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携手共建「三農」現代化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隨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政策陸續出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通過並實施,逐步把國家「三農」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開創性的戰略工程,如推動農村改革由試點走向全面推開、實現由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型、夯實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基礎、破解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難題、創建高水平的農村全面小康。換言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可以預見,這一戰略的實施勢將帶來「三農」發展的日新月異。
  基於中國悠久的農耕社會歷史與特殊的現代化進程,海峽兩岸「三農」有若特殊的親近感。近30多年來,兩岸「三農」交流合作循著促進雙方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前進,尤其是大陸地區在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借鑒臺灣經驗,開放台灣農業投資,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及市場拓展,開展農民組織、服務體系、特色鄉鎮交流等方面有效合作,創造出兩岸「三農」協調發展的新空間、新機遇,並累積了經驗。
  兩岸「三農」合作空間廣闊
  臺灣地區農業現代化的脚步從來不曾停歇,發展的新理念可歸納爲三個方面:一是通過「三化」(組織化、科技化、品牌化)調整農業結構、建立特色農村、注重提高農民收益,創新農業價值鏈。二是通過「三賣」(賣生產、賣生活、賣生態)多層次提高農業的附加價值。「賣生產」是指向消費者推銷無公害、安全健康的農作物;「賣生活」是開發農村休閒度假項目,讓觀光者與遊客享受農桑帶來的生活樂趣;「賣生態」是開發綠色農副產品,將其打造成爲禮品、化妝品與保健品。三是通過「三讀」(讀生產、讀生活、讀生態)構築新「三農」基本架構。「讀生產」是通過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讀生活」是開發友善共生的休閑農業服務和旅遊觀光價值;「讀生態」是保護靑山綠水,建構城鄉之間、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和諧共生願景。
  然而,受海島地域與市場的局限,台灣農業發展腹地極小,缺乏成長空間。首先,在島內工業化快速發展進程中,農耕面積不斷减少,加上農業自身比較利益的劣勢性,難以吸引經濟社會中的資源投向農業,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供需。其次,臺灣農業生產規模較小,大部分農產品缺乏外銷競爭力。特別是臺灣農產品外銷面臨的一個巨大現實,就是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門坎,臺灣無法推進自由貿易協議的簽署,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無門,農產品難免受到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障礙。
  尤其在蔡英文上臺後,兩岸農業對接合作步履維艱、成效不彰。一方面是「三農」產業對接合作的機制、制度和公共平臺無法建立起來,也缺乏完善的農產品運銷體系以及農業融資和保險體系;另一方面則囿於臺灣內部意識形態對立與朝野惡鬥,以致兩岸「三農」的交流合作陷入了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情結。那些堅持意識形態的政客們,只想將島內滯銷的農產品賣到大陸,但又擔心大陸廉價農產品大量回銷島內,甚至以「統戰」爲由硬生生地將大陸嘉惠臺灣「三農」的政策界定在「拉攏臺灣中南部農漁民」而予以抵制,以致受惠的農民十分有限,尤其是中南部一些農業縣市在兩岸交流中有邊緣化現象,近年來不斷發生的台灣水果滯銷、漁產品賣不出去等現狀,都跟民進黨當局阻礙兩岸「三農」合作不無關係。
  即便如此,大陸仍然願意爲兩岸「三農」合作提供廣闊空間。3月17日,國務院台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等11個部委聯合公布了《關於支持臺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農林22條措施」),這是大陸給台企與台農發出了參與大陸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邀請函」,讓他們有機會跟上中國下一個經濟增長點並登上這一大有可爲的舞臺。
  政策推動「三農」合作再上臺階
  歷史已經證明,務實主義、計劃性和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是大陸改革開放成功的秘訣之一。大陸發展曰新月異,台商都很清楚,只要是跟著大陸發展的節拍走,臺灣就能乘上大陸經濟發展的「快車」,並反哺做大島內經濟「蛋糕」,提升臺灣社會福祉。
  本著「兩岸一家親」理念,大陸嘉惠臺灣同胞的政策一以貫之,並不斷深化細化各項實施舉措。2018年至今,大陸已經連續4年發布惠台措施,從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到協助台商台企應對疫情、復工復產的「11條措施」,都是貼近臺灣基層民衆的需求,聚焦臺胞台企關心的普遍性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决措施。尤其是今年提出的「農林22條措施」,既是大陸方面在兩岸關係繼續僵化之際主動釋放的善意與誠意,也是在「十四五」開局之時推動兩岸「三農」融合發展的重要一步。
  「農林22條措施」聚焦投資經營、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持、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台企台農關切的問題,提出具體解决辦法,體現三大特點:第一,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如鼓勵台企台農抓住機遇,發展鄉村特色農業、林草生態產業,參與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參與智能農業、綠色投入等領域的研發創新、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第二,契合台企台農的實際需求,如針對農村土地經營權和林地經營權、融資困難、開拓內銷市場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决辦法;第三,涵蓋面廣、支持力度大,基本涵蓋了台農台企在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各個方面,如支持台企台農參與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畜牧水產養殖等建設和生產經營,鼓勵台企參與農林產品國家標準起草,支持臺胞參與鄉村建設,並就涉農涉林資金補助申請、深化台企與農墾企業合作、加强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特別是明確臺灣同胞和台資企業通過流轉取得的農村土地或林地經營權受保護,可依法進行登記、辦理權屬證書和流轉。
  簡言之,通過「農林22條措施」,大陸對臺灣同胞擴大開放的力度漸進增强,提供同等待遇的領域逐步擴大,針對台企台農的優惠政策也更加細化。尤其重要的是,在大陸强調脫貧攻堅與聚焦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當下,島內業者到大陸發展農林業,將可獲得經營成本更低、融資條件更好、可用土地資源更多等便利,合作發展的空間更大,篤定是臺灣「三農」提質增效做大「蛋糕」的前途之所系。希望台企台農能突破眼下民進黨當局「仇中」「反中」意識形態制約,努力專經於未來的長遠利益,力爭成爲兩岸携手共建「三農」現代化的參與者與獲利者,用閩南話來表達,就是「惦惦吃三碗公」(意爲:不聲不響,安安靜靜吃了三大碗)。
  「十四五」時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也是農村全面小康後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的關鍵期,農業農村市場一片藍海可期,在新政策下臺企台農將大有作爲。整體觀察,可以從五大方面發力:一是加强產業基礎建設;二是完善農村治理;三是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四是建設鄉村人才梯隊;五是重構鄉村文化個性。
  若聚焦農林業高質量和產業融合發展視角,鄉村不僅僅是第一產業的生產地,更爲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農業現代化將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及城鎮化同步發展,推動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成爲發展「三農」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組建各類發展平臺,如打造「鄉村品牌」、創建「產業小鎮」、發展「田園綜合體」、構建「鄉村物流中心」、開發「鄉村文化旅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搭建「智能鄉村」、落地金融服務對「三農」全覆蓋等,都深具發展前景,必將爲台企台農帶來日益多元的新契機。
  最後要强調的是,閩台兩地農業合作的引領示範作用。截至2020年底,福建累計批辦台資農業項目2789個,合同利用台資42.2億美元,繼續保持大陸各省份中的領先地位。福建官方2021年3月發布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指出,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閩魚農業融合發展,推動兩岸農業資源要素的深度對接,在全國保持對台農業合作交流領先優勢。如推進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升級發展,加快9個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建設,打造一批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辦好海峽論壇、海峽兩岸農博會和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等重要展會,深入開展臺灣農民福建行,鼓勵舉辦臺灣高校學生農業教學實踐活動,密切兩岸基層交流交往;加大臺灣農業「五新」推廣,推動閩台農業合作示範縣和閩台農業融合發展基地建設等。
  閩台農業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的實踐與經驗總結,必將成爲臺灣「三農」深度融入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示範,爲兩岸携手共建「三農」現代化勾勒出清晰可循的發展圖景。
(陳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