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麟——一位特殊的醫生在澳門

  柯麟(1901—1991年)出生于廣東海豐,在海豐中學讀書時就常去瞻仰文天祥遺跡,深受文天祥愛國情操的感染。後來在校友彭湃影響下,萌生民主自由思想。中學畢業後,他考入廣東公醫大學,1924年加入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共黨員,擔任中共中山大學醫學院黨支部書記,與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是好友,曾任該軍後方醫院副院長。1927年12月11日,他參加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到達上海,與賀誠合作開設達生醫院,1928年初又到廈門從事黨的秘密工作,開設同德醫院。後來廈門秘密黨組織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壞,組織上派他到香港從事秘密工作。
  聯繫葉挺,助其重回組織懷抱
  柯麟夫婦到香港後,與弟弟柯正平一起開設了「南華藥房」,以「中醫師柯麟」之名行醫。他在香港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幫助李碩勳自內地中轉去海南。當時,李碩勳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準備去海南進行兵運工作,找過柯麟,柯麟幫助他安排了其夫人趙君陶和兒子在香港的生活。在與李碩勳的交往中,柯麟發現李碩勳不懂廣東話,曾提出他不適宜到海南去工作,但李碩勳不聽。不幸的事終於發生了,李碩勳剛到海南,就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李碩勳入獄不久,就通過秘密管道給柯麟發去求救信。接信後,柯麟馬上將信轉交給中共廣東省委,提議立即營救。可惜,營救工作還沒有準備充分,李碩勳就被國民黨殺害了。根據党的指示,柯麟把留在香港的趙君陶母子安排去了上海,回了「娘家」。
  1927年,柯麟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四師工作時認識了葉挺。他們都是中共黨員,經常在一起搞組織活動。1927年,葉挺參加了周恩來、賀龍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1928年春,南昌起義失敗後,葉挺出國到歐洲避難,1932年秋回國後移居澳門。1933年他參加福建事變,失敗後應邀擔任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的軍委委員,常到香港聯絡國民黨軍隊中的反蔣抗日將領。由於長期與中共脫離關係,葉挺尋找黨組織的心情十分迫切。
  正在這時,柯麟接到上級黨組織的指示,要他立刻與葉挺取得聯繫,幫他重新回到黨組織中來。
  當時直接領導柯麟的是中央特派員潘漢年。一天,潘漢年約柯麟到彌敦飯店見面,潘漢年對柯麟說:「你在香港熟人太多,容易出事,你是中醫,在香港你不能行西醫,維持生活都會很困難,現在葉挺在澳門,你就遷居到澳門去,以聯繫葉挺為主,這樣既可以執行黨的任務,又能解決你全家的生活困難,一舉兩得。」
  1935年中秋節,柯麟舉家遷往澳門,在板障堂前街開設「柯麟診所」。診所開業後,柯麟很快就與葉挺聯繫上了。1936年春,柯麟安排葉挺到香港與潘漢年見面。柯麟陪葉挺前往香港彌敦飯店,三人談了整整一下午。潘漢年對葉挺說: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共將由推翻國民黨統治轉變為聯合國民黨抗日,旨在建立國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希望葉挺利用自己在國民黨軍隊中的影響,不僅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還要在兩廣和其他實力派中做一些將領的工作,促成團結抗日局面的早日形成。葉挺表示完全同意中共的政治主張,並愉快地接受了潘漢年的建議。葉挺回到澳門後,與澳門上層社會來往很密切,如與舊部李濟深等經常來往。柯麟通過葉挺也認識了這幫朋友,為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也正是有了與中共的重新聯繫,七七事變後,葉挺才會出任新四軍軍長。葉挺到任後,力邀柯麟同赴前線,主持新四軍的醫務工作。但潘漢年認為柯麟在澳門已經紮下了根,需要他繼續留在澳門。
  妙手回春,結識馬萬祺、何賢
  潘漢年告訴柯麟,澳門商人馬萬祺富有正義感,從他的詩詞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共的欽佩之情,可以與他多多聯繫,通過馬萬祺團結澳門工商界人士,擴大中共在澳門的影響力。
  也巧,有一次,馬萬祺得了肺病,到柯麟診所來醫治,柯麟妙手回春,幾帖中藥吃下去,馬萬祺的病就好多了,兩人從此成了朋友。當時,抗戰已經爆發,柯麟給馬萬祺分析形勢說,在澳門,只要中國人團結一致,配合當地政府把澳門穩定下來,挨過幾年,就一定能夠迎來抗戰的勝利。現在澳門的工商界有許多事可做,如平抑糧價上漲,做好慈善工作,救民扶傷,幫助工廠發展生產,幫助商店維持經營,穩定物價,增加就業等。把這些事解決好,社會自然穩定,愛國力量就擴大了。柯麟比馬萬祺大18歲,馬萬祺視柯麟為自己的兄長,因此,他信任柯麟,贊同柯麟的觀點,對抗戰必勝的信念由此增強。平時馬萬祺經常攜妻子羅心柏去拜訪柯麟,他曾賦詩一首記兩人的深情:懸壺濟世良醫德,救國憂民志士心。有幸逢君爭早晚,難能相遇論當今。
  隨後,馬萬祺介紹何賢(今澳門特首何厚鏵的父親)等澳門名流到柯麟診所就診。在診治過程中,何賢與柯麟也成了好朋友。
  當時何賢並不知道柯麟是中共黨員,交往中只知道柯疏財仗義。柯麟的醫術是很高明的,澳門當時缺醫少藥,求大於供。柯麟按道理能夠掙很多錢,但他從不貪財,對貧苦求醫者只收很低廉的醫藥費甚至免費,柯麟對所有病人都一視同仁,認真診治。他靠自己的醫德贏得人們的好評,很快便成了受澳門人廣泛尊重的名人。
  有一次,何賢約柯麟去出席一個社交宴會。當時澳門地方小,一般都是步行,何賢與柯麟邊走邊聊,一路上,不斷地有人向柯麟打招呼問好。有一群小孩歡呼著飛跑過來,一個小男孩抱著柯麟的腿,稚氣地說:馬上要到端午節了,媽媽叫我去買粽葉,要包好多粽子給柯伯伯送去。」柯麟愛憐地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回去告訴你媽媽,心意我領了,粽子就不要包了,你爸爸病才好,拉板車需要營養,省些錢,買些好吃的給你爸爸補身體要緊啊。」何賢後來聽人介紹,這位小男孩的父親是個板車夫,得了肺病,在別的診所花了很多錢都沒有治好,正走投無路,聽說柯麟的醫德好,就來找柯麟治病。結果,柯麟治好了他的病,不僅沒要他一分錢,反而還接濟了他們一家。所以,逢年過節,貧苦人家手頭再緊,也要備一些禮物表達對柯麟的謝意。
  正因如此,何賢被柯麟深深吸引,他的辦公地點離柯麟診所不遠,沒事就到柯麟診所坐坐,聊聊天,喝喝茶,感情日深。
  受鼓勵,柯麟「接管」鏡湖醫院
  鏡湖醫院建於1871年,由澳門的巨賈富商出資興建,是澳門惟一的慈善醫院,主要為澳門下層社會勞苦大眾服務,同時也收留一些無家可歸的瘋殘病人,開展一些公益活動。柯麟對參加鏡湖醫院的公益活動非常積極,後來他半天在自己的診所上班,半天在鏡湖醫院義務出診,有時甚至整天都泡在鏡湖醫院。由於他把一大半精力放在鏡湖醫院,自己診所的經營越來越困難,收入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常常入不敷出。為此,妻子有怨氣。柯麟卻和顏悅色地對妻子說:我現在想的不是去不去鏡湖醫院的事,我想的是放棄私人診所,把全部精力都轉到鏡湖醫院那頭去。
  這時,在香港的中共港澳工委負責人廖承志得知柯麟的想法後,鼓勵他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鏡湖醫院中去。他對柯麟說:鏡湖小也不要緊嘛,你何不進去,幫它設法改善條件呢?」
  柯麟說服了妻子,放棄自己的診所,把全部精力投入鏡湖醫院的工作中。何賢對此不太理解,他對柯麟說:病人很多,一個人也看不完,何苦要放下自己的診所不管呢?鏡湖醫院收入畢竟有限。」柯麟回答道:我不信教,儘管澳門到處是教堂,但我也有信仰,這就是盡自己的一份力,造福民族和國家,這才不枉為一生呢!」何賢點頭稱是。正是在柯麟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何賢和一批澳門工商界人士積極為鏡湖醫院捐款。何賢、馬萬祺、林炳炎作為核心成員參加了「鏡湖值理會」,何賢還擔任了鏡湖醫院慈善會副主席。他們竭力要把鏡湖醫院辦成一家現代化的綜合醫院。廣州淪陷後,內地一批名醫遷來澳門,有許多是柯麟的同學,柯麟覺得這是一支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力量,在征得鏡湖醫院慈善會同意之後,于1941年成立了鏡湖醫院西醫顧問團,由柯麟直接領導。柯麟自己還受聘為澳門四界救災會名譽顧問,為開赴廣東前線的由澳門青年組成的青年戰地救護團講授戰場救護技術。活躍在中山一帶的抗日遊擊隊把鏡湖醫院作為可靠的「後方」,常將傷病員送來,由柯麟為他們精心治療。
(吳躍農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