想?當年的電視鏡頭留下了珍貴記錄。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一定要做好,絕不能做不好。因爲我做不好的話呢,不是我個人的事情,這是對浙江4600萬人民的事情。」
  習近平形容主政浙江時,常有一種在浪尖上顛簸的感覺,如臨如履,不敢懈怠。
  翻開當年的工作記錄,時任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張曦說,習書記到浙江後,緊接著參加黨的十六大;歲末年初,作爲代省長,要爲省「兩會」主持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爲了迅速掌握省情,直接接觸社情民意,在上任伊始短短的118天裏,他跑了11個市和25個縣。很多時候,都是扒幾口飯,就連夜趕往新的考察點。張曦回憶:「那時候,我有個任務,就是根據習書記交代,起草他每星期的工作安排表,上報的方案上行程滿滿的,習書記審定時,總是只做‘加法,以致許多工作經常只能調整到晚上。」
  時任松陽縣委書記林健東回憶:200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在龍泉市召開加快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座談會。會上,麗水有幹部提出,給低保戶的補助能否給足,給全額。原來,按照當時政策,低保戶申請補貼要扣除自家從事生産所得部分收入,比如種菜、砍柴等。當時,會上有人對此意見表示了不同看法。一直在靜靜傾聽的習近平當場表態:「不要跟老百姓算這個小賬,我看補助力度還可以大一點!」「我們重視貧困問題,給貧困人口政策支持和補助力度,誰如果不支持,我看就讓誰來當這個市委書記和縣委書記!」習近平强調,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在扶持政策、工作力度等方面大力支持幫扶困難群衆的工作。
  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寫道:「有的縣裏每年從省裏拿到的財政轉移支付有幾千萬元,却拿不出幾十萬元的低保金。如果對群衆有感情的話,這些錢是拿得出來的,也是應該拿出來的。」
  習近平視農民工爲「城市之友」。早在2003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他就强調要改進對流動人口的管理,維護外來民工的合法權益。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每到一處建設工地都會深入瞭解農民工的生産生活狀況。2004年的盛夏,習近平頂烈日、冒酷暑,來到熱浪滾滾、熱火朝天的西湖文化廣場建設工地,與站在脚手架上扎鋼筋的民工握手,操心他們「高溫下的防暑降溫待遇」。時任西湖文化廣場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陸秀喬回憶,當時習書記專門去看了民工食堂、民工宿舍,他關心食堂飯菜的品種、價格,關心民工睡眠時間够不够……臨走前,習近平再三叮囑:「要創造必要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努力爲他們解決工作保障、家庭居所、子女就學、個人婚戀等實際問題。」
  在武義縣後陳村,坐落在村口的老村委大樓清新靜謐。正門口的一張合影記錄下這個小村莊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一天。2005年6月17日,風和日麗。村民們聽說省委書記習近平要來,紛紛放下手頭的農活,趕到村委會門口迎候。一下車,習近平就走到村務公開欄前認真地查看。當看到村裏小到一瓶墨水、一把掃帚的支出都「曬」在牆上,接受村民監督,他馬上給予了肯定。
  後陳村是一個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另類典型。它曾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先進村」,但隨著當地大開發、大建設的推進,村集體收入逐年猛增,村務却因村級財務管理不善陷入混亂,幹群關係緊張,先後兩任村書記因經濟問題「落馬」。後來,上級黨委對症下藥,强化村級治理,贏得民心。
  在當時的浙江,後陳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習近平敏銳地看到了問題所在,權力腐敗、分配不公的背後實則是人民民主權利沒有得到根本保障,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缺乏有效途徑。時任武義縣委書記金中梁回憶說,當聽到後陳村創建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務、約束公權力後,習書記隨即來到後陳調研。
  「沒有監督的權力,肯定會趨向腐敗,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和村幹部座談時,習近平指出,後陳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是農村基層民主的有益探索,方向是正確的。後陳村首任村監會主任張舍南回憶,調研結束,一行人走到村委會門口時,習書記主動邀請村幹部一起合影,「習書記這是在給我們這項創舉鼓勁打氣!」
  看到有意思的東西就會轉
  2007年3月30日下午,習近平和上海市領導班子成員一起,來到興業路76號,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這是他3月24日擔任上海市委書記後,第一次公開活動。
  7個月後,習近平告別上海,前往中央工作。臨行前,他特意到市委各部門告別。在市委組織部,他走進每一個處室,和大家一一握手。走到大門口,他一隻脚已經踩上了車的踏板,又回轉身,對組織部的幹部們說:「上海的黨建要成爲中央的一個點。」
  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後,習近平主持起草了新一届市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和加强自身建設意見,後來還起草了新一届市委工作規則。時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周蔚中說,一般來講,市委換届後,都要制訂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和市委工作規則,但當時習書記特別提出要制訂加强自身建設意見,這在以往幷不多見。
  對於這些規則、意見的制訂,習近平高度重視,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在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方面,他專門提出,市委常委會除了聽取審議人大常委會黨組、政府黨組、政協黨組工作彙報外,還要每年聽取審議法院黨組、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當時市委辦公廳同志問他,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中已經提到要聽取審議政法委工作彙報,是否還需要聽取審議「兩院」工作彙報?習近平明確地說:「這不是一回事,都要聽取審議。」
  在短短幾個月裏,習近平走遍了全市19個區縣。習近平有一個習慣,每天的報紙雜志、辦公廳報送的材料和簡報,晚上再晚也一定看完再睡覺。有時候前一天晚上看得很晚,但第二天預定一早出發調研,他就會帶兩個饅頭在車上吃。工作人員說,你先吃了早飯,推遲點出發吧。他總是說不用,早點出發可以多看點地方。他說,現在已經很好了,在浙江工作的時候,出去調研路程遠,有時候午飯也帶在車上吃。
  有一次,他跟時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戰說起,當年他到陝西插隊,到了之後給父親習仲勛寫了封信,說了自己在那裏放羊的情況。父親在回信上,用紅筆幫他改正了錯別字,這事給他震動很大,後來每天放羊他都隨身帶一本《新華字典》學習。王戰後來跟研究室的同志講,這是書記在給我們提要求,讓我們一定要加强學習。
  身邊工作人員都還記得,習近平每天閱讀量很大,而且看到有意思的東西就會轉給他們。有一次,習近平看到《解放日報》上有篇短文,寫的是諸葛亮識人的「七道」,就批給市委研究室,說可以在起草黨風廉政文稿時引用。
  習近平任上海市委書記時,有一次令人難忘的「蘇浙之行」。
  2007年7月22日至26日,習近平率上海市黨政代表團,赴浙江、江蘇兩省學習考察。對考察路綫,習近平親自謀劃確定,精心安排,爲的是讓上海黨政幹部有更深刻的親身感受。
  一些幹部回憶,那次上海代表團蘇浙考察之行,有些細節很值得回味。比如,義烏這一站原計劃中沒有,是後來加進去的。在結束杭州考察後的那天,代表團驅車135公里到達義烏,參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
  實地走訪後,很多幹部方才明白了習近平的用心。義烏曾經是浙江中部交通最不方便、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可是他們「無中生有」、「莫名其妙」的發展模式,竟然大獲成功,確實令人稱奇。
  跑完兩省,從江蘇回到上海,代表團沒有解散,所有人直接回到市委接著開會。學人之長,創己之新,習近平用這樣的方法催人奮進。
  「上海有責任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多次强調,要立足國家戰略,站在全局高度,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時任市合作交流工作黨委書記、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主任林湘,難忘10年前的一場會議——那是2007年6月21日,習近平與兄弟省區市駐滬辦負責人一起座談。
  本來,每年和外省區市駐滬辦的負責人定期溝通、座談,這樣的會議是慣例,一般由市政府合作交流辦來牽頭組織。
  但是那一回,習近平提出要親自主持、聽取意見,足見他高度重視和尊重各省區市駐滬機構。會議的規格因此明顯提升了。而且,那天的活動,從下午座談一直到晚上,各省區市駐滬辦主任踴躍發言,時間很長,習近平從頭到尾都參加了,幷在最後作了重要講話。
  從這一年開始,新的工作機制産生了,每年由市委主要領導直接聽取兄弟省區市駐滬辦的意見,協調相關工作;不僅如此,每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在提交人大審議之前,也作爲一個程序,聽取各省區市駐滬辦事處負責同志的意見和建議。
  2007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習近平同志不再兼任上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習近平前往北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