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爲人類進步事業貢獻了什麽?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風險挑戰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時勢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能夠爲世界以及世界人民貢獻什麽?
  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巨幅標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宣示了中國共產黨面向世界的價值追求和行動取向。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黨。
  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維度來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走向日益繁榮富強的成功密碼,可以爲各國政黨建設、治國理政等提供有益經驗。從共創世界美好未來的探索來看,中國共產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爲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正爲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民認同。
  3.1 ABCDE:世界視角中的中國共產黨成功密碼
  當前世界上許多政黨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執政能力、贏得民衆支持,中國的國情與政治體制、文化傳統、政黨價值觀等有其獨特之處,但中國共產黨的經驗探索也不乏借鑒意義。本報告嘗試總結中國共產黨一切爲了人民的實踐密碼ABCDE」,描述世界視角中的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鑰。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不輸出中國模式,也沒有要求別國複製中國做法。
  人民至上(All For The People)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習近平說:「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爲人民服務這句話。」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把爲人民服務作爲一切行動和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從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到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再到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中國共產黨建立起制度閉環,確保一切爲了人民。
  歐洲左翼黨第一副主席馬伊特‧莫拉說,中國共產黨一直強調要爲人民著想,而不像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爲少部分人的利益著想。
  藍圖擘畫(Blueprint Drawing)
  西方政界有「選舉經濟周期」的現象,但中國共產黨在其執政實踐中基本有效地避免了「短期行爲」,從而保證了國家大政方針的長期穩定性。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是一部接續奮鬥史。她善於緊緊圍繞人民利益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設定各階段目標,並以「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
  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不久,習近平就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共十九大又對未來中國30多年的發展做了新的戰略安排。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感慨:「當中國爲了下一代而制定規劃的時候,我們的一切計劃都是爲了下一次選舉。」
  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其中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尤爲受到世界矚目,被認爲是中國共產黨獲得人民擁護、戰勝各種考驗的關鍵原因之一。
  一艘穿行在暴風雨中的航船,要想行穩致遠,關鍵靠卓越的船長掌舵領航。從革命、建設到改革的歷史證明,擁有堅強領導核心,黨和國家事業就充滿希望,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統攬中國偉大社會革命和中共偉大自我革命,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對一個政黨而言,思想理論建設非常重要。對黨員,要通過思想理論建設告訴他們該怎麽幹、爲什麽這樣幹;對人民,要通過思想理論建設形成社會共識,凝聚起磅礡力量。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國際關系系主任毛里西奧‧桑托羅等多位海外學者認爲,中國共產黨長久保持強大生命力的原因在於堅持不斷創新,始終實事求是,用與時俱進的理論思想武裝自我。
  中國共產黨通過民主集中制這個根本組織原則,把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和正確實行集中有機結合起來,既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可以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中國共產黨還有一套選賢任能的成熟機制,在幹部培養、選拔、使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說,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之一在於黨建優勢,組織部門發揮了專業的選拔、培訓、約束等作用,而不少政黨沒有專業人員做這件事,政黨領袖只能靠小圈子選擇他瞭解和信任的人。
  反腐是一種自我革新。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扎緊制度的籠子」,形成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四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
  共享發展(Development Shared)
  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是《共產黨宣言》爲馬克思主義政黨確立的最高奮鬥目標。習近平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秉持「一個也不能少」理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在建黨一百年之際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目前,「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是中國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中國共產黨正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實現共同富裕意味著要逐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與此同時,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南南合作等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全球範圍內謀求共享發展、共同發展的理念。
  高效治理(Effective Governance)
  提高治理效能是各國執政黨面臨的共同課題,在中國實現高效治理最關鍵最本質的一條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架構鬆散的西方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從中央到地方以黨委(黨組)、支部搭建起來的嚴密組織體系,保證了對整個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使其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無論是常態治理還是應急治理,中國的人、技、物、財等資源往往能跨地域、跨領域實現高效集中。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進程,從抗震救災到戰疫、戰貧,從建設港珠澳大橋到實施嫦娥探月工程,以及打造「北斗」「天宮」「天眼」這樣的國之重器,無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高效治理的體現。
  實際上,使得整個中國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改革開放,也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產黨集中全黨全國人民之力辦的「一件大事」。
  也門議會副議長穆赫辛‧巴蘇拉說,中國共產黨是唯一能夠將各省各層級的人民團結起來保持強大凝聚力的政黨,這是很重要的經驗。也正是因爲有各層級強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治理,中國才取得今天如此大的發展成就。
  3.2人類命運共同體:增進人類福祉的路徑選擇
  1999年的春天,北約戰機飛往當時南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發動持續空襲,造成一萬多人死傷;22年後的春天,中國飛往貝爾格萊德的飛機上裝載的則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疫苗,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往機場接機。
  塞爾維亞人民經歷的這兩段不同命運,也向人類社會發出了靈魂之問:這個世界是要讓霸權主義繼續它無情的肆虐,還是應當讓人類同舟共濟的美好故事不斷流傳?
  中國共產黨給出的答案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增進人類福祉的建議和倡議,而不是強行推銷和推廣中國共產黨人改造世界的政治主張。
  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了國別、種族、制度等的差異,是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有利於人類社會持久發展進步的重大理論創新,符合國際社會根本利益和普遍期待。本報告認爲,中國共產黨從推動共建型和平、增益型發展、互鑒型文明三個維度,爲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諸多突出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探索了實現路徑。
  共建型和平
  和平是人民獲得幸福生活的基礎,而和平是需要各國共同爭取和維護的。大國能否保持戰略克制,能否提供有效維護和平的公共產品、凝聚起維護和平的全球力量,將對世界和平起到決定性作用。
  面對冷戰對抗思維、零和博弈思維,面對唯我獨尊、迷信武力的霸道行徑、強權政治,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始終踐行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的理念,與世界各國一道,致力於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1954年,時任中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率團出席在瑞士萬國宮舉行的日內瓦會議,新中國首度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亮相國際多邊政治舞臺,促成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2017年,也是在萬國宮,習近平發表了題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呼籲各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萬國宮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致力於爲世界和平貢獻力量和智慧的不變追求。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一部維護世界和平的歷史。
  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堅定不移推動全民族堅持抗戰,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巨大犧牲、作出巨大貢獻。執政之後,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向世界作出永不稱霸、永不擴張的莊嚴承諾。
  縱覽世界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是唯一一個不依靠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走上富強之路的大國。這開創了大國以和平方式發展的新模式,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典範意義。
  隨著綜合國力提高,中國更加積極地在國際上發揮捍衛和平、維護安全的作用。自1990年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中國維和官兵的足跡遍布柬埔寨、剛果(金)、黎巴嫩、南蘇丹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6名中國官兵爲世界和平事業在異國他鄉獻出寶貴生命。中國的維和行動有助於保障戰亂地區的和平與人民生活的安定。
  增益型發展
  1976年,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竣工,被譽爲「友誼之路」「自由之路」。進入21世紀,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1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成爲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
  從坦贊鐵路到「一帶一路」,中國共產黨堅持與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之路不斷延伸。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開放發展戰略,恪守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爲促進共同繁榮注入新動能,全面增益世界發展。
  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爲各國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的舉行,爲世界各國商品提供巨大市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等一系列雙多邊合作取得進展和成果,爲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新動力。
  多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技術人員等奮鬥在衆多發展中國家廣闊的土地上,爲發展中國家人民實現發展夢想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共產黨還從自身能力和大國責任出發,在應對氣候變化等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共性挑戰方面,努力貢獻智慧和方案。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號召各方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說,中國不但自身綠色發展很有成效,還與他國分享經驗、開展合作,這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互鑒型文明
  冷戰結束後,「文明衝突論」的幽靈一直在國際舞臺上盤旋。近年來,這一論調更有變本加厲趨勢,損害國際社會信任和合作。
  不同文明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成爲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時代課題。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這是中國共產黨基於自身百年奮鬥歷程和理論思索給出的答案。習近平強調:「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中國共產黨積極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運用,並用自身實踐爲人類社會探索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之道。
  馬克思主義就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科學真理。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使之成爲指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科學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生命力也與文明交流互鑒密不可分。4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吸收世界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
  隨著中國不斷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共產黨更加注重同世界各國人民和各國政黨開展對話和交流合作,支持各國人民加強人文往來和民間友好,爲各國文明平等對話、相互啓迪不斷搭建新平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共產黨遵循「多彩、平等、包容」的新型文明觀,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致力於推動文明對話,爲世界文明繁榮進步提供了正確路徑。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表示,在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完全「獨立」的存在,只有積極對話才能促進世界的和諧發展,中國智慧帶給世界很多啓示。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認為,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闢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
  隨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不斷推進共建型和平、增益型發展、互鑒型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日益豐富,路徑日益完善,日益成爲國際共識,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有關決議。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9》顯示,六成以上海外受訪者認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個人、國家、全球治理的積極意義。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認為,中國正在身體力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國對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表示歡迎,期待中國爲建設更和諧的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瞭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