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中國澳門將會缺席東京夏季殘奧會

  東京奧運結束後,第十六屆夏季殘奧會緊接著於本月二十四日,在東京奧運的場地開幕並進行。在東京奧運中獲得一枚金牌、兩枚銀牌、三枚銅牌共六面獎牌,排名第四十九的中國香港,組建了中國香港殘奧運代表隊,將派出二十四名運動員,出戰硬地滾球、乒乓球及輪椅劍擊等八個項目的賽事,當中半數運動員是第一次出戰殘奧會。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中國香港代表隊授旗,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和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大使暨總領事和田充廣也出席了授旗儀式,並鼓勵健兒們在過去十二屆殘奧會中一共奪得一百二十六面獎牌的基礎上,及受到香港東奧健兒較佳成績的鼓舞,以堅韌不拔的鬥志,在運動場上展現無比毅力和拼搏精神,爭取更佳的成績。
  而在我們澳門,卻是「靜悄悄」,毫無動靜。原來,中國澳門將不會派出運動員參加第十六屆殘奧會,這是澳門運動員首次缺席殘奧會。如果說,澳門運動員未能出席奧運會,是因為中國澳門奧委會不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而領取不到奧運會的「入門券」,雖然極為遺憾,但也是無可奈何的話,那麼,國際殘奧委會雖然與國際奧委會是「平行關係」,但卻並非是國際奧委會的附屬單位,因而「中國澳門特殊奧委會」就可以成為國際殘奧委會的成員,並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參加歷屆的夏季殘奧運,今次卻未能參加,那就是極度遺憾了。按此「規律」,明年在北京舉行的冬季殘奧運,中國澳門也可能沒有資格獲得「入門票」。當然,作為國際奧委會體系之一的冬奧運,更不用說了。
  據有關報導說,中國澳門未能派出運動員參加東京夏季殘奧運,原因是澳門運動員未能取得今屆參賽資格,據澳門特殊奧委會解釋稱,殘奧和奧運一樣,運動選手要在先前一系列的資格賽中取得好成績,累積到一定積分和排名才有機會取得「入場券」參加殘奧;能踏上奧運殿堂的都是世界一流的頂尖選手,並非「你想參加就參加得到」。雖然澳門運動員為取得今屆殘奧「入場券」,早已積極備戰,一直參加資格賽爭取積分排名,但遺憾始終未能達標。另一方面,唯一獲發「外卡」(即特別邀請參賽)的澳門游泳選手,由於在外地訓練,如回澳須隔離費時又影響練習;加上東京疫情的不穩定,因此選擇不出戰今屆殘奧運。因此,中國澳門就此而缺席東京殘奧運。
  不過,雖然澳門沒有運動員達標參加賽事,但中國澳門作為國際殘奧委會的會員,依然可派代表參加殘奧開幕儀式等活動。但據稱中國澳門特殊奧委會同樣考慮到疫情因素,最終決定不派代表團到東京,並經已向國際殘奧委會和東京殘奧運組委會作出了解釋。而中國澳門特殊奧委會強調說,即使今屆未能參與國際殘奧運,但澳門運動員仍然會全力備戰將於十月舉行的中國殘運會,目前已按計劃進行相關工作,屆時將會視乎內地疫情而決定是否適合派隊出賽。
  本來,中國澳門可以籍著參加亞運會、東亞運等屬於國際奧委會體系的運動會,及不屬於國際奧委會體系,但其舉辦的國際殘奧運卻是與國際奧運會舉辦的奧運會是處於「平行關係」(實際上每屆夏季殘奧運就是緊接著奧運會,在同一城市舉行),並取得一定成績,而作為打開國際奧委會的大門,促使其修訂那個不盡合理的章程的「籌碼」。但既然連有資格參與的運動會,都領不到「入場券」,那麼,沒有資格的國際奧運會,就更不用奢想了。
  其實,成立於一九七九年的澳門特殊奧委會(回歸後稱為中國澳門特殊奧委會),是於一九八三年加入了國際殘奧會,並從一九八八年起,連續八屆參加了每一屆的夏季殘奧運,但未參加冬季殘奧運。據相關資料顯示,二零零八年九月六日至十七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夏季殘奧會,中國澳門代表團派出二名運動員參加,但沒有獎牌收穫。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九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十四届殘奧會,中國澳門代表團也派出了兩名運動員,參加輪椅劍擊及田徑共兩個項目的比賽。其中輪椅劍擊劉燕儀在花劍及重劍項目均奪得第九名,而田徑唐曉森則在跳遠項目亦位列第九名的成績。二零一六年九月七日至十八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十五屆夏季殘奧運,中國澳門派出參賽的選手是十八歲的泳手陳裕嘉,國際殘奧會准許他以「外卡」身分獲得帕運會的參賽資格。結果他以第十七名的成績完成S14級二百米捷泳賽事,並以第十九名的成績完成SM14級二百米個人混合泳賽事。也就是說,澳門運動員就在歷屆殘奧會中均未能贏得獎牌。
  據相關資料顯示,澳門特奧成立的目的是協助特殊教育學校教授體育相關活動。現在,澳門特奧訓練的運動員從最初的二十多名增加到約八百名,全部是本地華人,當中以男性居多,約佔四分之三。澳門特奧會設有十四個體育項目,從游泳、乒乓球到羽毛球、保齡球、足球、高爾夫球、籃球、溜冰及龍舟等,全年舉辦各種活動、比賽及聚會。任何智障人士,只要持有政府或國際認可專家發出的殘疾證明,均可加入澳門特奧。體育項目通常都會按學生的能力分組,無論是年紀小至七歲,抑或是剛踏入青春期,只要他們屬於智障人士,澳門特奧會都無任歡迎。
  其實,澳門特區的殘疾人士的社會保障及福利政策,可說是世界上最佳的地區之一。澳門特區制定了系列法律或行政法規,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二零一六至二零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等政策文件,對殘疾人士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關懷,並鼓勵殘疾人就業及創業,增加殘疾人士重投勞動市場的動機和建立自信。對於低收入以至無收入的殘疾人士給予稍高於最低維生指數的特別生活津助,並推行「優秀殘障僱員嘉許計劃」、「聘僱殘障人士僱主嘉許計劃」、「殘障人士社交康樂活動津助計劃」、「共同促進殘疾人特殊藝術發展項目」、「展能藝術培訓活動資助計畫」、「精神健康教育計劃」等專項計畫,協助殘疾人士提升生活素質,同時促進社會對他們的認識和接納。這也正是澳門特區成功踐行「一國兩制」的亮點之一。
  但與之相比,澳門特區的殘疾人士體育運動,雖然普及性的工作做得很好,提高性的功夫卻下得不深。誠然,拔尖運動員的發掘和培養,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但無可否認,澳門特區在這方面是顯然不如香港特區的。因此,澳門特區今後還應在這方面多下工夫,爭取在殘奧運上奪得獎牌,至少是獲得參賽的資格,不要輕易放棄這個權利。