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向立陶宛乞求疫苗有潛意識深意

  台灣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台灣地區新增一百零四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二十四例死亡。同時,陳時中也宣布,第三級警戒延長至七月十二日,呼籲全民再一起努力堅持落實二週三級警戒防疫措施。
  正如筆者昨日分析,三級警戒延長到七月十二日,必定會對預定於八月二十八日舉行的四項「公投」造成影響,因而「中選會」昨日就聲稱,由於指揮中心宣布第三級警戒將延長到七月十二日,勢必對近期選務的籌辦產生重大影響,
  因選務的籌辦依法循例,都需一定的合理準備期間,且各階段選務工作間又環環相扣,都必須予以通盤考量。因此,「中選會」將會依疫情警戒狀況及可能發展,
  連同選務籌備的必要期程與各項重大因素,如選務人員講習或場地因素等,依指揮中心的決定與指引,就選務部分依法進行滾動式的檢討,包括是否應決定依法改定投票日,而延後辦理投票等。「中選會」已徵詢指揮中心、地方政府意見,對於「公投」是否延後投票,預計七月初(暫定七月二日)提交委員會議討論決定。
  對此,「立法院」國民黨內政委員會召委林思銘認為,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一日民進黨強行表決將《公民投票法》修惡,將「公投」日改為每兩年一次,並於八月的第四個週六舉行,讓「公投」徹底與大選脫勾。而且並無任何除外條款或但書規定,也就是說,「公投」不論改期或延後均缺乏法源依據,也並未授予「中選會」得以逕行公告延後的法源依據。若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僅依《新冠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七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此一霸王條款予以涵蓋,不僅踰越特別條例的立法意旨,也嚴重侵害國民行使直接民權之權利,台灣標舉之民主法治,將就此毀於一旦。因此,應召開「立法院」臨時會,交由朝野共同討論決定。有此看來,朝野之間可能會就此展開一場法律大戰。
  其實,目前台灣地區的抗疫鬥爭,關鍵仍是疫苗,而且事態的發展態勢,已經不按民進黨當局的「超前部署」發展。因而就連蔡英文也罕見地表示,她從來沒有說過七月間開打台產疫苗。看來,就連民進黨當局也終於冷靜了下來,自己的為台產疫苗護航之舉,因為在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證過程中遇到困難,而且就連美國的生產授權也要取消,人命關天來不得半點兒「兒戲」。終於明白到所謂「超前部署」,已經失去商業採購或向國際疫苗分配平台機制申請的先機。因而就只能以「阿Q精神勝利法」,把外國的捐贈當作是「朋友遍天下」的證明。這當然遭到國民黨痛批為「疫苗乞丐」,讓民進黨當局直跳腳。
  實際上,日本和美國捐贈的這兩批疫苗,其實都是「嗟來之食」。在日本來說,捐贈的一百二十四萬劑疫苗,都是阿斯利康,亦即是日本人因為嫌棄其有造成血栓而導致死亡而不願接種的,因而日本政府才如此「慷慨」地轉贈台灣當局的。果然,台灣地區僅是施打阿斯利康一個多星期,就已經有五十多人死亡,竟然是染疫死亡五百多例的十分之一。某些人即使沒有染疫,也因為接種日本贈送的阿斯利康疫苗而死。而美國的捐贈,也是「假好心」,是在此前搶購疫苗時超買而囤積的,眼看就要過期,但又不能像經濟危機時將牛奶倒落下水道那樣處理,否則可能會引發美國搶購而受到擠壓買不到疫苗的國家的痛罵,因而就覺得釋出八千萬劑,只是給台灣地區二百五十萬劑。但也並非「白吃的早餐」,是要回報的,包括購買美國的過時軍火及萊豬。
  其實,國民黨痛批民進黨當局是「疫苗乞丐」,並不為過。昨日就有了新的佐證。據路透社報導,立陶宛捐贈台灣二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是「應台灣的請求」,亦即台灣當局派駐立陶宛的「代表」,向立陶宛的經濟與創新部長聲稱,台灣當局去年四月捐贈十萬片口罩,希望立陶宛有所表示,而讓對方不得不做出的「回報」。此顯示,民進黨當局在自己遭遇「疫苗危機」後,為了化解危機,而四處活動,希望能在獲得疫苗紓困的同時,也能在「衝出根據」議題上為自己壯膽。不過,至今為止,除了是日本和美國主動送上連其自己也不要的「次品」之外,就只有立陶宛在民進黨當局的乞求之下,送上二萬劑也是「次品」的阿斯利康疫苗。這反而是暴露了民進黨當局在國際社會上,並沒有多少朋友。
  曾經有人表示納悶,為何民進黨當局竟然對一個只有不到三百萬人口的立陶宛這麼有興趣?是否因為其扈從於美國的「反中」戰略,宣布退出中國大陸與中東歐國家的「十七加一」合作,其國會也就新疆問題通過反華决議有關?這固然是動機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潛意識」,則是要學習及跟隨立陶宛的「獨立」及分裂國土的行徑。其實,民進黨早在十七年前,就已經仿效立陶宛,進行了一場宣示「獨立」的行動,並因此而改變了陳水扁的民調遠低於「連宋配」的劣勢,與後來緊接著發生的「兩顆子彈」事件一道,促使陳水扁得以驚險連任。
  那是在二零零四年的二月間,李登輝眼看爭取連任的陳水扁,民調遠落後於「連宋配」,就與「陳呂競選總部」合作,在二月二十八日舉行《二•二八百萬人手護台灣運動》,內容是在二月二十八日當日,參照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個波羅的海沿岸的小國舉辦「自由人鏈」活動的「經驗」,動員一百萬人以上,從台灣島的最北部到最南部,手拉手組成一條「人鏈」,面向中國大陸高呼「NO」。其目的一是要透過動員百萬人出來參加活動,以達到鞏固「基本盤」及吸引「中間選民」之目的;二是要透過仿效當年波羅的海沿岸三小國先是舉辦「自由人鏈」活動,然後進行「獨立公投」,進而達成脫離前蘇聯宣告獨立的「經驗」,借助百萬台灣民眾的口面向中國大陸高呼「NO」來發表「獨立宣言」。果然,透過這次活動,「陳呂配」的民調突然竄升,並成為超過「連宋配」的轉折點。再加上後來「兩顆子彈」的「威力」,讓曾經民調滯後的陳水扁僅以二萬多票的「優勢」獲得連任,台灣地區陷入動亂之中。
  因此,民進黨當局以疫苗為平台,拿出立陶宛說事,除了是要籍此彰顯其「朋友遍天下」,並為「疫苗危機」紓困之外,就是其欣賞立陶宛等波羅的海沿岸三小國進行「獨立公投」,脫離前蘇聯的「壯舉」,在潛意識中也有意走這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