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慶峻染疫病逝看「紅統」前景

  魯迅先生說,苛政「吃人」。而中華愛國同心會會長和中國民主進步黨主席周慶峻與新冠肺炎病毒纏鬥一個月後,於昨日病逝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享年七十七歲,也是民進黨當局間接地利用疫情殺人,而且「殺」的是忠誠的「紅統」人士。——新黨發言人陳麗玲昨日就在臉書表示,「心中很難過,我們又失去一位戰友!只能說政府殺人,周會長一路好走!」但相信,民進黨當局和某邪教極為恐懼的五星紅旗旗海,仍將繼續在台北市的大衢小巷飄揚。
  本名周慶鑽的周慶峻,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廣東汕尾。其情況有點像被李登輝打成「雙面間諜」的中國國民黨澳門支部前主委吳華(吳道明)、《獨家報導》創辦人沈野(沈光秀)那樣,都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從廣東省潮汕地區偷渡到澳門或香港,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後,以各種方式前往台灣地區定居生活,並以各種不同方式進行同一項政治活動,終身不矢地反對「台獨」,支持國家統一。
  周慶峻一九八二年與台灣籍太太赴台定居之前,因為已經在香港、澳門居留了二十年,因而同時也持有香港、澳門身份證,並因此也成立了「港澳居民在台協會」並自任會長。因此,他與包括筆者在內的若干澳門居民頗為稔熟,筆者也曾實地跟隨觀察過他在台北市區的抗議活動,尤其是親眼目睹他以「拳打鎮關西」的姿態,在圓山大飯店門前怒毆詆毀「一國兩制」的所謂「民運人士」曹長青。但每當有澳門居民到訪,他都熱情接待,邀請「飲廣東茶」。筆者發覺,每次都有「法務部」調查局台北調查處的探員陪伴,而且也豪不掩飾其敏感身份,交換名片。不過,這些也是外省人後代的「新中統」,卻也是持抱「反獨」立場。因而與其說是監視周慶峻,不如說是「保護」周慶峻。實際上,周慶峻是一位「行動派」,經常與「台獨」、「港獨」、「藏獨」及「疆獨」以至某邪教人物掐架,身上傷痕累累,也吃了不少官司。
  一九九三年,中華愛國同心會成立,始終由周慶峻擔任會長。二零一八年因應《政黨法》生效,中華愛國同心會改組爲中華愛國同心党,成為正式的政黨團體,周慶峻出任首任党主席。黨章開宗明義宣布,該黨公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國兩制」方式統一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反對「法輪功」,支持中國共産黨,因而是「紅統」亦即「左統」政黨。
  另外,二零零五年十月十六日,周慶峻爲了對抗新興綠系「台獨」政黨「台灣國民黨」的備案,向「內政部」備案成立中國民主進步黨(中國民進黨),但該黨的黨員幾乎與同心會的會員重疊。
  如同新黨前主席郁慕明是以其在大陸地區投資從商的盈利,支持新黨黨內運作經費一樣,周慶峻也是在廣東珠海和湖北投資養魚業,將部分盈利用於中華愛國同心會/中華愛國同心黨的黨務運作經費,及「反獨」活動的費用。因為周慶峻,台北市街頭經常可以見到五星紅旗,甚至在蔡英文前往位於北平東路的民進黨總部主持會議時,在整段北平東路插遍五星紅旗,讓蔡英文陷身於旗海。由於周慶峻,台北街頭經常可以聽到《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歌。幸有周慶峻,某邪教團體在台北市各主要景點滋擾赴台旅遊的大陸遊客時,都潰不成軍。但就是這麼一個驍將,卻因民進黨當局抗疫失職失責,而間接地被「吃」掉了。而且,多年來一直追隨周慶峻反「台獨」的親密戰友、中華愛國同心黨秘書長張秀葉,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其他的成員,大多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這畢竟也折射了,台灣地區「紅統」團體及人士的困境。
  實際上,台灣地方的統派,按其歷史背景及意識形態,有「左統」與「右統」亦即「紅統」與「藍統」之分。「左統」基本上是信奉社會主義者,或是當年「白色恐怖」受刑人以至是「匪諜」的後人。他們不但反「獨」促統,而且擁護以「一國兩制」形式實現台灣與祖國大陸的和平統一。如《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總輯紀欣就出版了《「一國兩制」在台灣》等書籍。《海峽評論》創辦人、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的父親王建文是國民黨憲兵中校營長,其母親章麗曼卻是中共台灣工委成員,在工委書記蔡孝乾叛變後暴露而被捕並被判了死刑,在馬場町即現在的青年公園殉難,其父也以「知匪不報」罪名被判刑七年。
  「左統」的意識形態,是信奉社會主義。比如勞動黨,就是以社會主義為指導原則。它於一九八八年底成立時,曾經計劃以「共產黨」為黨名。但在前往「內政部」登記備案時,受到當時《國家安全法》和《人民團體法》「不得宣揚共產主義和國土分裂」規定的限制,而未能如願,因而退而求其次,改黨名為「勞動黨」。後來「大法官會議」「釋憲」,認為上述規定違反「憲法」中「言論自由」的規定,因而將之刪去。卻被那些連科學社會主義也不懂的人拿來當噱頭,搶先注冊了「共產黨」。而勞動黨反而已經出了名,也就無謂再與人爭黨名了。
  說起「左統」,還有一種另類政黨,與上述「左統」並無交集,那就是「白狼」張安樂成立的中華統一促進黨。他是「竹聯幫」大老,曾身陷「江南事件」。二零零四年「總統」大選,「兩顆子彈」令選情劇變,「連宋配」敗選,他不忿「右統」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缺乏足夠的動力制衡陳水扁。決定創立更加堅定擁護統一立場的新政黨,以遏制「台獨」的囂張氣焰。該黨的成員,雖然也有不少出身於國民黨、親民黨,並表達了對孫中山、蔣介石父子的尊重,也主張「三民主義」,但更強調「一國兩制」,並經常在大型活動中高擎五星紅旗,同時也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傾向在海峽兩岸在共同建立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新國號、新國旗、新憲法的情況下完成統一。
  而「右統」者,則大多是具有國民黨軍政人員的背景,他們的「統一標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並不認同「一國兩制」。早年是既反「獨」又反共,近年隨著兩岸交流,大陸向台灣民眾釋出善意並「讓利」,他們對中共逐漸消除敵意,但仍不服氣,還是認為三民主義才是統一中國的最佳方式,應當統一在「中華民國」的大旗之下。
  無論是「左統」或「右統」,除了成員重合之外,最大的隱憂是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他們大多是國共內戰後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所謂「外省人」及其第二代,尤其是新同盟會,大多已近「古來希」,郁慕明也已近八十,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老去,卻難以補充新血,可能會面臨難以為繼的困境。近年新黨成立了青年軍,其主要成員侯漢廷、王炳忠及林明正,以其年輕的面孔及特立獨行的言行,在網路上受到不少關注。
  「統派」的另一個困難,是經費問題,尤其是「左統」更為嚴重。它們的主要財政來源主要是黨費、年費以及捐贈等,因沒有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或即使是參加也跨不過得票率「門檻」,而未能獲得「政黨選舉補助金」分配。這就局限了他們的活動,只能是以舉行座談會為主,有時也舉辦遊行活動,但由於經費有限,無論是組織動員還是活動形式,都無法與大型政黨相提並論,因而較為缺乏吸引力。
  隨著周慶峻的逝世,台灣地區的「紅統」活動可能會面臨「發展瓶頸」是問題,必須及時轉型,以適合時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