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辦法是建立「亞洲象國家公園」

  雲南北遷象群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仍未結束。如果從去年3月它們從西雙版納州進入普洱算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5個月。
  截至6月13日18時,過去一天象群持續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小範圍迂回活動。除了這群北上的象群,另有17頭野生亞洲象進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近期還有10頭野象離開西雙版納保護區,跑到附近村莊覓食。
  已經成爲「國際明星」的北上象群,成功地引起大家對野生亞洲象棲息地的關注。爲保護北回歸綫在地球上穿越的唯一一塊綠洲,西雙版納在生態保護上做出了諸多努力,眼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亞洲象爲什麽離開保護區?如何誘導大象回家?如何更好地保護野生亞洲象的活動空間?《中國新聞周刊》就象群遷徙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問題,分別採訪了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亞洲象32年的高級工程師郭賢明,保護區管護局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巧燕。
  棲息地保護得越好,食物越少
  中國新聞周刊:多個象群從保護區棲息地外遷的原因是什麽?
  郭賢明:目前出走的三個象群裏,有兩個象群在西雙版納,在我們可控範圍內。比較受大家關注的還是離開西雙版納北上的這一群亞洲象,對它們外遷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的說因爲棲息地破碎化,有的說因爲食物短缺。
  我個人觀點是,從動物行爲角度來分析,當亞洲象種群數量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自然擴散的行爲。爲什麽要進行擴散呢?就是要在更廣、更大的空間內活動,這應該是這次亞洲象北遷的主要原因。
  是否如外界分析的「亞洲象棲息地出現破碎化」,首先要瞭解什麽是亞洲象棲息地。從國家層面來說,或者從法律上講,西雙版納建設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實際上就是我們認可的、國家法定意義上的野生亞洲象棲息地。並不是說亞洲象走到哪,哪里就是適宜的棲息地。
  我並不認同棲息地破碎化是亞洲象外遷的原因。現在很多人認爲,西雙版納破壞了大量的熱帶森林,造成了棲息地的破碎化。其實保護區從劃定之初,就不是連片的、不是整塊的,而是相互分散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五個片區,分散在西雙版納全州範圍內,在地圖上看,感覺保護區是碎片化的,但如果把每個保護區看成一個單獨的保護區,大家或許就不會覺得保護區破碎化了。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情况在其他地方很少見,可能我們的每一個片區在其他地方就(相當於)一整個保護區,例如猛養子保護區的面積就有9.984萬公頃,約合149.76萬畝。四川有那麽多大熊猫保護區,有的幾萬畝就是一個保護區,可沒有人說四川大熊猫保護區是破碎化的。
  西雙版納1958年建設保護區時劃了五個保護區,當時相當於搶救性保護,把植被比較好、動物分布比較集中的某些區域劃定爲保護區,總面積24.25萬公頃,約合362萬畝。1987年,我們專門成立了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對保護區的管理工作。這麽多年管理下來,保護區一直維持這樣的面積。
  劃定保護區時,亞洲象數量還沒有這麽多,當時以爲劃定的面積足够亞洲象棲息了。在上世紀80年代,大概有170頭亞洲象,應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象開始逐漸走出保護區。我們發現,一開始是少量大象、嘗試性走出保護區,第二年又有幾頭走出來,大象走出保護區是一個過程,不是說很多大象一次性出走。
  亞洲象種群數量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外遷徙,如何形容這個臨界點呢?大象是非常龐大的動物,食量非常大,一頭成年亞洲象一天的食物有200多公斤,爲了更多食物,會逐漸遷徙,不停留在某一個棲息地,其實是爲了生存。
  所以有人提出外遷是因爲食物短缺,是可以這樣分析的。很多人可能對亞洲象的習性不瞭解,亞洲象喜歡在森林比較稀疏、草本植物比較多、有水源的地方活動,而且土地坡度要相對平緩。
  如果說一個保護區是以保護鳥類爲主的,可能樹木越高大越好,樹上結出很多水果,是鳥類喜食的。但亞洲像是另外一種習性,經過多年保護,保護區內過去有草場的地方現在已經恢復成森林,亞洲象的食物反而有所减少。也就是說棲息地保護得越好,食物越少。
  中國新聞周刊:大象需要的棲息地範圍有多大?可以說象群數量已經超出現有棲息地承載力了嗎?
  王巧燕:對,「大象數量超出原有棲息地承載力」這個說法,我們是認可的。2014年,當時我們統計保護區有280頭左右亞洲象,現在有300多頭。有關研究顯示,一頭成年亞洲象在天然林裏的平均生存空間是10平方公里。
  象群是母系氏族,種群級別由低到高可以劃分出4個層次。最基本的單位是家庭,一般由一頭母象帶著自己的子女,多個家庭可以組成一個家族,幾個家族又可組成一個氏族,多個氏族又可組成一個亞種群,亞種群的大象數量可能超過100頭。比如,猛養片區的象群就是一個亞種群,包括幾個氏族。象群會合群,但平時不在一起活動,各自回到自己家族的領域棲息。
  按照亞洲象生物學特性來說,它們尋找棲息地主要看棲息環境、食物、水源這三大要素。按這三大要素尋找,保護區內海拔900米以下的溝谷、雨林最適合大象生存。但保護區內不全是雨林,還包括森林、河流、草地、灌木林等不同地理環境。
  大象會本能地推倒幾十厘米高的樹木,不讓這塊地成林,從而爲自己提供食物,但隨著我們森林保護力度的加强,保護區裏的荒地、次生林越來越少,大象食源地也隨之减少。保護區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88%提高到了現在的95%上,原有的高大喬木、灌叢、草地的合理生態系統逐漸單一化,區內幾乎被高大喬木占據,加之不能開展「計劃燒除」等合理的森林管理,鬱閉度較高的林下草本植物减少,大象食物就减少了。
  另一個問題是,保護區內最適合大象棲息的環境未必全都被大象利用。亞洲象分布區域不是相連的,在保護區的5個子片區中,亞洲象主要分布在猛養、尚勇和猛臘這三個片區,猛侖、曼稿保護區分布得少,不同片區在地理空間上是隔離的,不同片區的象群之間沒有交流。
  大象平常在林子裏休息,晚上外出覓食。當象群數量增加,原有棲息地不能滿足自身發展,大象就會向外遷徙尋找新的棲息地。一開始在原有棲息地基礎上,試探性地向外走,慢慢地,外遷區域越來越大。我們觀測到,大象2017年的分布區域要比2014年大了很多。
  而保護區外的土地和當地農民的勞作地有重叠,老百姓種植的玉米等作物對大象來說是營養價值高、更易獲取的食物,原來大象在保護區林地裏走一天才能吃飽,現在在農田吃幾個小時就飽了,大象便把農田作爲棲息地,並繼續向外擴散。
  大象外遷也說明現在的保護工作成效好,大象不怕人了,活動習慣也有所改變。原來老百姓會放爆竹驅趕吃莊稼的大象,現在村民保護大象的意識提高,不傷害大象,大象的膽子也變大了,白天也會跑到林子外的農田吃莊稼。
  北遷的這群大象,其實從2019年開始就在猛養保護區周邊活動,2020年走到普洱保護區,逗留幾個月後繼續北上,這是一個慢慢出走的過程。象群以往每年也會走到普洱一帶再回來,這次北上這麽遠也是超出我們預想的。隨著象群數量增加,大象分布區域越來越廣,這是正常現象。我們只看到猛養保護區的象群南下、北上,在和東南亞國家接壤的猛臘保護區,裏面的大象還會跨國界遷徙,所以需要跨境聯合保護。
  最終的解决辦法是建設「亞洲象國家公園」
  中國新聞周刊:保護區曾嘗試通過「計劃燒除」來修復亞洲象食源地,「計劃燒除」現在爲什麽停止了?
  郭賢明:從歷史上來看,「燒除」是西雙版納當地老百姓的一個生産生活習慣。當地老百姓養牛、養羊,每年在放牧區域進行燒除工作,通過火燒的方式把林下老化的枯枝落葉清除,土地從而長出鮮嫩的植物,爲老百姓飼養的牛羊提供食物,同時也爲當地野生動物提供了食物。
  老百姓過去這種刀耕火種的方式其實對動物棲息地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根據這些歷史經驗,保護區一直在考慮是否能够通過「計劃燒除」的方式對動物棲息地進行管理,即有計劃地在某個時間段、對一些區域進行有選擇性地燒除。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們一直在做「計劃燒除」工作。一是爲了防止森林火灾,比如西雙版納保護區與東南亞國家接壤,以往我們沿著國界綫燒出一條防火帶,這樣境外萬一發生火灾,也不會燒過來。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計劃燒除」來對動物棲息地進行改造。
  2016年前後,因爲一些政策原因,「計劃燒除」工作停止,到目前還沒有恢復。過去《森林法》沒說讓燒,當下《森林法》做了一些修訂,爲了保護野生動物有好的棲息環境,可以對一些特定物種的棲息地適當修復,但沒有提到具體採取什麽方式。根據我們長期的工作經驗,「計劃燒除」是保護棲息地的方式之一。最近三五年時間沒有進行燒除,還有一個原因是爲了「藍天保衛戰」。
  中國新聞周刊:保護區爲修復亞洲象棲息地作了哪些嘗試?
  郭賢明:從2010年前後開始,我們在保護區內一個叫蓮花塘的地方嘗試通過人工種植亞洲象喜食的本地植物來修復食源地。種植植物以禾本科爲主,比如粽葉蘆,這也是當地人包粽子用的葉子。
  之所以選擇蓮花塘,是因爲這個地點遠離區外村寨,能减少人象衝突。先要坐車一小時抵達瀾滄江畔,再坐船一小時,下船後再爬山一小時,才能抵達蓮花塘。如果在保護區外圍做食源地修復,會起到反效果。
  另外,蓮花塘原來有村寨,老百姓在這輪耕輪休,因此沒有高大樹木,是天然林窗,村寨遷出後剛好可以有效利用。所謂林窗,即由林冠喬木的死亡等原因造成林地上形成不連續的林間隙地。這片區域相對平緩,附近有水塘,周圍有森林,符合大象對棲息地的需求。
  令人意外的是,在如此深入森林的地方,居然有外來物種腫柄菊。由於沒有天敵,腫柄菊在這塊地上泛濫成灾,而大象並不愛吃這種植物。進行人工種植前,要先清除腫柄菊,因不能「計劃燒除」,我們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人工拔草,這也是最辛苦、最燒錢的方法。
  這項工作不是連續開展的,由於經費原因,斷斷續續進行了十多年。資金有NGO組織給的,也有財政撥款,來自各種渠道。現在屬於試驗階段,差不多修復了二三百畝地。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大象走出保護區後仍找不到適合的棲息地,繼續外遷,是不是因爲保護區外原有大象活動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
  郭賢明:保護區內的森林絕對不會讓外人破壞。保護區外的土地,有很多劃給了當地老百姓,老百姓爲了自己的生存、發展而自主經營土地,是國家允許的。過去土地多、人口少,有更多富餘土地不用於生産,這些區域可能有過亞洲象活動。現在老百姓需要更多土地用於生産,種植一些作物,來保證生存,沒有侵占國有林,更沒有侵占保護區森林。不能說老百姓經營自己的土地就是破壞亞洲象的棲息地,沒有道理把過錯强加到老百姓身上。既然劃出這麽多土地給老百姓使用,就是要保證老百姓的生存發展,如果只用來保護生物多樣性,老百姓要靠什麽吃飯?外界有很多說法,我認爲是缺少實際考慮的。
  中國新聞周刊:很多專家表示,象群如果繼續北遷,氣候、食物都不適宜其生存,最好的結果就是象群返回西雙版納,如何引導象群南返?大象數量持續增加,象群回到西雙版納後仍舊面臨棲息地、食物不足的問題,對此有什麽解决辦法?
  郭賢明:當初象群向北遷徙,大家都沒意識到它們會走那麽遠,我們也希望象群返回西雙版納,特別是到了冬季,西雙版納仍然會有相對豐富的食物來維持大象生存。當然,這些都是出於人的意願。現在政府也在嘗試多種辦法引導象群南歸,通過在南邊投放食物引誘,在北邊圍堵等方法,有一定效果,最終如何,還要觀察。
  保護亞洲象,就要保護亞洲象棲息地。法定意義上的亞洲象棲息地是保護區,我們希望亞洲象留在保護區內,這是人的主觀意願,但亞洲象可能不這樣認爲,它們可能覺得走出去,哪個地方適合生存,哪個地方就是棲息地。
  亞洲象具體是怎麽想的,我們也不知道,畢竟無法和大象溝通,所以只能從人的角度,從法律保護的角度,把國家劃定的作爲亞洲象棲息地的保護區管理好、認真保護好。但在保護區外圍的一些區域,老百姓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進行耕種,也是合理的。
  我覺得最終的解决辦法還是要回到「建設亞洲象國家公園」上。保護區並不是專門針對亞洲象設立的,而是保護森林生態系統,這個森林生態系統由很多物種組成。而建設亞洲象國家公園,就可以在更大尺度上做總體規劃,哪些區域可以給亞洲象,哪些區域給其他動物,哪些區域留給森林。還可以對保護區外的區域進行規劃,保護區外面多數是老百姓的土地。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部門來做這件事,土地使用問題需要更高的决策部門來統一考慮和制定規劃。
(李明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