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紫砂壺串起兩岸文化交流 ——台灣林燦煌大陸潛心學藝13載

  見到林燦煌是在「陶都」宜興的丁蜀鎮,漫步在小鎮的青石路上,耳邊響起的是拍打紫砂泥料的聲音,這是「陶都」特有的韵律。林燦煌來自臺灣新竹,在丁蜀鎮學紫砂壺十三年,如今已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燁煌紀。
  燁煌紀在裝修中,林燦煌在季暢園接受了采訪。季暢園是林燦煌的師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創辦的紫砂藝術館,幽靜的長廊、雕花木窗、怪石上放置著許多紫砂壺的千壺島,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建築風格。置身於古樸的季暢園,時光也慢了下來,林燦煌工作的地方位於季暢園二樓,靠窗的桌子上擺放著各式工具,桌子中間擺放著紫砂泥堆成的泥片,林燦煌拿起一個木質的搭子,把泥片打薄,他的故事也在低沉的拍打聲中湧來。
  第一個在丁蜀鎮學到紫砂精髓的臺灣人
  1984年,林燦煌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的一個小漁村,小時候在他還對茶文化還沒有任何概念時,就像身邊的大多數臺灣人一樣,每天晚餐過後與家人朋友圍坐喝茶聊天。林燦煌清晰的記得,小時候家中一架老木櫃上擺滿了父親淘來的各式紫砂壺,每當有好友來訪,父親都會從木架上隨手拿起一把沏茶,當壺蓋掀起的時候,茶香撲面而來,那是林燦煌對紫砂壺最初的記憶。
  後來林燦煌的父親到大陸做生意,一次偶然到宜興買紫砂壺時,看到了宜興紫砂壺的發展前景,於是往來於大陸和臺灣,銷售紫砂壺。90年代,大陸的紫砂市場還處於低迷時期,却因臺灣茶文化濃厚,紫砂壺很快在臺灣盛行起來。父親的紫砂壺生意也越做越好,也認識了許多宜興紫砂壺工藝大師。2008年,大學畢業的林燦煌在父親的推薦下來到宜興丁蜀鎮學習做紫砂壺,幷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爲師,和林燦煌一同在季暢園的師兄們很多都是紫砂一廠徒工班出來的匠人,在季暢園成立前經過紫砂廠的培訓歷練,現在也都是紫砂界頗有實力的匠人。
  在丁蜀鎮製作紫砂壺的大多是本地鎮上的人,他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製作紫砂壺的專業術語也多是用當地方言表達,這對於從小在臺灣長大的林燦煌來說很是艱難。方言還不是最難的,因爲製作紫砂壺是當地賴以生存的手藝,宜興的制壺匠人們大多「傳裏不傳外」,手藝的核心部分此前只有當地人能學到。此前來學習的臺灣人經常幾個月學點最基礎的就回去了,林燦煌是唯一留下來的臺灣人。
  回憶那段歲月,林燦煌說,最開始確實很難,需要對紫砂泥泥性的掌握非常熟練,知道在什麽樣的濕度時做什麽樣的事情。打泥條這個最初的環節就學了三個月,起身桶學了半年,「打泥條對力道要求極高,要打出中間與兩頭,上下還要保持一致厚度,往往師傅只要聽到聲音就能判斷徒弟的規範程度。」
  時光從指尖劃過,磨進泥中、摶入壺內,2009年,林燦煌做出自己的第一把紫砂壺,他興奮地拿給父親看,等待著父親的誇贊。父親沒有說話,往壺中倒入開水,沏了一杯茶後,告訴林燦煌這把紫砂壺在他看來還不合格,壺把拿起來不是很舒服,壺嘴出水也不是很流暢,他告訴林燦煌紫砂壺雖然美觀很重要,但「壺是用來喝茶的」,實用是第一要義。
  後來的兩年中,林燦煌也做了很多把紫砂壺,林燦煌開玩笑說,那個時候他剛認識現在的妻子,正跟這位漂亮的宜興姑娘處於熱戀期,也挺想賣出去幾把壺賺點戀愛經費,但無奈父親不同意售賣,認爲還沒有達到流入市場的標準。
  學藝三年,賣出了第一把紫砂壺
  時光流逝,季暢園的老匠人們,看到林燦煌樸實,又真心想學做紫砂壺,就慢慢地把自己的獨門秘訣傳授給他。
  日復一日,林燦煌坐在桌前,將煉製好的濕潤適度的紫砂泥放在泥凳上,用木質的搭子,把泥料拍打成薄薄的泥條,用矩車劃出長短適合於壺體身筒的泥片,劃出圓形的口蓋和壺底泥片,身筒卷成圓柱形,再用拍子慢慢拍打,讓壺肚脹大,將上部或下部收斂成壺口或壺底,使之與自己設計的造型相吻合,稍待乾燥後分別裝上壺把、壺嘴,配上壺蓋,再一遍又一遍地用「明針」刮壓、修整、加工。
  師傅季益順的教導,使得林燦煌堅持用好泥製作紫砂壺的基礎上,極其注重制壺工具的品質,針對不同壺型自己打造工具,因爲依靠産業鏈製造的工具只能製作出千篇一律的茶壺,唯有手作工具才可以勾勒出不同特色、風格各异的紫砂壺。
  2011年,林燦煌終於賣出去第一把紫砂壺。當時林燦煌把做好的壺給父親看時,父親說可以了,於是林燦煌的第一把紫砂壺擺進了父親在臺灣的紫砂壺門店,後來被人以2000元的價格買走。回看那把壺,林燦煌說:「壺是臨摹了幾年經典作品做出來的,雖然造型看著不錯,但當時技藝不够精煉,壺也總是差點氣氛。」
  因爲來自臺灣的緣故,林燦煌一直不能參加工藝美術師的職稱考試,直到2018年,國家出臺「惠台31條」,江蘇和宜興結合實際將惠台政策落實,2019年,學藝十一年的林燦煌終於有資格報名2019年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的考試,也成爲臺灣順利考取這一職稱的第一人。
  林燦煌清晰的記得考場設在宜興的一個學校裏,考試內容是在兩天內做出一個紫砂壺。林燦煌當時做的紫砂壺是一把花器,那把紫砂壺用紅泥、綠泥、紫泥三種顔色做成,壺周身有荷葉包邊,綫條優美,素雅溫潤,很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後來,林燦煌又做了一把跟考試時一樣的紫砂壺,被父親在臺灣的一個老客戶以兩萬的價格買走。
  林燦煌回憶,當時師傅季益順看到這把壺時,表揚他這幾年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實,茶壺口蓋細節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壺身的荷葉包邊不太靈動,告訴壺要「活」起來,經師傅點撥後,林燦煌又做了三把壺收藏於家中。
  用紫砂壺串聯起兩岸的文化交流
  年復一年,林燦煌的紫砂壺作品綫條越來越流暢,構思巧妙,氣韵也生動起來。林燦煌製作一個紫砂壺短則幾天,長則兩周,他之前的紫砂壺作品多是通過父親在臺灣的門店銷售,父親年歲漸長後,在臺灣的紫砂壺店也關了。2013年左右,林燦煌和妻子開始在網上開始做直播,幾年下來已經有了萬人的鐵粉群,他的紫砂壺一經完成就會被很快買走。林燦煌從來不做預定生意,在他看來做紫砂壺快不得,需要匠人從容的坐在泥凳上,心無旁騖地把弄著手裏的泥片,享受泥巴帶來的樂趣。
  同樣是2013年,林燦煌應邀參加在新竹市舉辦的宜興紫砂壺交流展會,帶著師傅、師兄和自己的作品拿去參展。林燦煌還現場示範了制壺過程,幷和臺灣壺友們交流制壺的心得。臺灣壺友們能近距離看到宜興紫砂壺製作過程和大師季益順的經典作品,對於從小在茶文化盛行的臺灣長大的壺友們來說,是一次完美的體驗,許多人也成了林燦煌直播時的粉絲。此後,2018年,林燦煌再次帶著紫砂壺作品赴台交流,今年9月份將和妻子帶著作品回臺灣新竹和壺友們見面交流。
  2019年,林燦煌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燁煌紀,寓意前途光明之意,在新的工作室,林燦煌會把直播、銷售推廣這些環節交給同事,自己專心做壺,林燦煌知道,工作室的成功最需要的是自己將紫砂壺做到完美,而紫砂壺製作不僅僅是將手藝練到爐火純青,還需要在紫砂壺中融入文化。「匠者,始於心才能見於器。」就像師傅季益順來所說,從生活中尋找靈感還遠遠不够,還要努力挖掘歷史文化背景,從傳統中汲取創新的養分。後來的林燦煌邊學習製作紫砂壺,邊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希望能做出像師傅的「四大美人」、「妃子笑」、「琵琶語」那樣帶著古典韵味的經典作品,這樣壺友們在欣賞紫砂壺的同時也瞭解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
  工作室剛成立,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林燦煌希望創作出更多兼具實用和藝術價值的紫砂壺,陪伴我們的日常,帶我們回到過去三五好友喝茶閑聊的時光,也希望一把紫砂壺能串聯起兩岸的文化交流。
(宋楚婷、付岩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